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篇“ 毛泽东形象“的相关文章
- 歌谣与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听觉符号中毛泽东形象的构建
- 2024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形象作为听觉的政治符号传播,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毛泽东形象作为听觉的政治符号在歌谣中具有三个维度的文化意义,即毛泽东是革命理论的建构者,是救国道路的开拓者,还是为民服务的实践者。听觉符号中毛泽东形象的传播,筑牢了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了民族情感认同,形塑了民族共同理想,并在引领政治生态健康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牛宏程
- 关键词:毛泽东形象新民主主义革命
- 毛泽东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兼评石川祯浩《“红星”:世界是如何知道毛泽东的?》被引量:1
- 2023年
- 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诞生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但仍存在以文本研究为主流、缺乏国际视野的现象,造成手段单一、自说自话的研究倾向。石川祯浩的新作《“红星”:世界是如何知道毛泽东的?》展现了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如何在强烈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下,凭借丰富的各国史料,阐述毛泽东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借以展现党史人物研究的层次性、广泛性和创新性。对该书的研究视角、论证结构以及史料运用加以分析,有助于深化对党史人物形象研究的认知,给海内外党史研究者提供有益启迪。
- 揭祎琳
- 关键词:历史主义
- 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下的毛泽东形象——基于国外学者的视角被引量:3
- 2022年
- 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毛泽东思想鲜明的理论特质,塑造了毛泽东独特的政治形象,是毛泽东形象的基础元素。毛泽东在国外研究视域被认为是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华文化传承者、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的中华文化实践者、基于传统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文化创新者,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外学者视角下的毛泽东形象的深沉底色。国外学者的毛泽东研究呈现了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探索,对于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断推进治国理政实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启示。
- 欧阳奇贺政凯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形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毛泽东形象的美学价值研究
- 2022年
- 从毛泽东形象美学价值的艺术表达,毛泽东形象美学价值的政治表现以及毛泽东形象美学价值的当代内涵,来论述毛泽东图像艺术不再强调表现艺术家自我的艺术存在,而体现出人民大众的审美品位和政治思维。
- 赵湘学
- 关键词:毛泽东毛泽东形象美学价值图像艺术
- 视角拟代 一线贯通——电影《建党伟业》中毛泽东形象的叙事功能
- 2021年
- 电影《建党伟业》在毛泽东形象的外形考量、功业定位、情爱叙写、出路追问等方面都倾注了心血。较之其他人物,电影还清晰地叙述了青年毛泽东的生活轨迹,并通过毛泽东关于中国出路的思考与追问来结撰内外兼顾的电影线索,彰显建党救国的电影主题。电影赋予毛泽东形象参与者、见证者、思考者、记录者、阶段性总结与开启者等多重身份及导演与观众多重视角的方法,也可为主旋律电影的历史想象与现代表达提供借鉴。
- 刘伟生陈丹妮
- 关键词:《建党伟业》毛泽东叙事
- 视觉文化中的毛泽东形象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在视觉文化中用摄影、美术、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形式来记录和表现毛泽东形象,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通过对摄影、美术、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毛泽东形象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毛泽东形象的美学价值,厘清毛泽东形象艺术表达的具体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对于丰富毛泽东研究的成果以及维护毛泽东的正面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赵湘学
- 关键词:毛泽东形象视觉文化美学价值艺术表达
- 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毛泽东形象的社会属性与当代价值
- 2020年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一起绘就了中国革命的图像史诗和领袖毛泽东的光辉形象。这些图像不仅弘扬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中国精神,而且凝聚了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中国力量。可以说,各个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毛泽东形象都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导向,是社会正能量的集中体现,在引领时代的潮流和政治风向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可以肯定,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毛泽东形象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 赵湘学
- 关键词:毛泽东形象社会属性
- 传承与创新--1977至1978年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毛泽东形象
- 2020年
- 1977至1978年是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丰收年,一大批塑造毛泽东形象的精品力作诞生。这些作品在构图上追求纪念碑式的朴素和端庄,造型上力求形象的准确与逼真,色彩上更是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同时,这些作品在继续弘扬"主旋律"的基调下,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反思,体现在传承中华优秀美术传统基因的基础上以及学习苏联美术经验后,开始探索民族风格和中国精神的艺术语言。
- 赵湘学
- 关键词:毛泽东形象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
- 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形象的科学建构被引量:1
- 2019年
- 改革开放初期,能否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正确评价毛泽东功过,公正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擘平围绕在毛泽东周围"左"右浪潮的纷争,不仅是涉及党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事关改革开放事业能否平稳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邓小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全面准确地阐释了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毛泽东的功过,意味深远地重申了毛泽东的革命精神,科学地建构起了毛泽东的立体形象。全面、系统、深刻地把握邓小平科学建构毛泽东形象的基本维度和科学精神,有益于为意识形态领域关于毛泽东评价及研究的争论提供一条基准线,消弭纷争,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新时代走向新胜利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 许月
- 关键词:邓小平毛泽东
- 中央党报对毛泽东形象的塑造与评价——以《解放日报》为中心(1941—1947)被引量:2
- 2019年
- 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解放日报》是革命时期塑造与评价毛泽东形象的重要媒介。《解放日报》对毛泽东形象的整体诠释经过历史生成、正面呈现以及侧面评价三个具体阶段。在生成阶段,毛泽东形象形成于革命实践,完善于革命理论,并经过社会评价而丰富,大体表现为领袖形象、理论形象、社会形象。在呈现阶段,毛泽东的领袖形象呈现为“为国”“为民”“为党”形象,毛泽东的理论形象呈现为“交锋者”“纠偏者”“建构者”形象,毛泽东的社会形象呈现为“可亲”“可信”“可感”形象。在评价阶段,国内外和党内外各界群体从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思想的指导价值,崇高的精神品质三个方面对毛泽东形象加以肯定和认同。历史和实践表明,《解放日报》对毛泽东形象的塑造和评价,有助于凝聚全党思想共识,清算与批判党内外错误思想,进而为推动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实践进程提供基本经验积累。
- 金星宇
- 关键词:《解放日报》毛泽东形象历史评价党报
相关作者
- 赵湘学

- 作品数:46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毛泽东 毛泽东形象 艺术 美术 艺术研究
- 曾繁健

- 作品数:51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英诗 跨文化 英语 丝路 范式
- 欧阳奇

- 作品数:41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中共历史研究 中国共产党
- 张兆金

- 作品数:67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研究主题:高考 教学启示 高考试题 清末民国时期 糖业
- 邬欣言

- 作品数:21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生 社会 再婚 中庸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