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1篇“ 比较经济学“的相关文章
比较经济学
本书阐明了比较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比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比较经济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比较制度分析以及比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等。
荣敬本著
关键词: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钱国靖主编
关键词: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本书介绍了比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产生、发展理论。并论述了经济模式的比较,经济体制实例的比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比较、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以及从比较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等内容。
荣敬本
关键词:比较经济学
张仁德教授对新比较经济学的开拓性研究与贡献——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的寻根
2018年
张仁德教授不仅是我国比较经济学早期发展阶段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也是“新比较经济学”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的先行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世界经济的长期衰退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的严重挑战正酝酿着新比较经济学的重大新变革。文章通过与国外新比较经济学各流派的比较,不仅概括了张仁德教授的研究不同于西方新比较经济学的主要特征,还通过对中国新比较经济学的“寻根”,概括了中国特色新比较经济学的鲜明特征,以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中国学者的这种创新发扬光大,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做出更多更大更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贾根良
关键词:新比较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学术精神
比较经济学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选择——基于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历史数据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李子伦马君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政府职能新比较经济学
中国农村金融演进的理论与实践——新比较经济学的视角被引量:3
2017年
政府要素与市场要素的优化组合是中国农村金融演进的基本逻辑。根据新比较经济学框架,短期内,政府主导型制度偏好是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最优制度选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长期来看,经济社会的变迁明显改变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法律环境以及社会资本和文化条件,引起长期制度可能性曲线的上移,从而形成政府要素与市场要素的新组合。这种变迁有效改善了供给曲线形状,明显改进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绩效。遵循这一逻辑,中国农村金融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仍然应该顺应农村金融演进规律,促进市场要素的增长,而政府要素介入应该侧重于制度供给、政策支持以及市场不足的弥补。
刘敏楼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
青木昌彦:从比较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5年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青木昌彦表示,如果从历史比较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新常态”的内容及其制度改革的含义,会有新的发现。一是人口红利逐渐衰减。首先,将中国近期动向的特征与日本、韩国进行了对比和历史性角度的观察后发现,人口红利对人均GDP增长有很大贡献的时期,日本是1955~1970年,韩国是1970~1990年,中国是1982年开始到现在的高度增长时期,但其效果均为逐渐减弱。
关键词:中国经济青木昌彦经济学视角人口红利经济学教授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的过去与未来——纪念《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创刊三十周年
2015年
文章对比较经济学的过去与未来进行了总结性思考,探讨了比较经济研究的前景以及衍生的分支学科的前景。特别重要的是,文章提出后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从该词的原义来看)已经完结。从事"比较社会研究"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雅诺什.科尔奈张定淮
关键词:比较经济学科尔奈
对新常态的比较经济学观察——专访青木昌彦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支撑以往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和库兹涅茨效应,将会逐渐消失。要推动人均GDP的可持续增长,需更加关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的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将成为未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与以往不同的新常态中国经济报告:世界和中国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你看来,中国经济新常态与过去相比有哪些主要的不同特征?青木昌彦: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35年高增长后已进入新常态时代。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当下都迎来了一个可以媲美"
吴素萍王艺璇
关键词:青木昌彦中国经济报告比较经济学库兹涅茨实物资本
比较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5年
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当下都迎来了一个可以媲美“工业革命”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的重大转折期。因为在人口、就业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结构上,一些不可逆的变化正在开始发生。这些动向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人口红利逐渐衰减2008—2012年期间,中国年均GDP增速为9.1%,去掉同期0.5%的人口增长率后,人均GDP增速为8.6%。那么,这样的增长可以分解为哪些供给要素呢?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学视角人均GDP计划经济体制人口红利人口增长率

相关作者

张仁德
作品数:39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改革 比较经济学 经济转轨 监督制衡 产权制度
钱颖一
作品数:131被引量:1,672H指数:1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市场经济 中国教育 教育 企业家精神
贾根良
作品数:273被引量:2,595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演化经济学 经济思想史 货币理论 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
肖冬华
作品数:40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水文化 农民工 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社
李猛
作品数:10被引量:13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中小企业 商业信用 供应链金融 金融宽度 金融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