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3篇“ 水平分辨率“的相关文章
- 水平分辨率对CMA-REPS集合预报技巧的影响
- 2025年
- 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目前正在研发3 km水平分辨率的区域集合预报系统,鉴于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和天气背景以及CMA区域模式在西南地区的降水预报产品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拟在研发过程中重点关注提高CMA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对西南地区降水预报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CMA区域集合预报系统设计水平分辨率为3 km和10 km的两组集合预报试验,针对西南地区复杂地形下2020年8月四川盆地西部频繁的降水过程开展为期25 d的连续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检验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水平分辨率有助于增大各垂直层次的扰动能量,更好地描述中小尺度波动的预报不确定性。由等压面和地面要素检验可知,提高水平分辨率有助于增大集合离散度,改进风场、温度和降水的概率预报技巧,提高降水预报的准确率,但3 km集合预报系统仍存在离散度明显不足的问题。强降水个例分析表明,提高水平分辨率有助于更精细地模拟多尺度地形,更准确地反映暴雨区的水汽条件和动力结构,从而提升对强降水的预报效果。
- 叶茂陈良吕王婧卓
- 关键词:水平分辨率
- 区域气候模式对长江中下游梅雨的数值模拟: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的影响
- 2024年
- 本文研究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对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的模拟技巧,聚焦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水平分辨率、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模式对梅雨降水模拟的影响及可能原因。基于区域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水平分辨率、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模式的不同配置组合,本研究共开展了96组成员试验,分析了不同模式配置方案下2020年超强梅雨个例以及1990~2020多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发现:RegCM4.7模式在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模拟方面具有一定技巧,其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取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Tiedtke方案对梅雨降水的模拟技巧相对较高,而Grell方案相对较低。分析发现Tiedtke方案能够更合理地再现对流降水以及对流降水与层状云降水的比率,这可能是导致该方案对梅雨降水整体模拟效果较好的原因。进一步地,水平分辨率对梅雨期降水模拟的影响与地形因素有关,低水平分辨率(60 km)试验在复杂地形区域表现出显著的降水湿偏差,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复杂地形带来的降水湿偏差可以明显减小。研究发现,在低分辨率试验中,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降水被长时间地锢囚在山区陡峭地形处,这将导致长时间尺度上的平均降水表现出湿偏差;而高分辨率试验能够更好地刻画复杂地形区域MCS从午后生成并逐渐向东传播的日变化特征,进而合理地再现梅雨期平均降水。最后,RegCM4.7中的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模式的选取对降水的模拟影响不大。综上,一系列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对包括2020年超强梅雨个例在内的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具有较好的模拟技巧,相较而言,当RegCM4.7模式采用Tiedtke积云对流参数化时梅雨降水整体模拟技巧相对最佳,若更关注复杂地形区域的降水可考虑采用高水平分辨率配置。
- 李昊谦王璐陈林陈林孙明程一峰张荣华
- 关键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式分辨率
- MIA-HSU方法的DEM水平分辨率影响斜坡单元提取效果研究
- 2024年
- 针对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水平分辨率会影响滑坡灾害分析中斜坡单元的提取结果的问题,该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斜坡单元提取模型MIA-HSU分析蒋家沟流域在不同水平分辨率DEM条件下的斜坡单元提取结果的差异性。以蒋家沟流域1 m分辨率DEM提取的斜坡单元和坡度值为参考,选取斜坡单元平均坡度误差和斜坡单元内部坡度均一性等判定标准,评价DEM水平分辨率对斜坡单元提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DEM水平分辨率的降低,提取的斜坡单元与基于1 m分辨率DEM提取的斜坡单元相比,平均坡度误差增加,单元内部坡度均一性降低。但是考虑各指标变化速率,DEM数据的可获得性与成本和研究区内滑坡与斜坡单元叠加分析结果,最终在给出各项判定指标的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基础上,该文推荐12.5 m分辨率的DEM用于提取蒋家沟的斜坡单元最佳。
- 王秀英张少杰张少杰杨红娟
-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
- 不同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青藏高原气候特征模拟被引量:4
- 2024年
-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殊、地形复杂,气象观测站点稀少,对其区域气候和水循环过程的观测和模拟存在很大的困难。本文基于RegCM模式和WRF模式,探究不同水平分辨率10km、25km、50km下区域气候模式对该地区1989—2008年气候时空分布规律的模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10 km水平分辨率下,RegCM模式模拟多年平均气温绝对误差为0.33℃,WRF模式模拟绝对误差为1.77℃,比25 km和50 km水平分辨率下绝对误差减少1.60~2.12℃,且四季气温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有所提高;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WRF模式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南部的降水量高估有所改善,RegCM模式模拟值逐渐接近实测值(模拟年降水量相对误差由169%降至75%)且对高原北部降水量的模拟有所改善,但整体上模式对降雨的高估依然存在;两个模式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对地形起伏最大的雅鲁藏布江源区降水量的误差减少最为明显。本研究可为揭示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水文响应机理奠定基础。
- 王雪莹谷黄河谷黄河张瀚文余钟波
-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WRFREGCM青藏高原
- 基于HighResMIP-PRIMAVERA计划的耦合模式水平分辨率对模拟ENSO及其气候效应的影响
- 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是地球气候系统年际变化的最强信号,其主要特征和遥相关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耦合模式水平分辨率对模拟ENSO及其气候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利...
- 刘婧婵
- 关键词:ENSO气候效应
- 9km水平分辨率下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台风模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台风模拟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而在分辨率1~10 km内使用积云对流参数是否能够改善台风模拟仍然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基于COAWST(coupled ocean atmosphere wave sediment transport, COAWST)耦合模式,针对登陆广东地区的11个西行台风,在9 km分辨率下是否使用KF积云对流参数,设计了2组模拟方案,并将结果与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资料中心发布的最佳路径数据进行对比。从台风路径上看,在9 km分辨率上使用KF方案模拟得到的误差在统计结果中最小,从模拟台风强度的误差来看,2种方案的差距不大,综合考量台风路径和强度可以认为使用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的效果更佳。KF积云对流参数方案模拟的副热带高压更强,造成模拟的台风路径相对南偏。2种方案的台风内核区对流不稳定的高度接近,是否使用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与台风强弱没有一定的关系,而台风强度与对流底层的台风眼壁垂直速度有关。
- 邬贤文郑运霞刘琼魏煜陈勇航赵兵科
- 关键词:台风路径台风强度
- 基于不同水平分辨率DEM的昌吉回族自治州数字地形分析研究
- 2022年
- 本文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为试点地区(以下简称昌吉州),原始数据选择水平分辨率为12.5m×12.5m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使用空间分析中最近邻插值法对水平分辨率为12.5m的数据进行插值提取,得到水平分辨率为40m和80m的规则格网,提取坡度、地形起伏、水文信息(流域分布)等地形因素,在得到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昌吉州地形因子等要素研究其地形的分布规律。经过研究分析,结果表明,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水平分辨率不同,其对研究区地形信息的描述概括效果也不相同。
- 刘宇杰武红旗李润
- 关键词:DEM坡度地形起伏地形因子
- CMIP6模式水平分辨率对模拟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评估被引量:20
- 2021年
- 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当前的气候模式对该地区降水状况特别是极端降水的模拟技巧是比较低的。本文基于台站和卫星观测的逐日降水资料以及欧洲中心第五代再分析(ERA5)降水资料,通过与CMIP6高分辨率模式比较计划(HighResMIP)中的12个模式高、低分辨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评估了当前气候模式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性能特别是模式水平分辨率对极端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夏季降水气候态方面,各HighResMIP模式模拟与台站观测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均超过0.75,总体性能较CMIP5有明显提升,但仍有超过半数模式明显低估了四川盆地降水。模式分辨率提高使横断山脉地形陡峭区的降水空间分布和强度更接近观测和ERA5资料,但对四川盆地降水的改进效果不佳。(2)在夏季极端降水方面,HighResMIP模式对极端降水频率和强度模拟差异较大。CNRM-CM6、FGOALS-f3、GFDL和HadGEM-GC31等4个模式对极端降水的各项指标模拟总体较好,但受气候态模拟偏差影响,前三者模拟的极端降水在四川盆地偏弱,而HadGEM-GC31在广西明显偏强。ECMWF-IFS、EC-Earth3P、IPSL-CM6A、MPI-ESM1-2和MRI-AGCM3-2等5个模式中极端降水发生频率明显偏低。提高分辨率可以一定程度改进降水强度的模拟,主要体现在提高地形陡峭区的降水强度,但对地形平坦区如四川盆地降水强度改进不大。
- 黄子立吴小飞毛江玉
- 关键词:水平分辨率极端降水
- 区域气候模式水平分辨率对黄淮海流域当代气候模拟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区域气候模式是进行流域尺度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其中水平分辨率对流域模拟结果的影响亟待评估。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驱动下,进行2种水平分辨率(50 km和25 km)1990—2010年东亚区域的长时间连续积分模拟。通过与观测资料的对比,评估RegCM4对黄淮海流域的模拟性能,同时分析水平分辨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组模拟均可以较好地再现黄淮海流域冬季、夏季平均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气温和降水的年循环变化;对极端气候事件指数的分布模拟效果也较好,且对与气温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模拟效果优于与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②与观测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模拟的冬季气温存在冷偏差,夏季气温存在暖偏差,冬季、夏季降水在大部分地区偏多等。③2组模拟对比来看,对冬季、夏季平均气温的量级和空间分布,25 km模拟与观测更加接近;对冬季、夏季平均降水,50 km模拟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44,较25 km模拟有较大提高;对极端事件,2组模拟差别不大。模拟结果可为后续此版本模式在黄淮海流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石英吴婕徐影
- 关键词:区域气候模式水平分辨率黄淮海流域
- 附加高水平分辨率PWV约束的GNSS水汽层析算法被引量:4
- 2021年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水汽层析技术凭借高精度、低成本、全天候等优点成为获取高时空分辨率水汽三维分布的重要手段之一。引入遥感卫星提供的高分辨率水汽信息,首次提出附加高水平分辨率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约束的GNSS水汽层析算法,对现有水汽层析算法的约束条件进行补充和改进。首先对高分辨率PWV观测值进行校正,然后基于二次加密划分的层析体素块构造PWV约束方程,通过将PWV约束方程融合到GNSS层析模型来改善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而优化层析结果质量。利用徐州地区2017-08的GNSS观测数据和风云三号A星(Fengyun-3A,FY-3A)遥感水汽数据对该算法的可行性及精度进行验证,分别以高精度的探空水汽廓线和ERA5三维水汽密度场为参考值对层析结果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反演的水汽廓线和三维水汽分布均优于传统层析算法,各类精度指标都有了显著改善,其中平均均方根误差由2.73 g/m^(3)减小为1.78 g/m^(3),反演精度提高了34.80%,进一步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改善层析结果质量,有助于获取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三维大气水汽分布。
- 张文渊郑南山张书毕丁楠戚铭心王昊
- 关键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探空数据
相关作者
- 李昌

- 作品数:57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天津三维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垂直分辨率 立体电视 平板显示器 条纹 水平分辨率
- 高燕

- 作品数:7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成都工业学院
- 研究主题:像元 针孔 节距 偏振 显示装置
- 范钧

- 作品数:13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工业学院
- 研究主题:像元 针孔 节距 狭缝光栅 偏振
- 樊为

- 作品数:248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工业学院
- 研究主题:像元 针孔 节距 显示屏 显示装置
- 赵百川

- 作品数:156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工业学院
- 研究主题:显示装置 针孔 节距 立体视觉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