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篇“ 水分生产潜力“的相关文章
未来全球粮食供需平衡预测与水分生产潜力研究
人口增长、动物性食品消费比例提高、水土资源日趋紧缺和气候变化冲击使得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未来全球的粮食安全形势及粮食安全如何保障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针对未来粮食安全预测研究在定量评价全球粮食作物增产空间及供需差距等方面存...
田晓宇
关键词:粮食安全水分生产潜力
文献传递
不同降水年型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的影响—以武川县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基于田间试验数据,研究降水对武川县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分生产潜力的影响,为农牧交错带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由低到高11个不同肥力梯度处理,测量马铃薯每个生育期内耗水量及产量,应用农业生态区域法计算当地马铃薯水分生产潜力。研究表明:丰水年(2008)旱平地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为48.3 kg/hm2.mm,而旱坡地只有36.8 kg/hm2.mm,平地水分利用效率是坡地的1.3倍。枯水年(2009)旱平地水分利用效率平均为33.3kg/hm.2mm,旱坡地平均为22.1kg/hm.2mm,平地水分利用效率是坡地的1.5倍。2008年马铃薯水分生产潜力为5079.8kg/hm(2干物质),2009年为4146.8kg/hm(2干物质)。丰水年旱平地马铃薯平均开发度为76%,旱坡地为46%。合理配合水肥及田间管理,会使武川县马铃薯生产具有一定的提高潜力
张璐阳潘志华孙彦坤
关键词:马铃薯水分生产潜力水分利用效率
黑龙江省西部玉米水分生产潜力开发度研究
本研究通过肥力梯度试验研究黑龙江省西部玉米水分生产潜力开发度.研究采用6个肥力梯度处理,分别为不施肥、低肥、中肥、高肥、超高肥和特高肥,研究不同氮磷配比和施肥量对玉米千粒重、单产和潜力开发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相...
郑文生滕云王兰冰
关键词:玉米施肥量氮磷配比作物产量
文献传递
高温伏旱区旱地农作系统水分生产潜力及效益评价
本研究在全面介绍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将重庆市40个区县按照高温伏旱灾害发生频率的高低区分为中心区、高频区、普通区和低频区,采用迈阿密模型和桑斯维特纪念模型分别计算了各区县的水分生产潜力。其次,选...
胡小东
关键词:抗旱保墒土壤水分耕作模式
文献传递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研究进展与思考被引量:11
2010年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利用强度导致农业用水不合理是造成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适度开发利用农田水分是当前发展农业生产和重建生态系统的关键。分析了农田水分研究进展、农田水分生产潜力研究进展及当前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提出要遵循适度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初步辨识了农田水分生产潜力适度开发的基本内涵,提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水分生产潜力适度开发的研究框架与关键科学命题。当前,要遵循农田水分适度开发的思想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生态,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可持续发展。
潘志华张璐阳陈东东周蒙蒙
关键词:农田水分北方农牧交错带
试论水分生产潜力持续增进的必要性与对策
农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农业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当前我国水资源状况进行概述,通过对水分生产潜力的增进的意义及其必要性进行论述,进一步对水分生产潜力的持...
张德奇季书勤卢其真廖允成王汉芳李向东郭瑞
关键词:水分生产潜力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旱区苜蓿草地水分生产潜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被引量:13
2007年
在模型验证和数据库组建基础上,用WinEPIC模型定量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半湿润区长武、半干旱区固原和半干旱偏旱区海原20~30年内苜蓿草地水分生产潜力、10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和土壤湿度剖面分布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武、固原和海原苜蓿草地水分生产潜力模拟值随降水量变化而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8.81、3.83和2.48t.hm-2;长武、固原和海原苜蓿草地10m土层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模拟值均呈现明显的波动性降低趋势,模拟初期,4~8年生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趋势十分强烈,此后,随降水量变化长期在较低水平上波动;随着苜蓿生长年限的延长,苜蓿草地土壤干层逐年加深、加厚,长武、固原和海原土壤干层分布深度达到10m所需时间依次为6、6和4年,此后苜蓿草地降水渗深以下土层长期维持较为稳定的干燥化状态;苜蓿草地水分持续利用的合理年限为半湿润区8~10年,半干旱区6~8年,半干旱偏旱区4~6年.
李军陈兵李小芳邵明安程积民
关键词:黄土高原苜蓿草地水分生产潜力土壤干燥化WINEPIC模型
黄土高原南部旱塬地苜蓿水分生产潜力模拟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应用EPIC模型对黄土高原南部旱塬地苜蓿水分生产潜力进行了长期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用EPIC模型中的气象模型模拟的30a降水特征与本地区实际规律较为接近。30a降水模拟值和13a实际值的多年平均值相对误差为1.53%、标准差误差为1.86%,变异系数误差为1.99%;30a苜蓿水分生产潜力模拟值在2.018~17.521t/hm^2。平均值为7.7t/hm^2。模拟试验前5a,年均干旱胁迫日数较少,仅为10.2d,苜蓿生水产潜力值较高且波动平稳。模拟试验后25a,年干旱胁迫日数增加为123,1d,苜蓿水分生产潜力值较低且随年降雨量的丰缺而变化。苜蓿水分生产潜力长期模拟试验结果说明了该区降水无法满足苜蓿长期稳定维持较高生产力的水分要求。
陈兵李军李小芳
关键词:紫花苜蓿EPIC模型水分生产潜力
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区林木生产力和水分生产潜力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为明确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方向,2002年至2003年,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20世纪80年代退耕还林后,现存人工林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研究了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云杉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紫果云杉纯林、白桦纯林等5种类型的林木生产力和林木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约为8462kg(hm2·a),2100~3333株hm2密度的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纯林、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其中,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纯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7.22和22.14kg(hm2·mm·a),青杨灌木混交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1.14和19.09kg(hm2·mm·a).表明上述类型的造林模式是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贺康宁李世荣史常青周心澄
关键词:退耕还林水分生产潜力
北方旱农区小麦水分生产潜力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以北方旱农区为研究区域 ,利用作物生长模型CERES -Wheat模拟了北方旱农区小麦的水分生产潜力值 ,得出小麦田间水平和区域水平的潜力值 ,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软件ArcView在北方旱农类型图上展示模拟结果 ,分析了小麦潜力值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总体上北方旱农区作物生产潜力很大 ,但潜力分布不平衡 ,从西北向东北、由北向南潜力值逐渐增大 ,小麦田间水平水分生产潜力多年平均值为2827kg/hm2~7025kg/hm2;不同旱农类型区之间作物水分生产潜力存在明显的差异 ,总的趋势是湿润程度越高的区域 ,水分潜力值越大 ,小麦潜力值大小排序基本是 :半湿润区>半湿润偏旱区>半干旱区>半干旱偏旱区>干旱区 ,同一区域不同作物的潜力值大小排序基本是 :冬小麦>
韩育宁李三爱
关键词:小麦水分生产潜力

相关作者

邵明安
作品数:590被引量:10,842H指数:6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土壤 黄土区 土壤侵蚀
李军
作品数:147被引量:2,116H指数:3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渭北旱塬 黄土高原 土壤干燥化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李小芳
作品数:13被引量:245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干燥化 黄土高原 水分生产力 WINEPIC模型 干燥化
陈兵
作品数:7被引量:176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干燥化 黄土高原 干燥化 水分生产潜力 类型区
贺康宁
作品数:177被引量:1,970H指数:26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黄土半干旱区 蒸腾速率 土壤含水量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