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99篇“ 氮磷钾“的相关文章
一种小型土壤氮磷钾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型土壤氮磷钾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主机,检测主机通过数据线与氮磷钾传感器电性连接,氮磷钾传感器底部电性安装有检测探针,氮磷钾传感器外部套设有外套筒,外套筒中部开设有容纳氮磷钾传...
王奇黄肖
一种缓释增效型氮磷钾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增效型氮磷钾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肥制备的技术领域。所述复合肥包括氮肥35‑50份、磷肥30‑45份、肥20‑35份、缓释剂8‑18份、增效剂5‑9份。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包膜尿素等缓...
张丽杰曹明威
氮磷钾配施对木薯饲用产量的动态影响
2025年
探明氮、磷、配施对木薯不同饲用部位产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为木薯规范化施肥和保障木薯粮饲化原料供应提供依据。采用“3414”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测量不同时间点木薯饲用部位产量,进行肥效互作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筛选出最优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在不同时间点对木薯饲用部位产量的影响不同。氮素在木薯茎叶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素对地下块根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木薯对磷素的吸收较为稳定,植后3~8个月,施入中低水平的磷均能保证生长所需。收获全株木薯或地上部分饲用应补充充足的氮素,氮肥用量75~150 kg/hm^(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后8个月,木薯的生长逐渐由地上部分转向地下部分,继续维持较高生物量需补充适量的肥,N2P2K1(N 150 kg/hm^(2),P 150 kg/hm^(2),K 150 kg/hm^(2))处理具有最高的增产率(较空白处理增产27.02%)。不同施肥处理对木薯鲜薯产量的影响不同,且不同时间影响也不同。收获木薯块根饲用应在植后6~8个月,补充肥150~450 kg/hm^(2)更有利于提高木薯产量。氮肥虽能促进木薯茎叶生长,但后期高氮不利于块根淀粉积累,在木薯饲用的施肥管理中,应根据不同生产目标合理施用氮、磷、肥。
肖明昆宋记明姜太玲白丽娜段春芳熊贤坤刘光华严炜
关键词:木薯氮磷钾配施肥料效应
寒旱生态区宽叶羌活优化栽培氮磷钾用量及配比研究
2025年
合理施肥是寒旱生态区宽叶羌活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通过分析氮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施肥对寒旱生态区宽叶羌活主要农艺性状、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宽叶羌活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个氮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施肥处理,测定不同氮磷钾施肥条件下羌活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及配比对寒旱生态区宽叶羌活的产量、品质及经济纯收益均有较大影响,其中施肥量为N 300 kg/hm^(2)、P_(2)O_(5)300 kg/hm^(2)、K_(2)O 150 kg/hm^(2),配比为1∶1∶0.5时,各项农艺综合性状较优,羌活单根重(干品)和芦头径粗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加56.72%、28.57%;羌活的干品产量最高,为8800.0 kg/hm^(2),较不施肥处理显著增产55.29%;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含量较不施肥提高58.82%;经济效益较不施肥增加297819.1元/hm^(2)。综合主要性状和经济效益,氮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施肥中,施肥量为N 300 kg/hm^(2)、P_(2)O_(5)300 kg/hm^(2)、K_(2)O 150 kg/hm^(2)(配比为1∶1∶0.5)时,宽叶羌活的效果最好。
马中森安莹娟郑海霞潘丽娟张志明李喜香黄清杰刘效瑞
关键词:宽叶羌活氮磷钾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水稻氮磷钾元素营养诊断
2025年
为实现水稻氮磷钾3种主要营养元素缺失种类的快速、准确诊断识别,以晚稻“黄华占”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稻大田栽培试验。分别设置:4个施氮水平,施肥总量分别为:N0(0 kg/hm^(2))、N1(130 kg/hm^(2))、N2(260 kg/hm^(2))以及N3(390 kg/hm^(2));4个施磷水平,P0(0 kg/hm^(2))、P1(300 kg/hm^(2))、P2(600 kg/hm^(2))和P3(780 kg/hm^(2));4个施水平,K0(0 kg/hm^(2))、K1(90 kg/hm^(2))、K2(180 kg/hm^(2))和K3(270 kg/hm^(2))。在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首先扫描获得水稻各分蘖茎完全展开的顶三叶叶片图像数据,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对水稻图片进行超分辨率重构后,并通过图像预处理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和扩充;此外,在保留残差神经网络Resnet34的主干结构的情况下,在残差块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和软阈值化函数,并将在ImageNet图像数据集上得到的预训练权重迁移至改进了残差结构的模型中,从而对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叶片图像数据进行氮磷钾营养元素缺素胁迫诊断识别。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esnet34网络在重度缺肥梯度的2个时期测试准确率分别达到98.98%和98.10%,在中度缺肥梯度的准确率达到了97.99%和95.90%。在过量肥梯度的准确率为91.87%和88.49%;与改进前的网络相比,在分蘖期和拔节期的水稻图像测试集上,三元素胁迫分类准确率最大提升了29.58%和29.75%;分析混淆矩阵发现对氮胁迫的识别准确率最佳,在训练曲线上表现出更快的收敛速度。综上,本研究建立的水稻氮磷钾营养元素诊断模型能很好地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完成水稻氮磷钾3类营养元素缺素胁迫诊断,预测水稻生长营养状态,可为水稻氮磷钾元素营养诊断提供科学参考。
孔杰杨红云黄淑梅吴正孙爱珍
关键词:水稻
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通过多地田间试验,研究施用氮磷钾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经济收益的影响,探究秸秆还田下小麦氮磷钾施肥效应。[方法]设置氮磷钾优化施肥ST,以缺氮、缺磷、缺和空白无肥的CK为对照,5个处理,小麦成熟期采样,考察产量性状,计算施肥效益。[结果]施用氮磷钾对小麦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提升经济收益。4地试验,测土配方施肥ST较缺氮、缺磷、缺的对照ST-N、ST-P、ST-K分别增产33.67%~119.90%、6.85%~18.72%和5.87%~12.26%,与CK相比,产量相应提升35.83%~159.28%,平均增产72.73%、12.92%、8.01%和91.18%。按照平均产量计算,小麦施用氮磷钾增收1652~10620元/hm^(2),产投比达(3.15~11.43)∶1。[结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优化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江淮流域稻田冬小麦籽粒产量,提升种植的经济效益。
陈勇王家嘉孙少利薜立辉李远芝范伟陈骏杨中保束维正李录久
关键词:小麦籽粒产量江淮流域
不同硝铵比对牛至实生苗根系生长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明牛至氮素吸收特征及其与根系形态的关系。方法以牛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培养试验,在总氮浓度为1.6 mmol·L^(-1)条件下,分析了5种不同硝铵比[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摩尔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对牛至实生苗根系生长参数、整株生物量以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硝铵比100∶0处理牛至总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硝铵比25∶75处理牛至总根表面积、根尖数和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4.94%~56.28%、4.70%~116.57%和23.81%~333.33%;硝铵比为50∶50、25∶75和0∶100处理牛至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三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硝铵比为25:75牛至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9.14%~78.25%,混合氮源(硝铵比为75∶25、50∶50和25∶75)处理含量均显著低于全硝态氮(硝铵比为100∶0)处理,显著高于全铵态氮(硝铵比为0∶100)处理;硝铵比25∶75处理生物量最高,其氮、磷、积累量分别比其他处理显著提高20.36%~145.12%、42.66%~293.20%和35.00%~93.76%。结论供氮浓度相同时,硝铵比25∶75更能促进牛至幼苗根系生长和氮磷钾的吸收利用。
张莉马国珠王婧张艳玲李雅赵莹陈林雨
关键词:氮素配比根系养分吸收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北冰红’光合性能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5年
以新疆5 a的山葡萄‘北冰红’为研究对象,探讨氮、磷、不同施肥量对‘北冰红’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山葡萄在新疆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施肥依据。采取“3414”施肥效应试验,测定氮、磷、不同施肥配比条件对果实成熟期‘北冰红’叶片光合特性、光合-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_(n))-光强(PAR)曲线)、产量和果汁基础理化性状,采用不同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RH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模型)、指数模型(EX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模型))对不同氮、磷、肥配比条件下的P_(n)-PAR曲线进行拟合,并分析光合参数(P_(n)、T_(r)、C_(i)、WUE)对产量和品质的响应。MRH模型P_(n)-PAR曲线拟合效果最佳,求解出的AQY、LCP和R d、P_(n)max和LSP最接近于实测值。结果表明,通过对‘北冰红’产量分析得出N_(2)P_(2)K_(3)和N_(1)P_(2)K_(2)的施肥配比,较N_(0)P_(0)K_(0)配比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282.38%和234.43%;并通过果汁理化性状得出N_(2)P_(2)K_(3)较N_(0)P_(0)K_(0)在可溶性固形物、总酚、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32.85%、30.77%、17.87%和34.13%;N_(1)P_(2)K_(2)较N_(0)P_(0)K_(0)总酸降低72.61%,花色苷含量降低20.69%。综合比较分析,N、P_(2)O_(5)和K_(2)O施肥(纯量)分别为93.568 kg/hm^(2)、41.364 kg/hm^(2)和109.355 kg/hm^(2)时,能够提高‘北冰红’成熟期的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
潘越王季姣虎海防李树德
关键词:北冰红光合特性
太子参原原种氮磷钾推荐施肥量研究
2025年
为提高太子参原原种繁育产量,以柘参1号原原种为试验对象,采用“3414”肥料设计方案,探讨氮、磷、不同施肥量对太子参原原种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改善了太子参原原种种参单株叶数、株高、茎粗、分枝数、株冠等地上部分农艺性状和单株块根数、单株块根鲜重、最大块根鲜重、最粗块根直径、块根平均长度等地下部分产量性状。氮、磷、单因素对太子参原原种繁育的增产效果影响顺序为氮>>磷。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太子参原原种繁育中纯N、P2O5、K2O的推荐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28.0、198.7、364.7 kg/hm^(2)。
蒋元斌林丛发郭慧慧徐绍翔任彦莲
关键词:太子参原原种推荐施肥量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椰子生长及土壤理化、酶活性的影响
2025年
测定比较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椰子树的生长指标及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为椰子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除茎围外,施肥显著促进了椰子树的生长,提高了大多数土壤酶活力,且大多数生长指标、土壤酶活力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上升。施肥量相同时:Y7(N_(15)P_8K_(20),750 g/株)、Y5(N_(15)P_8K_(20),500 g/株)、Y2(N_(15)P_8K_(20),250 g/株)处理的大多数生长指标均分别高于N7(N_(12)P_(5)K_(12),750 g/株)、N5(N_(12)P_(5)K_(12),500 g/株)、N2(N_(12)P_(5)K_(12),250 g/株)处理;除Y7处理的蔗糖酶、酸性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N7处理,Y5处理的酸性蛋白酶显著高于N5处理外,同量不同配比施肥处理下的土壤酶活力无显著差异;Y7处理的有效硼、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显著高于N7处理,以上结果说明椰子施肥量上限还有提升的空间。与N_(12)P_(5)K_(12)处理相比,磷、元素含量更高的N_(15)P_8K_(20)处理更有利于椰子树的生长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这可能与椰园土壤养分状况及椰子树在特定时期的养分需求有关。为制定精准且科学的施肥策略,未来还需要开展椰园土壤养分状况及不同生长时期椰子养分需求的研究。
卢丽兰刘莹莹王玉萍杨伟波弓淑芳
关键词:椰子配比施肥根系活力土壤酶活性

相关作者

鲁剑巍
作品数:549被引量:6,837H指数:48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冬油菜 钾肥 施肥 养分吸收
章明清
作品数:181被引量:924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氮磷钾 推荐施肥 土壤 施肥 水稻
李娟
作品数:139被引量:775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氮磷钾 推荐施肥 土壤 轮作 早稻
李小坤
作品数:339被引量:4,245H指数:3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水稻 冬油菜 养分吸收 施肥
孔庆波
作品数:151被引量:607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蜜柚 氮磷钾 推荐施肥 施肥 灌溉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