搜索到137 篇“ 水稻需水量 “的相关文章
水稻 需水量 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2025年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需水 特征有重要影响,掌握农作物需水 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对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田测法对水稻 需水量 进行实测,利用1982-2012年逐日气象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气象因子对水稻 各生育期需水量 的影响,筛选水稻 不同生育期需水量 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分析影响因子与水稻 不同生育期需水量 变化趋势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早稻降水量 在1991年发生突变,其余气候因子在2000年附近发生突变。早、晚稻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早稻全生育期降水量 呈上升趋势,晚稻全生育期降水量 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变化相对小。从需水量 变化趋势及平均需水量 的规律看,需水量 在2000年附近发生了明显变化,表明受气候突变影响,需水量 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水稻 需水量 与日照时数、平均温度、平均风速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 呈负相关关系。其中,水稻 需水量 与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最高。水稻 需水量 对气象因素的响应在不同生育期有所差异,拔节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需水量 对气候的响应达到最大,乳熟期及黄熟期对气候的响应最小。水稻 需水量 受各气象因子共同作用,在早稻复苗期、抽穗开花期、黄熟期的日照时数及平均温度年际间相对变化小,对需水量 的影响贡献较小,并且被其他的气象因子造成的变化所抵消。 梁桂优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稻需水量 不同生育期 气象因子 江苏高邮灌区水稻 需水量 时频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水稻 需水量 研究面临多方面挑战,包括海量数据处理、时空尺度变化的复杂性,这使得采用单一方法难以捕捉其关键特征。因此,为解决单一方法难以捕捉水稻 需水量 变化的关键特征的困难,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需水量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基于7个气象指数、4个环流指数,研究了高邮灌区1980—2021年水稻 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 (crop water requirement,ET_(c))和灌溉需水量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IR)特征,并从时频域角度,综合Pearson相关性、小波、投影长度和M-K检验等分析方法,结合能量分区,提出了水稻 需水量 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识别水稻 需水量 关键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ET_(c)和IR多年均值分别为532.88、285.04 mm/a;年际距平显示,ET_(c)和IR在2000年由偏少向偏多转变;月度变化显示,每年8月需水量 最高,10月最低;2)ET_(c)和IR存在2个主能量区(Ⅰ、Ⅱ区),Ⅰ区相对Ⅱ区,时间尺度更大、周期更长;ET_(c)在Ⅰ、Ⅱ区分别受到相对湿度、日照时长主导,其中相对湿度领先ET_(c)约1/2周期,日照时长与ET_(c)无相位差;IR在Ⅰ、Ⅱ区均受降水量 主导,二者相位差均为1/2周期;3)从能量分区及相关性的分析结果来看,ET_(c)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日照时长和相对湿度,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IR的关键影响因素是降水量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总体来看,ET_(c)和IR与关键影响因素呈现了一种“主震有序、余震不断”的特点;4)ET_(c)和IR呈现缓慢震荡上升趋势,在2005年后更为明显。研究提出的需水量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可为高邮灌区水稻 及其他区域作物合理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 侯苗 杨星 齐斐 翁松干 鞠艳 张雯叶 王志寰关键词:水稻 需水量 时频域 PENMAN-MONTEITH公式 影响因素 1958—2017年江西省水稻 需水量 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江西省15个气象站点1958—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方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气候倾向率和ArGIS空间插值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P_(e))、需水量 (ET_(c))及需水量 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度(λ)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内平均有效降雨量分别为186.69和119.26 mm,早稻和晚稻有效降雨量分别以1.00和1.31 mm/10a的平均速度增加,赣北有效降雨量及其上升趋势均大于赣南;早稻和晚稻生育期多年平均需水量 分别为335.77和381.20 mm,早稻和晚稻需水量 最大值均出现在赣州、吉安站附近区域,最小值均出现在庐山、修水站附近区域,早稻需水量 和晚稻需水量 变化趋势分别为-3.09和-7.95 mm/10a;早稻和晚稻需水量 与有效降雨量耦合度多年平均值分别为0.57和0.33,早稻和晚稻耦合度均以0.01/10a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早稻和晚稻耦合度最大值均出现在庐山站,早稻和晚稻耦合度较小值均在赣州、吉安、南昌和波阳站,总体上,早、晚稻耦合度及耦合度倾向率均为赣北大于赣南,赣南地区水稻 缺水情况比赣北更严重,尤其要关注赣南地区晚稻缺水情况,并做好水资源规划及制定灌溉措施。 李娜 袁成福 罗凤春 胡龙颂 周昌明 王艳艳关键词:需水量 耦合度 水稻 海南岛水稻 需水量 与缺水量 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掌握海南岛水稻 需水量 和缺水量 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海南岛18个市(县)1971—202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和6个农业气象试验站早、晚稻生育期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作物系数法及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推荐的方法计算早、晚稻需水量 和缺水量 ,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海南岛早、晚稻全生育期需水量 分别为444.9、419.7 mm,全生育期缺水量 分别为337.1、186.9 mm。早、晚稻全生育期需水量 和缺水量 空间分布各异。所有市(县)早、晚稻全生育期均缺水,缺水量 主要分布在拔节孕穗期和分蘖前期。近50年海南岛早、晚全生育期需水量 和缺水量 多数市(县)(占比为55.6%~66.7%)呈减少趋势且以不显著减少为主,对海南岛水稻 种植总体有利。但海口市、东方市、临高县、白沙县、琼中县和定安县早稻全生育期缺水量 ,东方市、昌江县、白沙县、琼中县、定安县、琼海市、文昌市和乐东县晚稻全生育期缺水量 在增加,需加强稻田用水管理。 邹海平 张京红 李伟光 陈小敏 白蕤 吕润关键词:水稻 需水量 作物系数 有效降水量 缺水量 江西省水稻 需水量 预报与网络发布系统开发 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促进江西省灌区技术现代化及灌溉用水管理现代化的发展,为实时灌溉决策提供较为精确和及时的作物需水量 预报数据支持,开发了江西省逐日水稻 需水量 预报与网络发布系统。系统通过关系型数据管理系统MySQL来获取水稻 需水量 预报模型计算所需的参数及基本信息,分别使用率定了的Hargreaves-Samani(HS)模型、Blaney-Criddle(BC)模型、McCloud(MC)模型和作物系数来预测江西省未来7天26个气象站点的作物腾发量ETc值。用户可登陆网址查询任意站点、任意水稻 生长阶段、任意模型预报的ETc数值,页面简洁,易于操作。总体而言,率定后的4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可用于全省的水稻 需水量 预报,为灌溉决策和节约灌溉用水提供科学依据。 罗童元 郑雷 谭鑫 邓海龙 谢华 奴尔力·阿衣托汗 罗玉峰 吕辛未关键词:灌溉决策 基于时序卷积网络的水稻 需水量 预测及系统开发 水稻 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水稻 种植面积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供需矛盾愈加严重,准确地预测水稻 需水量 能够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提前确定灌水周期,确保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对需水量 预测成为水稻 节水灌溉的重要研究内容。... 高泽宇关键词:水稻需水量 一种能自动测量水稻 需水量 的蒸渗测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自动测量水稻 需水量 的蒸渗测坑装置,包括水稻 测坑、供给地表水的地表自动供水装置、地表水位检测装置、地表径流测量装置、供给地下水的地下自动供水装置、渗漏量监控装置和测坑供排控制采集器,水稻 测坑内从下至上... 郑方元 黄爽 王富庆 朱志扬 刘汉登 盛斌 吴大帅 黄焰兵基于灰色两次拟合与残差修正的水稻 需水量 预测模型研究 2021年 文章结合气象观测和水稻 全周期腾发量测定数据,对气温、空气饱和差、日照和风速等与水稻 全周期腾发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在关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次拟合残差修正模型对水稻 全周期需水 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气温和水稻 腾发量关联系数最高,达到0.634,其次为日照时数,在全周期中6月份气象关联度最大。建立的二次拟合残差模型需水 精度检验值高于0.6,相比于传统未考虑气象关联的单次拟合模型精度有明显改善。研究成果对于辽宁地区粮食安全需水 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侯铁铮关键词:水稻 需水量 灰色关联分析 气候变化下滇中地区水稻 需水量 与灌溉需水 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2020年 基于1961—2013年滇中地区48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和2014—2018年5个水稻 灌溉试验站的水稻 生育期观测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和单作物系数法,并结合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法计算分析了近53 a滇中不同分区水稻 不同生育期需水量 (ETc)、有效降雨量(Pe)、净灌溉需水 (IR)和灌溉需水 指数(IRI)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3年滇中地区ETc、Pe、IR和IRI平均值分别为546.34、235.96、310.38 mm和0.57,ETc和Pe均呈显著减少趋势,IR和IRI呈波动上升趋势,每10 a其变化幅度分别为-4.358、-6.468、1.2 mm和0.8%。ETc减小趋势主要集中在滇中I-2区和干热河谷Ⅵ区,Pe减小趋势主要集中在滇中I-3区和滇中I-4区,IRI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滇中I-3区和滇中I-4区,ETc、Pe和IRI显著变化主要出现在拔节孕穗期、分蘖期和乳熟期。1961—2013年滇中水稻 ETc呈分蘖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拔节孕穗期>返青期>黄熟期,Pe呈抽穗开花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乳熟期>返青期>黄熟期,IRI呈返青期>分蘖期>黄熟期>乳熟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滇中水稻 不同生育期ETc呈现中北高中东低,减小幅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上升幅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Pe和IRI则呈相反的变化特征。Pe是影响ETc、IR和IRI变化的主导因素。 曹言 王杰 王树鹏 黄英 张雷 李尤亮关键词:水稻 需水量 一种水稻 需水量 一体化观测系统 一种水稻 需水量 一体化观测系统,包括水位观测井、测渗筒、数据采集装置、多路选择开关、模数转换器、F/V转换器、微处理器、数据传输模块、供电模块和人机交互单元,水位观测井和测渗筒均修建在水稻 田内;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水位传感器、... 崔远来 杨洋 李晨 万荻
相关作者
崔远来 作品数:316 被引量:2,910 H指数:3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水稻 灌区 灌溉 节水灌溉 稻田 迟道才 作品数:250 被引量:1,710 H指数:19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参考作物腾发量 参考作物 灌溉 生物炭 尤瑞玲 作品数:5 被引量:10 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地理信息系统 灌溉定额 项目区 土地整理 水稻需水量 付强 作品数:761 被引量:4,806 H指数:33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三江平原 井灌水稻 水资源 遗传算法 土壤 李晨 作品数:24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研究主题:需水量计算 发药 格网模型 多路选择开关 结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