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76篇“ 氯离子渗透“的相关文章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辅助装置,涉及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设在固定架内的混凝土试件、转动设在固定架顶部用于夹持混凝土试件的夹持机构、设在固定架底部用于对混凝土试件侧面涂抹密封材料的加热涂料机构。...
林志明许春城赵爱芳谢雪清许平
沙漠砂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2025年
为了考察细骨料全部为沙漠砂的沙漠砂混凝土(DSC)的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电通量法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的DSC电通量,运用回归分析建立了DCS电通量与水胶比的数值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沙漠砂具有数量更多的小中心质效应,分散和均匀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浆体,也使水化产物分布更加均匀,骨料界面过渡区连结更加牢固,混凝土基体结构更加致密,故DSC的氯离子渗透性低;DSC电通量(Q)与水胶比(x)符合Q=7572.7636x-537.6053函数关系的模型,且在显著性水平α=0.01下相关性显著,根据水胶比可以估算DSC的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而评估DSC的渗透性能。
连泽立杨建森
关键词:水胶比氯离子渗透性电通量
一种抗氯离子渗透灌浆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氯离子渗透灌浆料及其应用,所述抗氯离子渗透灌浆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35‑40份水泥、45‑50份石英砂、10‑15份掺和料、0.3‑0.5份膨胀剂、0.1‑0.3份早强剂、0.1‑0.3份减水剂、5...
马清浩王丽雯马清沛
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渗透性检测方法研究
2025年
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其中氯离子渗透会显著加速混凝土的腐蚀。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渗透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比各种已存在的氯离子检测技术,比如电化学检测等,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渗透性检测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准确地评价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渗透性,并且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更为荷载敏感和精准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一研究的成果将对道路桥梁的耐久性评估,维护和修复提供重要工具和理论依据,并有望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和寿命。
薛苗
关键词:氯离子渗透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道路桥梁
试件制备方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2025年
在不同配合比及不同养护方式下,通过对比钻芯法获取的试件和圆模成型试件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试验结果,研究两种制备方式对混凝土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钻芯试件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普遍高于圆模成型试件;混凝土的水胶比越高、掺合料掺量越低、粗骨料粒径越小或洁净程度越差,钻芯法对混凝土试件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试验结果的影响越大;当粉煤灰和矿粉的复掺总量达到40%时,对混凝土试件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的不利影响几乎消失;同时,钻芯法对自然养护试件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大,对蒸压养护试件的影响最小。
林明扬
关键词:混凝土钻芯法界面过渡区抗氯离子渗透
不同作用机制涂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影响试验研究
2025年
以成都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为依托,分析3种表面成膜型防腐涂料(混凝土防水防腐涂料A,B和环氧树脂)、1种硅烷及硅氧烷类渗透型防腐涂料(混凝土防腐渗透型保护剂)和2种孔隙封闭型防腐涂料(混凝土渗透结晶保护涂料、透水模板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防腐渗透型保护剂+混凝土防水防腐涂料A,B和混凝土防腐渗透型保护剂抗氯离子渗透性提升率>50%,混凝土渗透结晶保护涂料、透水模板布、环氧树脂抗氯离子渗透性提升率<30%,需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选用满足需求的防腐涂料;复合涂层抗氯离子渗透性优于单一涂层;硅烷及硅氧烷类渗透型、表面成膜型、孔隙封闭型防腐涂料抗氯离子渗透性依次降低;表面涂层破损会降低抗氯离子渗透性,施工过程中防腐涂料涂刷均匀,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张均毛江鸿丁云飞李林桑罗彬鲁银祥
关键词:混凝土涂料氯离子防腐耐久性
物理强化与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物理强化再生骨料与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采用球磨机对再生骨料进行物理强化处理,并分析了不同强化再生骨料置换率和粉煤灰掺量下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结果表明,物理强化20min能最大程度降低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并提升其压碎指标,改善率分别为5.26%及6.99%。然而,随着强化再生骨料置换率的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仍逐渐增大。粉煤灰可以显著提高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当粉煤灰掺量为25%时,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显著提升,氯离子迁移系数降低了50.93%,但掺量进一步增加时效果逐渐减弱。
程星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粉煤灰掺量
聚甲醛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2025年
分析聚甲醛(POM)纤维几何特性、纤维掺量(共计28组)对自密实混凝土(SCC)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性能影响规律,以电通量值、电流-时间曲线、氯离子渗透深度及氯离子扩散系数作为SC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评价指标。研究表明:在保持基准组配合比不变的条件下,POM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6 kg/m^(3),纤维掺量过高会导致SCC整体性能下降。6 mm及12 mm圆柱状POM纤维在掺量为1.6 kg/m^(3)左右时,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较素SCC的28 d强度提高3.6%,氯离子渗透性能等级由中转为低;以1.6 kg/m^(3)掺量的12 mm扁平状POM纤维和6 mm圆柱状POM纤维混杂的SCC劈裂抗拉强度最高,较素SCC的28 d强度提高14.52%,掺入POM纤维能够提高SCC的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SCC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电通量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二者与渗透性和耐久性之间关系紧密。引入POM能够改善SCC的微观结构,优化内部孔隙,宏观上表现为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升。研究结论可为POM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刘恒贺晶晶冯兴国崔海鹏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聚甲醛纤维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
干湿循环作用下钢纤维对U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2025年
采用长期盐干湿循环的试验方法,探讨不同钢纤维体积掺量对UHPC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和表面氯离子浓度的时变规律。结果表明:(1)UHPC在干湿交替作用180 d后在2 mm处出现对流区,且内部氯离子浓度分布符合Fick第二定律;(2)钢纤维的掺入不影响对流区的产生,侵蚀早期UHPC的表观扩散系数会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逐渐减缓;(3)表面氯离子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大趋于稳定,其发展规律符合指数模型。
栗程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氯离子传输
一种高抗氯离子渗透性的煤矸石基低碳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氯离子渗透性的煤矸石基低碳水泥及其制备方法。该水泥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组分:水泥熟料30‑50份;煤矸石30‑50份;富铝矿物矫正料5‑15份;碳酸盐填料10‑20份;细骨料10...
刘柏男顾晓薇胥孝川王凤丹

相关作者

赵铁军
作品数:545被引量:2,082H指数:22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耐久性 氯离子 钢筋锈蚀 水泥基材料
邢锋
作品数:846被引量:2,004H指数:23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氯离子 钢筋混凝土 水泥基材料 微胶囊
吴相豪
作品数:77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
研究主题:粉煤灰 氯离子 再生混凝土 混凝土 氯离子渗透
万小梅
作品数:125被引量:317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混凝土 氯离子 孔溶液 土木工程材料 抗氯离子渗透性
金祖权
作品数:459被引量:1,537H指数:20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钢筋锈蚀 氯离子 光电阴极 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