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67篇“ 死因分析“的相关文章
2023年仁寿县居民死因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分析2023年仁寿县户籍居民死亡情况,了解仁寿县户籍居民死亡水平和死因顺位,为政府保障公民健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2023年仁寿县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分类,使用Excel 2007、SPSS 22.0等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仁寿县2023年户籍人口报告粗死亡率790.18/10万,标化死亡率225.56/10万。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分别去除此5类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平均可增加11.02、6.19、6.17、3.77和2.91岁。幼儿组0~4岁、儿童组5~14岁和青年组15~44岁人群的首要死因是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中年组45~64岁人群首要死因是肿瘤,老年组65岁以上人群首要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单病种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其他冠心病、肺癌、急性心肌梗死。肿瘤死亡率为202.46/10万、损伤和中毒外部死亡率为47.87/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影响仁寿县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针对变化的疾病谱政府各部门需紧密联系,提出高效有力的防控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叶丽陈春俊沈钰珠
关键词:粗死亡率死因顺位
2018—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居民死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居民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疾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四川省江油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使用Excel2021和SPSS25.0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死因顺位,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趋势χ^(2)检验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018—2022年江油市居民死亡率为728.96/10万,标化死亡率为738.91/10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237.89,P<0.00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902.12,P<0.001),农村居民死亡率高于城市居民(χ^(2)=5019.58,P<0.001)。居民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χ^(2)_(趋势)=63360.54,P<0.001),≥60岁居民死亡率最高,0~<15岁居民死亡率最低。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占所有死因的85.49%。结论四川省江油市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居民死因以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应针对慢性病和特定呼吸道传染病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李茂罗昕妍赵廷洋王定邦孙甫飞谢茜曹婕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亡率死因顺位
以大型单中心医院登记为基础的5.5万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死因分析
2025年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在亚洲人群中尤为高发。甲状腺癌患者整体生存率较高,但不同患者的生存差异较大,本研究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5.5万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了解甲状腺癌患者的长期观察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特征及死因分布,为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管理提供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方法:纳入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共55343例,通过查阅病史了解患者的临床信息,并通过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和死亡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10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的OS率,并在不同性别、年龄组、治疗时期、肿瘤分期及病理学特征等亚组中分别描述。以上海市人口死亡为参照计算标准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和绝对超额风险(absolute excess risk,AER),并在不同性别、诊断时年龄及组织学亚型中分别描述死亡风险。结果:甲状腺癌患者经中位随访63.01个月后,共发生1256例(2.27%)死亡,1、3、5和10年OS率分别为99.67%(95%CI:99.62%~99.72%)、99.11%(95%CI:99.03%~99.19%)、98.48%(95%CI:98.36%~98.60%)和95.81%(95%CI:95.50%~96.11%);Ⅰ、Ⅱ、Ⅲ和Ⅳ期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OS率分别为97.99%(95%CI:97.70%~98.28%)、89.80%(95%CI:87.24%~92.37%)、77.84%(95%CI:70.76%~84.92%)和62.95%(95%CI:55.37%~70.54%)。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的患者生存存在显著差异。1256例死亡患者中,234例(18.63%)因甲状腺癌而死亡,最常见的死因为其他肿瘤(n=639,50.88%),另有92例(7.32%)死亡归因于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甲状腺癌各个亚型患者的全死因死亡率都比一般人群高,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低分化型甲状腺癌中死亡风�
沈洁刘婉琳王泽洲牟思博莫淼周昌明袁晶王宇郑莹嵇庆海
关键词:甲状腺癌总生存率死因分析
2018—2020年河南省许昌市居民死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2018—2020年河南省许昌市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因。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18—2020年许昌市户籍居民死亡数据,通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描述居民死亡情况。结果2018—2020年许昌市死亡人数共82640例,粗死亡率为541.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5.67/10万。男性死亡47909例,粗死亡率为616.19/10万,女性死亡34731例,粗死亡率为471.3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287.60,P<0.05)。死亡率随年龄呈“√”形趋势,0岁时死亡率稍高,随后迅速下降,5~<10岁达到最低,20~<25岁出现第二个低值,之后随年龄缓慢增长,40岁以后明显上升,85岁以上居民死亡率达到最高。第二大类疾病(慢性病)为居民的主要死因(86.58%),死亡率为468.51/10万。前3位死因为心脏病(29.87%)、脑血管病(24.80%)和恶性肿瘤(22.77%)。结论慢性病,尤其是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许昌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此需要优先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吴昊牛兵雪侯灿灿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顺位慢性病
2017-2021年昆明地区6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死因分析
2024年
目的获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市6所医院住院患者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死亡的构成特点。方法依据2017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市6所医院住院患者死亡资料,以国际通用ICD-10标准为基准,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居民死因顺位,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不同医院死因构成比、不同年份各类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等指标。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呼吸系统疾病与非呼吸系统疾病之间构成比不同,不同年龄、性别、年份、医院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死因构成比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死因顺位也有所不同。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是昆明市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而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的防控措施可降低相关患者死亡率。
虞涛计洋洋廖力微何杰明刘萍
关键词:死因死因构成比呼吸系统疾病
2014年-2023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根本死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对合肥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根本死因构成及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医院死亡疾病谱及变化趋势,为构建老年人疾病防治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制定医疗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回顾性分析合肥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患者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及根本死因构成,对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根本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十年间就诊患者死亡病例共4924例,中位年龄为79(67,86)岁。在各年龄段,男性死亡人数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2∶1。帕累托图的结果显示,主要根本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2044人,41.5%)、肿瘤(1138人,23.1%)和呼吸系统疾病(708人,14.4%)。男性和女性的主要根本死因一致。教育水平为初中及以下的死亡人数最多。不同年龄段首位死因不同,疾病和死亡的外因是0-39岁年龄段的首位死因,循环系统疾病则是40岁以上年龄段的首位死因。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在死亡病例中占比最高,根本死因相对集中。医院可根据年龄、性别差异合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针对性开展疾病的预防、筛查和诊治工作。
张露胡成洋陆隽朱晓枫
关键词:死因分析根本死因
2016-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砷中毒地区居民主要死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砷中毒地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为砷中毒防治远期效应和保障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砷中毒地区居民死因资料(来自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和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统计局人口信息系统),并根据是否饮用过高砷水将居民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采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粗死亡率(CDR)、标准化死亡率(SMR)、疾病别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结果6年累计死亡病例9583人,年均CDR为633.12/10万,年均SMR为446.65/10万。各年份CDR随时间呈下降趋势(χ^(2)=1058.86,P<0.001)。男性CDR高于女性(χ^(2)=325.04,P<0.001)。砷中毒地区居民疾病死因以心脏病和恶性肿瘤为主,构成比分别为25.00%(2396/9583)、18.86%(1807/9583);恶性肿瘤死亡前3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暴露组主要疾病死因和恶性肿瘤死因的SMR均高于非暴露组(χ^(2)=147.08、26.26,均P<0.001)。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砷中毒地区居民主要疾病死因为心脏病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死亡前3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尽管目前全区砷中毒地区已基本实现改水,但慢性砷暴露的远期效应依然存在。
崔娜常子丽刘一君邓丹宇
关键词:死因分析死亡率
2017—2021年固原市居民死因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宁夏固原市全人群死亡特征,为制订死亡原因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收集固原市2017—2021年死因监测系统数据、人口资料,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分类。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7—2021年固原市报告总死亡个案为36 408人,年平均死亡人数7 282人,平均死亡率588.05/10万。不同年份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4岁年龄组死亡率最低,6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最高,1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呈增长趋势,4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增长迅速,0~4岁年龄组与5~14岁年龄组相比死亡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83.77/10万,高于女性,男女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间,固原市19类死因中前5位死因相同。5年间死因未发生变化,死因顺次发生变化。前5位死因中,男、女性之间除2020年、2018年因心脏病死亡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年不同性别死因顺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死亡防控工作重点应当加强全人群健康教育,加强三级预防,避免因健康意识、自我防护意识缺乏而造成死亡。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已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以达到延长其寿命的目的。
王婷李佳宁刘金燕
关键词: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
2015—2021年句容市居民死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句容市居民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5—2021年句容市居民人口数据和死因监测数据,分析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值、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和早死概率等指标以及变化趋势;预测句容市“健康中国2030”早死概率预测值与目标值实现情况。结果2015—2021年句容市平均粗死亡率为748.43/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294.71/10万,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2.26%,t=85.33,P<0.05)。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0,P<0.05)。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87.15%。期望寿命由81.83岁增至82.76岁,男性由79.66岁增至80.68岁,女性由84.08岁增至84.92岁,总人群、男性、女性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0.20%、0.21%、0.21%,t值为15.00~142.68,P值均<0.05)。7年间,去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的期望寿命分别由83.48、82.50、82.61岁增至84.20、83.16、83.96岁,均呈上升趋势(APC为0.18%~0.39%,t值为3.00~40.33,P值均<0.05);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寿命损失值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2.82%、-2.99%、-7.69%),伤害引起的寿命损失值呈上升趋势(APC=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3~48.09,P值均<0.05);四类重大慢性病总粗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PC=-0.18%,P>0.05);其中,慢阻肺粗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APC=-5.22%,t=16.52,P<0.05)。四类重大慢性病总标化死亡率(APC=-3.30%)和总早死概率(APC=-2.05%)呈均下降趋势(t=169.92、9.58,P值均<0.05)。预测2030年四类重大慢性病总早死概率为9.84%。2015—2021年句容市全死因PYLL为96864人年,全死因PYLLR为23.53‰,全死因和恶性肿瘤PYLL、PYLLR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值均<0.0
徐海丰陶静孔令婕张杏娣王晓雷刘宇
关键词: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17998例尘肺病患者死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死亡病例死因构成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20年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诊断并报告且可在死因监测系统中查询到死因信息的17998例职业性尘肺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尘肺病患者死因的前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伤害,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尘肺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y disease,COPD),恶性肿瘤主要为肺癌。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和石棉肺患者首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均超过40%),电焊工尘肺患者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占35.2%),水泥尘肺患者首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占33.9%);叁期尘肺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占67.3%)高于壹期和贰期尘肺;石工和爆破工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均超过50%)高于其它工种,电焊工因肺癌死亡比例(占26.4%)高于其它工种;接尘工龄10~<20年病例因尘肺病死亡比例最高(占33.2%);不同尘肺病种、期别、工种、接尘工龄病例的死因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68、1535.995、212.490、118.593,P<0.01)。随死亡年龄增长,呼吸系统疾病死因所占比例下降,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死因所占比例升高(χ^(2)=11.406,P<0.01)。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尘肺病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同时重视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治,有望延长尘肺病患者寿命。
李欣欣王丹吴今昊柳安琪王鸿飞胡伟江
关键词:尘肺病根本死因

相关作者

黄建萍
作品数:93被引量:721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亡率 平均减寿年数 潜在减寿年数 死因分析 标化死亡率
王艳红
作品数:53被引量:352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亡率 死因分析 患病率 影响因素 死因顺位
郭向娇
作品数:41被引量:297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因分析 志贺菌 死亡率 患病率 高血压
糜跃萍
作品数:46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死因分析 恶性肿瘤
于晓军
作品数:252被引量:642H指数:13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法医病理学 法医学 法医学鉴定 短串联重复序列 分子生物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