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7篇“ 民族特性“的相关文章
晚清《百苗图》“绾髻束发”造型解析及跨民族特性研究
2024年
《百苗图》是一种反映清代贵州及周边少数民族的图说文本,其文献种类繁多,详细记载贵州少数民族服装头饰、婚丧嫁娶等文化现象,同时也记录着饮食习惯、居舍建筑、宗教信仰、节日祭祀等方面的文化风貌。文章围绕《百苗图》呈现的头饰文化,聚焦于“绾髻束发”造型,运用文献与图像互证法,厘清“绾髻束发”造型古今缘起、演变,梳理蕴藏于《百苗图》中“绾髻束发”造型特征,发现苗族“绾髻束发”并非独立演变,其与周边各民族的头饰发展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结合的跨民族特性
张宗登游天梅张红颖
关键词:晚清《百苗图》跨民族
浅析民族舞蹈的民族特性、美学价值与现代编创被引量:1
2023年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民族舞蹈直观、生动、传神地体现了民族文化,也传承着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与此同时,民族舞蹈以肢体语言凝练地表现了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场景,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吴欢
关键词:民族舞蹈民族特征美学价值
现代国家的民族特性被引量:5
2023年
现代国家是时间进程上的,更是类型学意义上的,最终要落实到一种国家类型上,这种国家类型就是取代王朝国家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民族与国家结合而形成的国家形态,必然具有深刻的民族特性。在价值层面,民族国家的国家伦理具有突出的民族属性,集中表现为“主权在民”原则,即国家政权的建立和运行皆服从和服务于民族的利益。在制度层面,民族国家的权力设置和运行必须体现由全体国民组成的民族的主权者地位,同时也要在国家体制中采取特殊的安排来保障国内各个民族的权益。在治理层面,民族国家治理中的民族取向分别表现为国民取向和族群取向,前者指向国族即国民共同体,后者指向国族的组成单元即族群,在国家治理尤其是国内民族关系较为复杂的国家治理中如何处理两种取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在行为层面,民族国家的行为受到民族因素制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且形成了趋势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国家在发展中诉诸民族共同体或民族主义,国家行为表现出了突出的民族特性,国家利用民族因素进行政治结盟,国家基于民族文化塑造世界的未来。民族成为了现代国家底层性或本根性的核心内涵,因此要形成完整的现代国家叙事,民族视角的叙事不可或缺。
周平
关键词:民族国家国家伦理民族特性
澳大利亚电影文化的民族特性研究(1970-2019)
一个国家的电影是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对于澳大利亚这个以移民为主要人口来源、在英美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发展起来的民族国家来说,如何在其电影文化中确认或建构民族文化的特征与内涵,是1970年代以来从政府机构、电影从业者...
黄懋
关键词:民族电影民族特性多元文化主义
“族群”与“民族”:古代群落研究的叙词辨析--兼论古代犹太人的民族特性被引量:1
2023年
“族群”与“民族”可视为跨历史的分析术语或者叙词,适用于不同历史时期,但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均无法完全精确地符合用以描述它的术语,科学术语是为研究之便创造的工具与媒介,应该适时地调整术语概念及其与事实的关系。族群与民族现象古已有之,只是不一定完全符合现代概念的界定,因此,既要以客位视角借鉴现代理论方法,也要以主位视角深入古代话语世界具体分析。古代犹太人对领地空间存有持续性的共同想象,拥有稳定的文化、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多种表征之下的民族自决意识,无论是从叙词的适用性还是族属特性层面均可被视为一个民族,印证古代民族具有历史合理性,但并非以现代民族类型为标准,人类社会也不存在理想的民族模型。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和古代语境缺少相关科学术语,任何古史研究均面临古今语汇对译的问题,只要排除时代误植的风险,借用现代叙词无可厚非,以避免创造新词造成更多歧义。
张琳
关键词:族群民族犹太人客位
华金·图里纳《狂欢》民族特性及演奏分析
华金·图里纳(Joaquín Turina),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班牙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图里纳将他在巴黎学习的传统音乐形式和印象派音乐技巧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民间音乐融合在其钢琴音乐中,创作出具有西班牙民族风格的钢琴...
薛芳耘
关键词:演奏分析
广西壮族风格钢琴作品中的民族特性教学研究
2023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多种题材和类型的民歌,这些民歌中承载着的民族文化,是广西壮族风格钢琴作品的主要创作来源。广西壮族风格的钢琴作品中体现了壮族各方面的民族特性,具体包括民族人文特性民族风俗特性民族歌唱特性。对这种民族特性鲜明的钢琴曲展开教学,需要运用独特的方法。教育者在进行广西壮族风格钢琴作品的教学时,可以从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全面体会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与独特的民族文化等方面入手。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教授广西壮族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借助钢琴曲再现广西的自然风光、当地民族乐器的声音以及人们歌唱时的舞步。
江姗珊
关键词:钢琴作品民族特性钢琴教学
《匈牙利狂想曲第11首》的民族特性与演奏技术分析
2023年
钢琴作品《匈牙利狂想曲》在十九世纪的欧洲音乐生活与创作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作者李斯特在历经了辉煌灿烂的演奏生涯后创作的佳作,独具艺术特色和分析价值。本文以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11首》为研究对象,概述“狂想曲”音乐体裁的演变与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之间的关系,论述《匈牙利狂想曲第11首》在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匈牙利民族文化和民间音乐创作特点间的联系,探究曲式和声与演奏技术的难点。以期通过本文辅助演奏和教学等实践活动,使学习者和演奏者能够融会贯通地领略《匈牙利狂想曲》中的民族性与艺术性,理解此曲背后所蕴藏的匈牙利民族文化和审美观念。
杨雨晴
关键词:匈牙利狂想曲演奏技术
学术著作中的翻译文本“植入”——从潘光旦优生学作品《民族特性民族卫生》谈起被引量:2
2022年
潘光旦先生的《民族特性民族卫生》一直被视为优生学"著作",鲜有人注意到作品的"写译"性质。实际上,该书一半以上篇幅源自明恩溥和亨丁顿这两位美国学者的作品。由于作者的有效介入,"植入"的翻译文本嵌入设定的框架之中,并未产生"排异反应",与原创部分构成有机的整体。
马士奎孙建玮
关键词:优生学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特性及其传承机制——从民俗·艺术·规约三维度立论被引量:11
2022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带有特定地域惯习的文化印记。形态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有不同的地域所属、民族所依,但作为各地区民族精神特质与心理结构的承载体,它们都兼具特定地域的民俗性、民间审美的艺术性与道德信仰的规约性。民俗性指向非遗的特定地域归属,艺术性规定了非遗的外现表达形式与特定地域的民族审美,规约性折射出特定地域民族浓郁的乡土文明。站在“文化复兴铸魂民族复兴”的历史高点,应推进各地“文化记忆”整理及数字化工程,强化地域民俗挖掘与保护;建构“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机制与非遗再生机制,推动非遗“文化力”向“市场力”的转变;建立传统村落归档机制,守护乡土规约、留住乡土文明。
臧鹏臧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特性文化记忆乡土文明

相关作者

王向远
作品数:219被引量:82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东方学 比较文学 日本文学 文学 文学研究
黄曾光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宣纸 民族特征 民族特性 意识形态工作 意识形态
曹静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特性 咂酒 酿酒工艺
柳泽明
作品数:2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
研究主题:黑龙江将军 民族特性 民族 八旗制度 清代
程致中
作品数:34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湘西题材小说 人道主义 《摩罗诗力说》 文化选择 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