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篇“ 水化学成分“的相关文章
冀东平原馆陶组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和H-O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2025年
冀东平原新近系馆陶组热储为碎屑岩类孔隙型层状热储,地热地质条件优越。为了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该地热资源,本文对冀东平原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所采集的16个馆陶组地热样开展了化学成分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冀东平原馆陶组地热pH值范围7.78~8.62、矿化度722.3~2619 mg/L、化学类型主要有HCO_(3)·SO_(4)-Na、HCO_(3)·Cl-Na、SO_(4)·Cl-Na型;热中F^(-)、SiO_(2)、溶解性总固体、锶、锌、溴、碘、铁、锰、偏硼酸等含量较高,但与西藏羊八井和搭格架相比,地热中一些与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元素(如F、B、As、Li等)含量要低得多。H-O同位素特征显示,地热中δD值为-71‰~-73‰,δ^(18)O值为-7.6‰~-9.8‰,地热补给高程800~1300 m,总体径流方向由西北向东南,地热与上覆浅部地层联系不密切,主要受侧向同层径流补给及古生界奥陶系热流体的顶托补给,为深层承压,属深循环加热成因的地下热。燕山地区山地大气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断裂构造向下运移,并向东南径流,地下被来自地壳深部的热不断加温,-岩反应逐渐剧烈,溶滤作用,导致热中矿物质含量显著增加。随着循环深度和距离的增加,地热赋存环境越来越封闭,体更新速率逐渐降低,地热发生脱硫酸作用,同时与下伏深部热储地热流体发生混合作用,主要离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为理解馆陶组地热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徐一鸣李傲宇程立群杜立新张艳帅郝文辉刘亮
关键词:同位素特征地热水馆陶组
基于UPLC-Q-TOF MS鉴定复方香薷化学成分被引量:4
2024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对中药复方香薷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通过色谱峰响应程度和分离效果优化复方香薷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采用Agi⁃lent Phe Hex(150 mm×2.1 mm,1.9µ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 mL/min;通过正、负两种离子模式采集复方香薷的质谱数据,得到精确质量数和二级碎片,结合对照品、Pubchem、安捷伦中药化合物质谱数据库和文献报道等信息对其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复方香薷的112个成分,其中黄酮类22个,苯丙素类20个、有机酸18个、萜类14个、生物碱11个、氨基酸5个以及其他类型化合物22个。该研究全面阐述了复方香薷化学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林结玲周熙赵昕遆慧慧
关键词:黄酮类
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井产出化学成分演变及其高产响应
2024年
煤层气井产出化学成分变化对煤层气高产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以沁盆地郑庄区块进入稳定排采阶段的煤层气直井产出为研究对象,长期跟踪采样与测试,开展矿化度和主要离子特征分析,探讨产出化学特征及其对煤层气井高产的响应机制,取得了一些对生产实践具有参考价值的认识:(1)在煤层气井进入稳产阶段后,产出的矿化度为2000~3000 mg/L,化学类型主要为Na-HCO3型,反映出具有较好的文地质封闭环境;(2)在排采过程中,由于郑庄区块的矿化度中心迁移,引起各采区产出的矿化度以及Na^(+)^(+)K^(+)和HCO_(3)^(-)等主要组成离子含量随排采时间的推进总体呈不同幅度的“W”型,其中,郑1采区、郑3采区、郑4采区和东采区矿化度的波动幅度相比于区块的平均矿化度分别表现出增大、减小、先小后大和先大后小的特征;(3)随着排采的推进,在相对高产的郑3采区和郑4采区,Ca^(2+)、Cl^(-)含量分别与气比呈正、负线性相关关系,且郑3采区的变化率明显高于郑4采区,而在其他采区,相关性则不明显;(4)构建了两种煤层气高产的产出地球化学特征响应模式,即随产气效率增加,煤层中溶CO_(2)的增加促进了方解石脉的溶解,致使Ca^(2+)富集,而化的Cl^(-)通过煤中的极性含氮官能团与显微组分反应可增加形成有机配合物的机率,致使Cl^(-)消耗。
王勃徐凤银金雪王立龙屈争辉张文胜李志刘国伟张艺腾史鸣剑
关键词:产出水化学特征矿化度主要离子
许疃矿深层煤系化学成分演变规律与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22年
淮北煤田深层煤炭资源的开采,二叠纪煤系砂岩裂隙(简称“煤系”)的防治是煤矿防治的重要对象。同时,煤系在矿井中所占比例较大,矿井资源化利用有必要弄清煤系文地球化学特征。为此,该研究于淮北煤田许疃煤矿采取了煤系砂岩样,获取常规化学组分测试数据,通过样的Piper三线图与离子比例图分析,揭示矿井深层煤系化学演变规律及主要的文地球化学作用(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与溶解作用为主);并选取灌溉作为矿井资源化途径之一,利用质指数法与Wilcox图解进行灌溉用质评价。结果表明,深层煤系直接用于灌溉时存在潜在的盐碱害风险。研究结果为煤矿煤系识别与矿井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文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罗通李俊赵成洲桂和荣
袁店二矿多含层系统化学成分形成作用及控制因素
袁店二矿文地质条件复杂,主要充层包含松散层孔隙第四含层(简称“四含”)、二叠系煤系砂岩裂隙含层(简称“煤系”)和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层(简称“太灰”)。采煤活动改变了矿区多含层地下系统文地质条件...
张苗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
珠海市中南部地区松散岩类孔隙化学成分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采集与分析了20组松散岩类孔隙样品,选取地下中铁、锰、铵离子和硝酸盐作为分析指标。结果显示:丘陵及其边缘地段的潜中铁离子、锰离子、铵离子和硝酸盐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4 mg·L^(-1)、0.25 mg·L^(-1)、0.11 mg·L^(-1)和43.08 mg·L^(-1),平原区的承压中各指标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8.91 mg·L^(-1)、10.99 mg·L^(-1)、20.07 mg·L^(-1)和2.83 mg·L^(-1)。从地下中各指标含量平均值来看,平原区承压中的铁、锰和铵离子含量明显高于丘陵及其边缘地段的潜,而平原区承压中的硝酸盐含量则相对较低。研究发现,平原区承压中的铁、锰和铵离子含量一般较高,主要是由原生环境形成的,形成与富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氧化还原环境、含介质、矿化度、地下径流条件等,其含量与COD、矿化度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丘陵及边缘地段的潜中硝酸盐含量一般较高,是受到区内人类活动的影响。
姚普黄文龙庄卓涵
关键词:硝酸盐
老庄油区油田化学成分及离子分布特征
2022年
老庄油区以延9层为主力生产层,油田矿化度较高为NaHCO3型,以Cl^(-)、Na^(+)+K^(+)、HCO_(3)^(-)离子为主,普遍含有SO42-离子,地层显碱性。本文对油区内油田离子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油区内中部、南部矿化度、钙离子浓度较高,硫离子分布零散,成垢性硫酸根离子含量相对较高,酸根离子浓度普遍小于500 mg/L,钙离子浓度普遍小于200 mg/L,不会产生硫酸钙垢。
刘玉军白昆鹏
关键词:油田水水型矿化度离子浓度
一种医疗生化化学成分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生化化学成分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和正面分别设置有延伸至壳体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壳体的内部平安装有分隔板一和分隔板二,所述分隔板一和分隔板二将壳体内部自上而下分割成杀菌腔、消毒腔和...
程世荣
文献传递
地热流体化学成分与成因环境初探
2020年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地热是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同时也受到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相关的勘察技术和手段比较多,而且功能也比较全面。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质情况对质数据做出分析,再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本文对当前质分析在热勘察中的应用做出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满晓兵谭琳
关键词:水化学成分地热流体勘察技术水质分析成因环境水质数据
孙疃煤矿地下化学成分形成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孙疃煤矿文地质条件复杂,害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重要隐患之一,矿井主要受煤系砂岩和太原组灰岩的影响,1028工作面10煤曾发生过突事故。为了进一步了解孙疃煤矿受害威胁情况,指导煤矿安全生产,本文通过调查其地质构造...
徐国平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主成分分析水化学演化煤矿采区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赵景波
作品数:485被引量:3,892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土 土壤干层 气候变化 古土壤 洪涝灾害
许光泉
作品数:286被引量:1,113H指数:16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地下水 含水层 放水试验 煤矿 影响因素
张东华
作品数:13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细菌多样性 菌藻席 DGGE 热泉 腾冲热海
李卫红
作品数:416被引量:4,674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塔里木河下游 塔里木河 地下水埋深 干旱区 干旱荒漠区
黄奇波
作品数:91被引量:57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碳 岩溶 岩溶地下水 土壤 岩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