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4篇“ 毛霉菌“的相关文章
霉菌病一例
2024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因“咳嗽、咳痰17 d,发热伴咯血7 d”于2023年3月28日入住济南市中心医院。17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黄痰,较难咳出,无发热,无喘憋等,未诊疗。7 d前患者咳嗽加重,痰液为暗红色,体温最高38.5℃,伴有咯血,日常活动后有喘憋。2023年3月21日于外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示:左上肺高密度影,有环礁征伴空洞征象(见图1)。予青霉素治疗7 d,症状无改善。
李艳庞龙滨高薇裴凤艳褚衍彪
关键词:肺毛霉菌病两性霉素B给药途径
儿童肺部霉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2024年
霉菌感染是由霉目真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可累及皮肤、鼻-眶-脑、肺、胃肠道等多个部位。肺霉病是其较为常见的类型,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极为关键。该文介绍肺霉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及治疗。
陆小霞杜青
关键词:毛霉菌病儿童流行病学
霉菌病一例及其CT特征
2024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气促3天就诊。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4年,血糖控制不佳。查体:体温38.9℃,血压108/68mmhg,脱水征(+),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葡萄糖41.67mmoL/L,指尖血酮2.1mmoL/L,白细胞27.68×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94.4%,超敏C反应蛋白219.48mg/L,降钙素原1.001ng/mL,白细胞介素6为630pg/mL,真菌葡聚糖508.9pg/mL;胸部CT表现见图1A-F:双肺散在多发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
周琪鹏张淇钏顾银中郑文川吴树瀚林茂煌吴敏丹
关键词:肺毛霉菌病CT特征
霉菌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提高对肺霉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分析肺霉菌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25例肺霉菌病病例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预后等资料,其中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资料分析应用Fisher精确检验,实验室检查数据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以寻找肺霉菌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5例患者中男性15例,平均年龄(52.64±13.74)(32~76)岁,住院时间15(10.5,21.5)d,最常见的肺霉菌病易患因素有糖尿病(20/25)、糖皮质激素暴露(13/25)、霉不敏感抗真菌药物应用(10/25)和实体器官移植(5/25)。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21/25)和咳嗽(21/25),其次为呼吸困难(10/25)、咯血或痰中带血(9/25)。其中死亡患者8例,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P=0.003),有实体器官移植史占比更高(P=0.023),余一般情况及易患因素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低于存活组患者[174(78,227)×10^(9)/L vs 310(229,347)×10^(9)/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25例患者中最常见的霉目真菌为根霉属(包括少根根霉、小孢根霉等)和根霉属(主要为微小根霉)。肺内多发结节影是存活组患者更为多见的影像学改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肺霉菌治疗包括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和手术或介入治疗,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实体器官移植增加了肺霉菌病患者的死亡风险(OR=16.000,95%CI:1.381~185.405,P=0.027)。结论肺霉菌病病死率高,存在糖尿病以及糖皮质激素暴露、使用免疫抑制剂、实体器官移植等是目前较常见的易患因素,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大多无特异性,多�
白羽李雪清郭益群杨春霞谷丽
关键词:肺毛霉菌病实体器官移植预后
儿童侵袭性肺霉菌病二例
2024年
侵袭性肺霉菌病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随着儿童血液肿瘤及器官移植手术发展,侵袭性肺霉菌病近年发病率有所升高^([1,2])。霉菌病可累及许多不同的器官,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鼻和脑,其次是皮肤、肺部和胃肠道。侵袭性肺霉菌病最常见于免疫缺陷患者,尤其是接受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免疫缺陷宿主,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霉菌有极强的亲血管性,易引起肺血管栓塞及组织坏死,一旦侵袭大动脉血管.
贾实磊王晓东刘仕林张蕾张龚魏曹科李晓楠倪芬芬叶国嫦高晓洁
关键词:器官移植手术肺毛霉菌病真菌感染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侵袭性动脉血管
92例肺霉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肺霉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5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例肺霉菌患者临床资料,并以“肺霉菌病”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病例88例。对92例病例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结果92例病例中(合并糖尿病4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78例,占84.78%)、发热(52例,占56.52%),气管镜下见灰白色样坏死物9例(20.93%);45例(48.91%)经组织病理确诊,37例(40.22%)经病原体培养确诊;2例单纯外科手术治疗,3例未治疗或中途放弃,76例单纯药物治疗,11例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或气管镜下切除等治疗。好转66例,死亡25例,1例预后不详。结论肺霉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病原菌培养及mNGS检查有助于确诊,两性霉素B是首选抗真菌药,具有手术指征时应尽早采用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清除病变。
吴梦柯李艳尹翔宇
关键词:肺毛霉菌病真菌
肾移植术后肺霉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2024年
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对正常人通常无致病力,为一种机会性感染[1]。该真菌主要通过呼吸吸入,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累及鼻窦、肺部以及皮肤[2]。合并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环境因素和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是肾移植患者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3]。霉菌感染虽较为罕见,但起病急骤、进展快,发病初期不易诊断,预后较差[4]。研究显示,肺部霉菌感染约占霉菌感染的25.9%[5],然而由于早期诊断困难,以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较差、生存率极低[6-7]。
唐艳邱涛张龙邹寄林盛梦丹李金珂
关键词:免疫抑制药物机会性感染毛霉菌感染肾移植患者肾移植术后
恶性血液病合并霉菌病3例报告
2024年
恶性血液病是一类由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多种疾病组成的血液恶性肿瘤。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低下,容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霉菌病常见于合并免疫抑制的血液病患者,由于它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常出现误诊和漏诊,致死率极高。现本文报道了3例恶性血液病合并霉菌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过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霉菌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孙云凤陶叠宏蒋玉霞吴海英蒋慧芳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侵袭性真菌病毛霉菌病
肝移植术后继发鼻-眶-脑霉菌病1例
2024年
霉菌病是一种可致命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1]。霉菌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人类主要通过吸入孢子获得感染[2]。根据感染的解剖部位通常划分为以下6类:鼻-眶-脑型、肺型、皮肤型、胃肠道型、播散型、少见型[3]。
王昊卢太坤赵灵敏梁艳琴侯艺伟曲垠梦
关键词:播散型侵袭性真菌感染毛霉菌病皮肤型
1例鼻-眶-脑型霉菌病患者的药学监护
2024年
目的 为鼻-眶-脑型霉菌病(ROCM)的临床诊疗和药学监护提供思路。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ROCM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合相关治疗指南及药物可及性、经济性等实际情况,协助医生制定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泊沙康唑的抗真菌治疗方案,并监测临床疗效、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根据外周血和脑脊液检查结果,临床药师建议给予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鞘内注射、滴鼻、滴眼以提高感染灶局部药物浓度,并协助医生确定给药剂量及药液配制方法;针对泊沙康唑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问题,临床药师建议将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更换为泊沙康唑肠溶片,并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个体化用药指导及出院长期随访。结果 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准予带药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剂型、开展用药监护和TDM等药学服务手段,为ROCM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吴瑕赵银龙张志清董维冲
关键词:泊沙康唑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师

相关作者

蒋立文
作品数:306被引量:1,514H指数:20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豆豉 发酵 挥发性成分 臭豆腐 腊八豆
裘娟萍
作品数:173被引量:852H指数:15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微生物学 Β-丙氨酸 发酵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朱家荣
作品数:27被引量:118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腺嘌呤 ATP 毛霉菌 雅致放射毛霉 菌体
杨光辉
作品数:8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ATP 腺嘌呤 毛霉菌 雅致放射毛霉 响应面法
杨善岩
作品数:18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松花粉研究开发中心
研究主题:腺嘌呤 ATP 雅致放射毛霉 毛霉菌 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