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0篇“ 次黄嘌呤核苷“的相关文章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及其促进酿酒酵母核酸合成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的降解产物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属于药食同源,近年来已在新型食品增味剂、保健品、抗病毒制剂及农用增产剂等方面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主要通过发酵法培养微生物获得,然后被酶促转化成多种降解物及衍生物,以满足市场需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公认的食品安全性微生物,且核酸含量较高,是理想的RNA生产微生物。微生物系统工程团队(本团队)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强化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有利于提高酿酒酵母核糖体RNA(Ribosome RNA,rRNA)的合成。而从医药角度,IMPDH一直被作为研发抗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药物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MPDH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酿酒酵母IMPDH的生物学功能、结构、同工酶及表达调控机制,并结合IMPDH与rRNA合成的关联,展望了其在提高酿酒酵母核酸产生中的作用,以期为突破核酸产业的技术瓶颈提供理论依据。
王赟夏天晴徐丽丽李在禄鲍晓明
关键词:核酸核糖体酿酒酵母
微小隐孢子虫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被引量:1
2023年
为开发新型抗隐孢子虫病药物,本研究采用Autodock和GOLD两种软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将21种已报道的具有抗隐孢子虫作用的化合物与微小隐孢子虫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CpIMPDH)和人源IMPDH(IMPDH2)进行对接。综合分析并推测山莴苣素17有望成为CpIMPDH选择性抑制剂,后续工作将以此为基础对山莴苣素17开展进一步的验证性试验。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可以减少试验的盲目性,节省人力、物力,加快新兽药的开发进程。
金博王彤盛尊来杨洪亮
关键词:隐孢子虫抑制剂分子对接
次黄嘌呤核苷酸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抗抑郁药物技术领域,涉及次黄嘌呤核苷酸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该含有次黄嘌呤核苷酸的抗抑郁药物或其组合物具有抗抑郁特性,且起效时间快、治疗效果确切、显著,且副作用较小,对于治疗抑郁症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李素霞闫海宋青王重阳李冰月陆林
三磷酸次黄嘌呤核苷基因多态性对利巴韦林联合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丙型肝炎致溶血性贫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RBV)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测利巴韦林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丙型肝炎且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联合RBV方案抗病毒治疗患者。三磷酸次黄嘌呤肌苷(ITPA)基因rs1127354位点主要等位基因是C等位基因,要等位基因为A等位基因,将AA与AC合并与CC基因型进行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当Hb水平<100 g/L时,RBV减量至600 mg;当Hb<85 g/L时停用RBV治疗。在抗病毒治疗前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肝脏硬度值、HCV RNA、HCV病毒基因型及ITPA基因型检测,在2、4、8、12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4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2例,肝硬化27例,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为95.9%。因贫血RBV减量者3例(其中AA/AC组2例,CC组1例),停药3例(其中AA/AC组1例,CC组2例),均为肝硬化患者,6例患者最终均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DAA+RBV抗HCV治疗过程中,RBV相关溶血的发生较轻微,AA/AC型与CC型两组患者Hb较基线下降最大值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0.18,P=0.87)。结论本研究在RBV联合DAA治疗过程中,因为贫血RBV停药和减量的均为肝硬化患者,ITPA基因型与患者Hb较基线下降最大值无明显统计学关系,故在应用RBV前进行ITPA基线检测未能增加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不建议进行常规的ITPA基因多态性检测。
徐金凤仇丽霞于海滨刘义荣张晶柳雅立林伟
关键词:利巴韦林
次黄嘌呤核苷酸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次黄嘌呤核苷酸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经过实验证明,次黄嘌呤核苷酸可以显著提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色葡萄球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哌酮、美罗培南、庆...
李惠彭博彭宣宪赵贤亮匡素芳
文献传递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鸟嘌呤核苷酸(GMP)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参与调控细胞分裂和增殖。IMPDH受到抑制,会导致DNA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因此,IMPDH作为免疫抑制、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多类药物的作用靶标,已被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抗肿瘤领域,相关抑制剂已经应用于临床化疗中。本文根据各类抑制剂与IMPDH结合位点的不同,综述了目前已经或有望应用于抗肿瘤领域的IMPDH抑制剂,分析抗肿瘤衍生物研究受限的原因,并展望成功开发新型IMPDH抑制剂的前景。
贾宏伟熊智灵程卯生刘洋
关键词:抗肿瘤结合位点
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用于多种疾病药品、食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食源性肥胖症或高血脂症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提供了3'‑脱氧次黄嘌呤核苷在制备预防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食品、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还提供了3'‑脱氧...
王雪艳唐旭东张景照于录许剑怡王宏娟杨莹
文献传递
次黄嘌呤核苷酸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抗抑郁药物技术领域,涉及次黄嘌呤核苷酸在制备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该含有次黄嘌呤核苷酸的抗抑郁药物或其组合物具有抗抑郁特性,且起效时间快、治疗效果确切、显著,且副作用较小,对于治疗抑郁症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李素霞闫海宋青王重阳李冰月陆林
文献传递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产生菌的筛选及aquayamycin的结构鉴定
2018年
筛选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及其产生菌,为新的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的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对菌株进行发酵培养,通过以IMPDH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获得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及其阳性菌种,采用16s rDNA序列构建阳性菌株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综合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结构,并利用相关细胞对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鉴定N05WA-1324A产生菌菌株为链霉菌属菌株,m/z 486,分子式为C_(25)H_(26)O_(10),为aquayamycin。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IMPDH抑制活性,IC50为18.1μmol/L;对T淋巴细胞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在2.5μmol/L浓度下能抑制99.8%的细胞增殖;同时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8.6和23.3μmol/L。N05WA-1324A具有很强的IMPDH和免疫抑制活性为国内外首报道,在细胞水平上的活性评价显示其具有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开发潜力。
徐冬梅穆云龙郭会灿张丽媛亢希然郭英
关键词:抗肿瘤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对猪链球菌2型ZY05719基因转录谱的影响
2017年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是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相关因子,该基因的丢失降低了猪链球菌2型菌株ZY05719黏附HEp-2、PK15细胞的能力。为全面掌握IMPDH对ZY05719致病力的影响机制,采用定制的Agilent猪链球菌2型基因表达谱芯片,比较了亲本菌株ZY05719(ZY)和impdh敲除菌株(ΔZY)的基因转录情况。结果显示,impdh的丢失影响了254个基因的转录,其中包括impdh的下调基因177个,上调基因77个。对差异基因进行同类群聚类(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CO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集中于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的转运代谢,以及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的生物合成和防御机制。本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impdh对猪链球菌2型基因转录谱的影响,为解释impdh在猪链球菌致病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周俊明何孔旺倪艳秀祝昊丹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表达谱芯片

相关作者

柳仁民
作品数:236被引量:845H指数:16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
研究主题:分离纯化 高速逆流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 单体化合物 色谱分离
李爱峰
作品数:101被引量:238H指数:10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分离纯化 超临界流体色谱 栝楼 瓜蒌皮 分析化学
张新国
作品数:10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次黄嘌呤核苷 甲状腺机能亢进 胃肿瘤 营养支持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李婧
作品数:65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研究主题:心率 急性心肌梗死 基因突变 枯草溶菌素 冠心病
赵雪梅
作品数:66被引量:662H指数:16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研究主题:常山胡柚 化学成分 抗炎 柑桔属 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