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30篇“ 民族共同体“的相关文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论
2025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新音乐形态,具有时代性和使命性。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的内融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揭示了其“双根性、结合性、新样性、人民性”属性,通过融合各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共生特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突出其在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交融性共享性文化因子,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结合的视角出发,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认知与认同体系,提供以音乐文化建设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框架。中华民族共同体音乐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还为现代文明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包爱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华民族共同体多维共同
2025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和本质内涵就是共同性,而其共同性所呈现的基本形态是多维形态,包括时间与空间关系维度的共同参与性,立体结构维度的结构层次性,物质基础维度的客观存在性,精神基础维度的认同普遍性,行为维度的行动一致性,发展维度的凝聚一体性,人与自然关系维度的可持续性。中华民族共同体多维共同性的强与弱,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的强与弱。不断从上述多个维度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性,是当前和今后的战略性、基础性、经常性重要工作。
余梓东张欣
关键词:共同性凝聚力一体性
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作示范
2025年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勉励大家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盟誓代表后代和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是对云南践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充分肯定,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王宁
关键词:盟誓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
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2025年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各族人民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各族人民血脉相连的重要桥梁,各族人民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民族精神弘扬的重要媒介。困境:文化表现单一,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增强,价值认同浅层化,尚武精神弱化。路径:丰富文化表现增加民族情感联结,提升文化认识加强民族血脉认同,推动内化外行夯实价值认同路径,营造尚武氛围传承尚武精神。
王亚男李成翟濮雪赵歆
关键词:中国武术民族传统体育
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作示范
2025年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勉励大家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对盟誓代表后代和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是对云南践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充分肯定,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王宁
关键词:盟誓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
舞狮:一种标识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
2025年
舞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建构的主体之一,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建设是新时代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之举。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舞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进行探究。舞狮是具有标识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通过图腾形式和身体语言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外之象,体现各民族对舞狮形象的把握。在当前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背景下,舞狮所展现的文化符号、身体技术、民族精神等形象品质,有利于消除西方民族观念对形塑中华民族的消极影响、助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使各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准则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缓解当前国内文化传承以及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田文林田展玮
关键词:舞狮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穆斯林爱国实践
2025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经过相互交融、休戚与共的实践而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这一宏大的“共同体”概念由相关次级层面构筑,如命运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经济共同体。它们相互支撑、有机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叙事的重要逻辑结构,也构成了穆斯林群众爱国实践的重要场域。
陈珊
关键词:文化共同体穆斯林群众经济共同体历史叙事逻辑结构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命脉,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交融、共生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机制建设的基本内涵包括:增强社区治理共同体公共精神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是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重要举措是: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宪法为统帅全面深化法治体制机制改革,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宋才发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演进:逻辑、线索及内核
2025年
在“两个大局”的历史关键期,需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一百多年前现代“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大一统历史进程与世界民族国家体系的时空交织中,形成了中国国家政治层面的中华民族与地方文化层面中华各民族的双重“民族观”。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人民共和国建设的中华民族复兴整体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阶段社会观念演进中居于轴心地位,并体现为全国各族人民自觉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观演进内核。这种在中国“大一统”历史与世界民族国家体系中生成、演进的现代民族观直接与主权中国建构、建设的时代命题密切关联,构成了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实践的基本图景,已系统投射到国家制度框架与治理体系之中,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社会意识。
刘永刚
关键词:民族观民族复兴
宁夏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年
宁夏红色文化是党带领宁夏各族人民群众在实现革命、建设的历史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的文明形态,它承载着宁夏各族人民生死与共、荣辱与共的家国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开展各项民族工作的主线,是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宁夏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辅相成,宁夏红色文化能够强化民族认同、构筑共同理想信念、红色资源赋能“铸牢”主线。在今天,宁夏红色文化正在不断焕发新的动能,用宁夏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需要强化学校教书育人主渠道、强化红色文化产业时代化发展、强化融媒体线上平台建设。
贾瑞琴

相关作者

周平
作品数:214被引量:2,550H指数:3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中华民族 多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 族际关系 政治学研究
欧潮泉
作品数:11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民族共同体 部落 民族学 北方少数民族 匈奴
杨建新
作品数:46被引量:194H指数: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民族关系 中华民族 民族共同体 少数民族 中华文化
周星
作品数:9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主题:民族学 民族共同体 民族 事象 多义性
杨义
作品数:234被引量:1,35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通论 先秦诸子 中国文学地图 中国文学 文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