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24篇“ 气藏成因“的相关文章
- 常压页岩气藏成因分析与有效开发——以四川盆地东南缘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藏为例被引量:5
- 2023年
- 四川盆地东南缘(简称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发育以武隆残留向斜型常压页岩气藏和涪陵背斜型高压页岩气藏为代表的2种页岩气藏类型。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利用页岩埋藏史、钻井及水平井压裂参数等资料,根据常压页岩气地质特点,开展常压页岩气藏成因分析及形成机理研究,结合2口页岩气水平井的实际生产效果,优化了常压页岩气藏压裂工艺参数,并得出结论:(1)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常压页岩气藏主要经过燕山期和喜山期两期构造作用破坏调整形成;(2)构造抬升导致的页岩气逸散是形成常压页岩气的主要原因;(3)武隆常压页岩气藏与Marcellus(马塞勒斯)常压页岩气藏地质特点相似,但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压裂规模模拟表明武隆常压页岩气藏需进一步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参数、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开发成本,有望实现有效开发。
- 薛冈熊炜张培先
- 通南巴地区飞仙关组三段高效气藏成因及勘探方向被引量:2
- 2020年
- 通南巴地区飞仙关组三段鲕滩大面积含气,但对气藏如何高效成藏与富集规律认识不清是制约勘探开发的瓶颈。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结合构造精细解释及典型高产稳产井解剖,探讨通南巴地区飞仙关组三段高效气藏形成机制,分析其天然气成藏过程,并指出下一步勘探方向。通南巴地区河坝场气田飞仙关组三段高效气藏的形成主要受3个因素的控制:高能鲕滩优质储层是高效气藏形成的基础;通源断裂实现源储有效沟通是高效气藏形成的关键;现今有利构造背景促进高效气藏形成。处于通南巴背斜翼部的通江地区发育飞三段优质鲕滩储层和成排成带的通源断裂,烃源岩和保存条件优越,是近期有望实现高效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 王威季春辉
- 关键词:成藏模式鲕滩储层飞仙关组
- 苏里格气田低饱和度气藏成因及分布规律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苏里格气田资源劣质化逐渐显现,产能接替区逐步向致密区和富水区转移,富水区气藏的典型特征是储层含水饱和度高,甚至出现气水同层,气水关系复杂。文章以苏X区块低饱和度区为例,从成因分析入手,剖析气藏气水分布模式,分析气水分布规律,得出:构造方向、生烃强度决定了天然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和富集程度;泥岩盖层封盖能力对气水分布影响不大;储层物性中孔喉比小,临界气柱高度小,天然气易运移,是形成低饱和度气层直接原因;该类气层各层位均有不同程度发育,沿河道方向连续性较好,垂直河道发育规模有限,主要分布在河道边缘和内部致密层中。
- 肖乾华
- 关键词:气藏成因气水分布
- 柴北缘深层基岩气藏成因与成藏过程
- 田继先李剑曾旭孔骅
- 关键词:深层气藏原油裂解气柴北缘
-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成因分析
-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为一套陆源碎屑岩沉积,储层物性差,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为了查明储层物性差的主要原因,利用取芯资料、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主要从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方...
- 罗川又李义军史红然张志刚
- 关键词:苏里格气田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地层水
- 文献传递
- 涪陵地区长兴组台洼边缘礁滩气藏成因类型与来源
- 本次研究通过对天然气的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综合研究,明确了长兴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并探讨了长兴组气体来源。
- 徐祖新
- 关键词:气藏成因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
- 宜川-黄龙地区低丰度气藏成因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从"生、储、盖、圈、运、保"6大油气成藏要素出发,结合地震、测井、试气、生产曲线等动静态分析,探讨宜川—黄龙地区低丰度气藏的成因。结果表明,该区低丰度气藏主要受"储、保"两大因素控制。研究区储层整体致密,孔渗相关性差,有效储集空间有限,导致原始气藏含气饱和度偏低,是低丰度气藏形成的内因。致密砂岩储层形成的岩性-物性圈闭能有效降低或隔绝后期裂缝带对气藏的破坏,对残余气藏的保存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地震、岩心及成像测井等资料表明,该区断裂及裂缝普遍发育,是低丰度气藏最终形成的主控因素。构造运动对原始气藏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早期断裂带将储层孔隙改造为双孔介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另一方面,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破坏了原始气藏的保存条件,天然气发生逸散并重新分布。同时,外围地层水涌入裂缝带及周围储层,形成地层水富集区,造成气井普遍产水。从目前完钻井的试气效果来看,试气效果与断裂发育程度相关,距离裂缝边界越远,试气产量越高,产水现象越少。因此,钻遇储层中部且距裂缝边界较远是研究区获得工业产能的前提条件。
- 陈朝兵冯炎松汪淑洁胡薇薇朱玉双王超陈江萌叶葱林
- 关键词:烃源岩油气运移断层
- 川西坳陷深层叠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成因及形成过程被引量:16
- 2016年
- 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由于该气藏多期构造演化、多期生排烃过程、多期成藏及储层致密化过程复杂的特点,其成因类型和成因机制经过多年的勘探和研究仍然存在争议。文章在剖析典型气藏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烃源岩生排烃史和储层致密化过程的研究,综合判识了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并分析其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叠复连续资源潜力大、构造高点低点富气共存、高孔低孔储层含气共存、高压低压气层共存、气水分布复杂"的地质特征。目前气藏的成因类型为"后成"型致密气藏与"先成"型致密气藏的叠加复合型,属叠复连续型致密气藏。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演化过程中存在浮力成藏下限和成藏底限,致密砂岩气藏形成和演化受控于2个界限控制下的3个流体动力场的分布和演化。叠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1三叠纪沉积初至三叠纪末,初期天然气成藏条件准备阶段;2三叠纪末至中侏罗世末,早期常规气藏形成阶段;3中侏罗世末至晚侏罗世末,"先成"型致密气藏与"后成"型致密气藏形成阶段;4早白垩世至今,叠复连续型致密油气藏形成及改造阶段。
- 陈冬霞庞雄奇杨克明祝渭平严青霞
-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藏须家河组川西坳陷
- 库车坳陷迪那2气藏成因类型及成藏机制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化温度测试、储层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天然气充注史,应用沉积-成岩-构造一体化预测模型恢复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天然气充注史与储层孔隙度演化史之间的关系,判识迪那2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因类型,明确其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迪那2气藏具有"早油晚气、晚期为主"的两期油气充注特征,第一期为康村组沉积时(5-12 Ma)的原油充注,第二期为库车组沉积至今(0-5 Ma)的天然气充注;古近系储层具有长期浅埋—短期深埋的特点,储层孔隙度在西域期沉积初期(约2 Ma)降低到10%以下并致密化;迪那2气藏天然气大量充注时间早于储层致密化时间,其成因类型属于"致密常规气藏"。认为迪那2气藏具有"中新世早中期的原油充注、上新世的气侵形成常规气藏、西域期以来的致密常规气藏调整改造再富集"的成藏过程。
- 李峰姜振学李卓杜忠明
-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藏成藏机制
- 塔里木盆地满东1致密气藏成因机制被引量:4
- 2014年
- 满东1气藏是塔里木盆地东部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但其成因机制研究亟待加强。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试、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等手段厘定了油气充注史,应用储层孔隙度演化模型恢复了储层孔隙度演化史,并综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满东1致密气藏的成因类型和成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满东1气藏天然气主要源自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此气藏具有2期油气充注历史,即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石油充注和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来的天然气充注;满东1气藏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储层在燕山末期致密化,形成现今的致密储层;喜马拉雅期,寒武系、奥陶系古油气藏内的原油裂解气在志留系储层中成藏,此时储层已致密化,即天然气充注期晚于储层致密期,因此满东1气藏的成因类型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致密深盆气藏"。综合分析后认为,满东1气藏原油裂解气勘探前景广阔,特别是下古生界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 李峰姜振学肖中尧李卓张莺莺袁文芳曹少芳
- 关键词:致密气藏油气充注塔里木盆地
相关作者
- 李斌

- 作品数:1,404被引量:3,578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蛇形机器人 机器人 机械自动化 工程领域 履带
- 韩剑发

- 作品数:185被引量:1,709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奥陶系 走滑断裂 油气藏
- 郭宏莉

- 作品数:55被引量:91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储集性 油气运移 古近系 成岩作用
- 谈迎

- 作品数:42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 研究主题:松辽盆地北部 CO 松辽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流体包裹体
- 赫英

- 作品数:94被引量:897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 胜利油田 深部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