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殷周时期“的相关文章
- 真卣与殷周时期有关制度、历史暨思想
- 2024年
- 据真卣等可进一步确证,过去所谓周代宗法制度下大宗才有作器祭祖权力之说,结合出土材料来看,或系传世文献误解或讹传,而有据出土文献加以重新理解之必要。通过对“朿”族铜器铭文的整理研究,可见殷周时期“朿”族主要活动于殷周都城一带,西安花园村墓地即西周“朿”族的家族墓地,该地应系“朿”族在王畿内的采邑。“朿”族与殷商王室及姬周宗亲关系均很密切,在商末周初曾显赫一时,在殷周时期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神面卣或出自陕西关中一带,而非鄂器;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鄂国是“朿”族所立之国,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确认。真卣等造型极其神秘、复杂,装饰极富艺术性的青铜器大量出现,是当时相对务实的社会思想及鼎新的艺术思维的表达和聚焦。
- 黄锦前
- 关键词:小宗
- 殷周时期“虢族”“虢国”及相关问题研究
- 2020年
- 本文在整理甲骨文和金文所见"虢族""虢国"资料的基础上,对"虢"字溯源并就早期的涵义进行了解读,同时还考察了殷商甲骨文中的"虢族(方)"及其地望;重点对西周金文所记载的"虢国(君)"史料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 王建军
- 关键词:殷周甲骨文金文
- “保”与殷周时期的保母
- 2020年
- 殷商甲骨文、两周的金文及传世古文献中都有“保”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早已透露出“保”与女性存在着天然的关系。而传世文献如《尚书》中的“保”就有“背、抱孩子”之意。本文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与用法入手,考证“保”字的原始字义,认为在殷商时期“保”是官名,至西周时期“保”这一官职的分工就更加细致。本文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互证,认为上古时期的“保”类似于今天的保母之职,指代照顾王室贵族子女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的职业女性。
- 陈嘉礼
- 殷周时期文献载体形成问题初探被引量:1
- 2019年
- 中国古文字资料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殷周时期。探讨这一时期文献形式及其相关问题,对研究我国早期图书馆史、解决一些重要理论和认知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利用甲骨学相关知识及金文、传世文献等资料,分析论证如下观点:中国早期的典籍是简册,甲骨文主要是占筮类资料,不是图书也不是档案;殷周时期典籍文书大多由史官制作保存,史官群体在早期典籍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马波郝淑红
- 关键词:殷周时期甲骨文简册史官
- 浅析殷周时期复合兽面纹饰
- 2018年
- 兽面纹是我国殷时期到西周的青铜器上面主要纹饰,最早由良渚玉器文化发展,经历了从兽面纹到人面纹的发展过程,到殷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大量运用让其得到空前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殷时期和周代的复合兽面纹,从这两个时期复合兽面纹的特点、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复合兽面纹的特点。
- 罗甘
- 关键词:殷周兽面纹纹饰
-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兼论殷周制度文化的沿革被引量:5
- 2018年
- 终殷周二代,"中"观念内涵传承者有三:一是"中央——四方"的统治模式;二是"居天下之中"的建都理念;三是"中轴对称"的建筑原则。变革者亦有二:一是刑罚适中原则;二是治国以中正之道。从观念史的视角来看,"中"观念在殷周时期生成演变的轨迹并未表现为王国维所言的"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断裂式的变革,而是表现为传承与变革融为一体。传承使"中"观念源远流长,变革使"中"观念内涵日益丰富。先秦儒家"中道"观,正是在"中"观念传承与变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考察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不仅有助于厘清先秦儒家"中道"观的思想来源,还有利于从观念史的视角来探究殷周制度文化的沿革。
- 邓国军
- 关键词:天下之中中道
- 论殷周时期简册的演变被引量:1
- 2016年
- 简册是殷周时期一种重要的档案形态。殷周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着简册的使用范围、形制、内容以及管理模式,塑造着不同的简册观念与制度。本文首先讨论了殷周简册难以留存于世这一问题,分析了简册从"祝册"到"命册"的历史演化路径,论述了政教分离前后简册的形态转变,剖析了社会文化背景对简册的影响。作者认为祝册与命册是前后相续、相互影响的关系,存在同时出现的可能性,而且会在后世沿着不同路径延续下去,共同建构历时性、跨区域性的档案文化。
- 惠万举
- 关键词:殷周时期简册
- 殷周时期时间观念研究
- 本文首先论述了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到上世纪中期对于时间问题的一系列思考,论及了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柏格森、海德格尔、马克思等人为代表的时间观念的三种基本范式;进而又对中国古代的时间观念进行了概述,先是对中国古...
- 张恒
- 关键词:殷周时期历法卜辞金文《周易》
- 殷周时期同墓异属族徽研究
- 殷周金文族徽的分类组合与实质内涵等问题,必需首先解决殷周时期墓葬中墓主与非墓主所属器物的来源问题。同墓葬出土的不同族属的族徽铭文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广泛流行的赗赠助葬之制造成的,它主要体现在对死者陪葬物品的赗赠上。这种助葬...
- 王长丰
- 关键词:殷周时期金文
- 从宗教神性到政治理性——殷周时期义观念生成的历史考察被引量:7
- 2014年
- 殷商时期,商王在"宜祭"中以"我"杀羊祭祀族群共同神灵,并按亲亲尊尊关系合理分配祭肉,这个祭祀程序就是"义"。通过"义"之程序,可以使与祭者有所"得",从而产生了义"得"(德)、有"得"(德)、敬"得"(德)等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观念萌芽。用人则实现了"义"的观念化,使其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共识性和普遍性特征。义观念由此得以确立,并成为西周宗法礼制的精神内核。义由宗教祭祀程序发展为宗法政治观念,整体上表现为一个宗教神性向政治理性不断让度的进程。总结殷周时期义的观念化进程,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何以发生的重大问题。
- 桓占伟
- 关键词:威仪
相关作者
- 王建军

- 作品数:37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甲骨文 卜辞 殷周 考古 甲金文
- 郝东升

- 作品数:113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 研究主题:军职罪 法律移植 刑法 知识产权 法益
- 艾永明

- 作品数:54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心理学思想 行政法律 清朝 犯罪心理学 刑事法律
- 朱永新

- 作品数:1,017被引量:3,235H指数:2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新教育实验 教育 新教育 老师 教师
- 王长丰

- 作品数:22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地望 铭文 族徽 国族 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