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62篇“ 民族地区旅游“的相关文章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进路研究
2025年
旅游业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民族地区旅游业要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包括:如何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等。为破解这些难题,民族地区旅游业应当着重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挖掘、中华文化符号运用以及中华文化共同性话语提炼等方面的工作,进而实现以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
崔榕田晓梦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业逻辑进路
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特色发展路径研究——以青海省刚察县为例
2025年
西北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开发民族特色文旅资源,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吸引力,助力共同富裕。本文聚集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特色发展问题,以青海省刚察县为例,分析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展开旅游业特色发展的调研,提出西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特色发展的路径,包括挖掘旅游景点的自身禀赋、打造西北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数字化促进文旅资源线上宣传、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和设施等,以供参考。
妥秀艳张少斐张武康
关键词:旅游业特色旅游旅游服务体系
民族地区旅游电商化发展路径——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2025年
当前党和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为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然而,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贯彻落实,有效运用于地方实践。本文以作为民族地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在分析当地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经济概况、文化资源等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该地区旅游发展的现存困境,并尝试提出民族地区旅游电商化的对策,以旅游电商化的可行性路径助推以三江县为代表的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The current Party and State are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iming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and provide a rar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cluding ethnic areas. However, the key to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es in its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in local practices. This article takes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which is an ethnic regio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economic overview, cultural resources and other development status, it studies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nd attempts to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commerce of tourism in ethnic regions. The feasible path of tourism e-commerce is used to promote the strategic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ethnic regions represented by Sanjiang County.
杨显华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开发路径研究——以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
2025年
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特色,正逐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我国西部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核心区域,其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关乎区域经济增长,更对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案例,探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开发路径,研究表明:民族文化资源构成了此类旅游地的核心吸引力,在开发过程中需建立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机制。
胡友圣凌虎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2025年
贵州民族地区作为中国西南的独特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这使其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潜力宝地。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迅速扩张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民族文化的异化,严重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而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推动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各部门关注的焦点。因此,文章从贵州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化现状入手,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贵州乃至类似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黄艳萍刘丹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旅游品牌的共时生成研究——以湘西凤凰为例
2025年
民族地区旅游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实践中存在失衡现象,阻碍了民族地区旅游品牌的生成。湘西凤凰旅游品牌建设经历了酝酿探索、快速发展、停滞不前和转型升级等阶段,其以“边城”与“浪漫”为表征的旅游“品牌空间”生产建立在“感知空间“”构想空间”和“生活空间”三位一体的“旅游空间”上,当“旅游空间”和“品牌空间”实现共时生产时,民族地区旅游品牌顺利生成,反之则不能。因此,民族地区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民族文化旅游定位,提升品牌参与者的认知水平,构建良好的主客关系,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品牌建设。
程志宇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品牌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2025年
旅游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以2010—2020年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借助熵权法、TOPSIS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研究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Kernel估计和Tobit模型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呈现出由勉强协调至初级协调的演变特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内差异呈现西北高,西南低的特征,总体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投资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和政策支持显著驱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协调。
杨瑚蔡雪玲
关键词:旅游发展民族地区
自媒体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影响
2024年
自媒体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显著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挑战。自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传播特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在旅游资源的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旅游收入的增长和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然而,在利用自媒体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信息真实性的保障是至关重要的,虚假或夸大的信息可能会给游客带来不良体验,损害民族地区旅游形象。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自律准则,确保自媒体传播的信息真实可靠。同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保护的平衡。民族地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不应以牺牲文化传承为代价,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保护意识。
钟皓凡
关键词:自媒体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信息真实性
民族地区旅游民宿开发路径研究——以肃南县为例
2024年
随着人们对于高层次、深内涵、精体验的旅游需求的出现,民族地区旅游民宿作为民族旅游开发的重要支柱,其独特优势也凸显出来,不仅能够展示活态特色文化,而且能够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其旅游民宿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开发路径,希望能为民族地区旅游民宿开发提供实践参照。
张婷婷张海琴
关键词:民族地区SWOT分析
民族地区旅游业高质量治理的可及性与包容性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发展旅游要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从方式上而言,旅游应顺应高质量发展内涵,助力民族旅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雷思雨
关键词:民族村寨

相关作者

张文磊
作品数:45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行为 持续跨越发展 民族地区旅游 全域
谢娟
作品数:14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旅游 旅游产业 信息化 民族地区 信息技术
赵书虹
作品数:49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产业 旅游 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旅游 扎根理论
周忠发
作品数:293被引量:1,289H指数:18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喀斯特地区 喀斯特山区 石漠化 喀斯特石漠化 洞穴
王兆峰
作品数:378被引量:4,018H指数:34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产业 旅游 旅游业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