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0篇“ 民俗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中国民俗学研究2023年度报告
2024年
2023年中国民俗学发展态势良好,在学科建设与理论探讨、历史民俗学与学术史研究民俗体裁个案与实证分析、海外民俗学理论与个案研究译介、钟敬文先生纪念专题等方面均有突破,同时在不少方面亦有进一步探讨的学术空间。本年度中国民俗学研究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有所推进,但总体后劲不足,主要表现为反思和检视既有理论力道有待深入,结合时代需要和本土经验创建相关理论体系有待跟进;第二,传统民俗体裁仍然是研究领域的主要分类标准,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个案和实证分析尚未有效展开;第三,国外民俗学研究成果持续引入国内,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内民俗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与此同时,国内民俗学与其他邻近学科对话并不多见。
李向振刘璐瑶李顺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
民俗之学:有温度的田野》走出民俗学研究新路径
2024年
民俗之学:有温度的田野》一书是张士闪基于30多年乡村田野调查经历的感悟,遴选30余篇代表性文章编纂而成,含括礼俗互动、有温度的田野、艺术民俗学和梅花拳四个专题,重点阐述“礼俗互动”“有温度的田野”两个学术概念,体现出扎根乡村、“在田野中理解中国”的学术旨趣。
邹萌
关键词:学术概念民俗学学术旨趣梅花拳田野
契约文书的民俗学研究
2024年
契约文书是中国传统社会为处理财产、社会关系等而撰写具有一定格式规范的文字。作为记录民间生活的一手文献史料,契约文书受到法制史、社会经济史、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契约文书因其创制者和使用者为“民”、包含丰富之“俗”,既可为民俗学研究提供诸多有效信息,也可直接成为民俗学研究对象。民俗学视角下的契约文书,在分类体系上可与现代民俗学分类框架进行对接,由此讨论契约文书作为民俗文献资料,可以丰富和充实物质生产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的事象和整体研究。同时,从民俗学本位出发,借用孙末楠“民俗社会”理论所引申出的“俗、礼、法、制”理论体系,可以分析契约文书背后的契约观念、契约行为,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如此大量的和成熟的契约活动”,在调整社会秩序、带动社会运转中所发挥的作用。
吴丽平
关键词:契约文书
“神圣”与“世俗”的融合——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民俗学研究
2024年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其中承载着民众的情感寄托,是民众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民间信俗作为年画艺术的“神圣本源”,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祖先崇拜、神祇信仰等,在年俗仪式中更加凸显了它的神圣性。然而,民间信俗神圣性背后却蕴藏着民众最本真的世俗文化心理。神圣与世俗这种看似对立的关系,内部却是二者之间所达成的某种融合,这种融合既是中国民间信俗区别于西方宗教文化的根本特征,也是杨家埠木版年画能够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
张倩倩
关键词:年画木版画民俗学
民俗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发展之路——兼论张举文《民俗研究十讲》
2024年
纵观国内民俗学百年学科发展史,围绕研究目的、研究问题、概念体系及研究方式的构建,学者们为中国民俗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美国华裔学者张举文在其《民俗研究十讲》中提出诸多新的研究命题,如民俗认同概念应用的迫切性,文化自愈机制在非遗保护中的实践,亟待发展的儿童民俗、身体与性别民俗、互联网民俗等,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对构建中国特色民俗学学科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学者们应不断反思和转换自身的研究范式,以更加有利于人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角度开展研究,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赋予新的能量、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双金张圣杰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范式
民间游戏促进民族交往的实践民俗学研究--以黑龙江地区朝鲜族和满族为例
王婉宁
中国民俗学研究2022年度报告被引量:1
2023年
2022年,中国民俗学继续保持稳中向上的发展趋势。从该年度民俗学学术作品来看,当前国内民俗学研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民俗学理论和民俗学学术史讨论方面有所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此类话题的讨论;第二,有关民俗学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文化建设的讨论明显增多,民俗学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联系越发紧密;第三,国外民俗学学术作品的译介增多,既有国外学者理论探索的论著,也包括不少国外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的个案性文章;第四,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数字民俗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事象,这是响应朝向当下和转向日常生活研究民俗学的学术实践。除以上趋势和特点,当前民俗学研究还存在元理论讨论不足、基于知识生产的民俗学史讨论有待深入、民俗学研究方法及研究领域拓展方面有待提升等问题。
李向振徐才丹郑远思
关键词:民俗学元理论历史民俗学个案研究
门文化特质的民俗学解读——兼议民俗学研究建筑的当代价值
2023年
民众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与门有关的民俗。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民间文化的浓厚缩影。门的民俗基本特质与门文化的特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类型性对应复杂性、规范性对应界定性、变异性对应延伸性、稳定性对应复制性、服务性对应实用性。运用民俗学的知识,分析与门有关的民俗事象,有利于了解民众的生产、生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内核。而通过对民居建筑元素之一“门”的研究,求证民俗学研究建筑的可能性,则有助于民俗学、建筑学两个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实现学科交叉的双赢。
马延孝刘智英马知遥
关键词:门文化民俗学建筑
民俗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被引量:1
2023年
1986年,《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学刊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正式创刊,创刊人和主编是史诗理论大家弗里,口头传统研究从此有了一个国际性学术阵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领域中,“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是第一项,而且是统摄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和仪式等其他四大领域的首要领域。国际社会对口头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朝戈金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口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学研究》期刊栏目建设与文化传承——以《民俗学研究》栏目为例
2023年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lore column in the Journal of Mongolian Studies.Drawing upon a review of the column's construction practices,the author presents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highlights the distinct features that have been established over the course of 18 years.The folklore column has emerged as a crucial academic platform for young scholars,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fostering the creative dissemin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
哈斯同力嘎
关键词:民俗学研究

相关作者

吕微
作品数:64被引量:470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民俗学 民间文学 民俗学研究 中国民俗学 民俗学者
段宝林
作品数:63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民俗学 民俗学研究 民间文学 春节 生活美
董晓萍
作品数:165被引量:355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民俗学 民俗 跨文化 故事 民俗学者
施爱东
作品数:153被引量:87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谣言 民俗学 故事 民间文学 民俗学者
钟敬文
作品数:36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民俗学 民俗学研究 民间文艺学 民俗志 中国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