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4篇“ 氟维司群“的相关文章
- 一种氟维司群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维司群的制备方法。本技术方案以(7α,17β)‑7‑(9‑溴壬基)雌甾‑1,3,5(10)‑三烯‑3,17二醇‑17‑醋酸酯(中间体I)为起始原料,通过3步反应制备氟维司群,反应条件温和,总摩尔收率为5...
- 刘燕兵王腾李琴
- 一种注射用氟维司群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射用氟维司群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注射液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注射用氟维司群药物组合物由氟维司群、第一表面活性剂、注射用蓖麻油、注射用甘油、油酸、磷脂、第二表面活性剂和注射用水组成,且制备方式为先将氟维...
- 熊忠辉陈磊丁新书
- 一种注射用氟维司群长效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注射用氟维司群长效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注射用氟维司群长效脂质体包含氟维司群包合物、脂质体膜材、冻干保护剂、水性介质。本发明的注射用氟维司群长效脂质体具有稳定性良好、高包...
- 韩延忠张理星王苗苗
- 一锅法制备氟维司群中间体N-3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锅法制备氟维司群中间体N‑3的方法,其以氟维司群中间体N‑5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实现溴取代和A环芳构化两步连续反应生成维司群中间体N‑3;所述一锅法具体包括:反应容器中加入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氟维司群中间体N‑5...
- 张峥斌昝力余丽平张杰锋周海亮朱海婷魏倩倩
- 氟维司群联合达尔西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氟维司群联合达尔西利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8例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氟维司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尔西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5.00%)高于对照组(41.6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19^(+)和CD8^(+)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CD3^(+)和CD4^(+)/CD8^(+)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至随访结束,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PFS)(15个月)长于对照组(9个月,χ^(2)=18.310,P<0.001);观察组总生存期(OS)(24个月)长于对照组(18个月,χ^(2)=4.157,P=0.042)。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降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维司群联合达尔西利能提高HR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时刻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何建鑫王文胜刘玉桐刘晓亚马志强
- 关键词:氟维司群晚期乳腺癌免疫功能
- 探究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 2025年
- 探讨研究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92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执行随机分组,每组病例数量相等各为46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氟维司群治疗,研究组采用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与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它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临床在应用哌柏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时,取得不错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满足安全性要求,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 李建华
- 关键词:氟维司群乳腺癌
- 阿托伐他汀协同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协同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HR+/HER2-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加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试验A组与试验B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加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其中试验A组阿托伐他汀10 mg/次,试验B组阿托伐他汀20 mg/次,共治疗6个周期。比较治疗前、治疗2、4、6周期后三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乳腺癌相关抗原153(CA153)水平、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与试验B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CEA、CA153水平在时间、组间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2、4、6个周期后,试验A组、试验B组的CEA、CA153均低于对照组,试验B组均低于试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在时间、组间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在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试验A组、试验B组的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试验B组均高于试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协同增强阿贝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型晚期乳腺癌的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 马丁丁石鑫左宏波蒋轶王志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阿托伐他汀氟维司群血脂水平
- 氟维司群衍生物及氟维司群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氟维司群衍生物及氟维司群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氟维司群衍生物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结构:<Image file="DDA0003622942940000011.GIF" he="1000" imgCont...
- 王攀李闯创刘鑫
- 一种氟维司群片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维司群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氟维司群片通过如下步骤制备:(1)称取氟维司群和高分子载体,配制成混合药液;(2)将药液采用喷雾干燥机,控制冷凝温度、入口温度、蠕动泵速度、风量、雾化压力进行喷雾干燥粉末制备,...
- 邢臻真姚书扬许衡汪柏丞李冬晖施永涛李龙霞
- 氟维司群抑制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氟维司群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氟维司群(0.1、1和10μmol/L)及溶剂对照(0.25%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与人血小板在体外进行共孵育,然后用聚集仪检测其对凝血酶、胶原、U46619刺激的血小板聚集及ATP释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表达和整合素αIIbβ3活化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氟维司群对纤维蛋白原表面血小板铺展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KT Ser473和PKC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氟维司群能够抑制凝血酶、胶原、U46619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ATP释放,抑制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和整合素αIIbβ3活化和血小板铺展,降低AKTSer473和PKC的磷酸化水平。结论氟维司群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铺展功能,其机制与调控AKT和PKC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可作为潜在的抗血小板药物。
- 马如越赵丽丽杨梦楠张蕾赵瑞珩戴克胜
- 关键词:氟维司群血小板活化AKT磷酸化
相关作者
- 董春娥

- 作品数:4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氧桥 乳腺癌治疗 双环 庚烯 他莫昔芬
- 周海兵

- 作品数:97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氧桥 类化合物 化合物 双环 庚烯
- 江泽飞

- 作品数:358被引量:2,744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晚期乳腺癌 药物疗法
- 王晓稼

- 作品数:307被引量:1,09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晚期乳腺癌 内分泌治疗 肿瘤
- 雷蕾

- 作品数:39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肿瘤 标志物 氟维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