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篇“ 次固结特性“的相关文章
- 结构性对软黏土次固结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软黏土原状样和重塑样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的演化规律,比较不同试样的孔隙比和孔径分布曲线,探究结构性影响软黏土次固结特性的内在机理。【方法】对上海和温州软黏土的原状样和重塑样开展不同固结压力下的次固结试验及相同孔隙比下的压汞试验,得到试样在对应固结压力下的次固结系数及孔径分布曲线。【结果】原状样的次固结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重塑样的次固结系数基本不受固结压力的影响。相同孔隙比下的原状样和重塑样在孔径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两者的次固结系数基本一致。但是,相同压力下的原状样和重塑样的次固结系数差值与孔隙比差值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结论】固结压力对原状样次固结系数具有重要影响,但对重塑样次固结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此外,相同压力下的原状样和重塑样的次固结系数差异,主要是结构性引起两种试样的孔隙比不同所致的,而孔隙结构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 应胜一陈波许四法许四法
- 关键词:软黏土次固结系数孔径分布孔隙比
- 武汉软土次固结特性及其演变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软土的次固结变形是导致建筑设施缓慢沉降的重要原因。为研究武汉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及其演变规律,对该地区的原状土应用分级加载方式进行多组一维次固结试验,分析荷载、超固结比以及试样结构性对该地区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采取公式推导、归一化处理、曲线拟合等方法研究次固结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荷载逐级增大,次固结系数(C a)先增大后减小。C a于先期固结压力附近达到峰值,试样天然结构被破坏;超固结比(OCR)越大,C a越小;受结构性变化影响,试样主次固结分界点有所不同。C a与压缩指数(C c)之比在试样天然结构性破坏前后分别为一定值。通过Power\,Allometricl两种数学模型分别迭代的方法,确定了幂函数-双曲线模型相关参数,结果显示模型能较好反映荷载大于100 kPa时试样的变形过程。
- 张义德孙红牛富俊
- 关键词:超固结比次固结系数
- 黏土矿物成份配比对其次固结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 2023年
- 矿物成份对黏土的次固结特性有较大的影响。针对高岭土、伊利土、蒙脱石及绿泥石,按照不同配合比z制备重塑黏土试样,并基于一维固结试验研究其次固结特性。大量试验结果表明:1)高岭土与伊利土所制备的黏土样,其次固结指数C_(α)会随伊利土的占比增加而变大;2)高岭土、伊利土与蒙脱石所制备的黏土样,次固结指数C_(α)随蒙脱石占比的增加而变大大;3)高岭土、伊利土、蒙脱石及绿泥石所制备的黏土样,次固结指数C_(α)随蒙脱石与绿泥石之和的占比增加而变大;此外,混合矿物的C_(α)/C_(c)都随在相应的单一纯矿物的C_(α)/C_(c)之间变化;所有的混合土样的次固结系数随矿物含量的变化规律都可以用相应的幂指数函数来表达。
- 季慧吴则祥
- 关键词:蒙脱石绿泥石矿物含量次固结系数
- 有机质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利用洞庭湖软土、高有机质含量泥炭土重塑有机质含量不同的试样,进行一维固结蠕变试验,测定其吸附结合水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确定吸附结合水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研究有机质含量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中的有机质含量越高,其吸附结合水含量越大,两者呈线性递增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关系计算式;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的关系曲线在结构强度附近有一个峰值点,在较大固结压力作用下,次固结系数可近似视为一不变的常数;随着土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次固结系数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在高应力水平下表现尤为明显,并探讨了其产生原因。研究成果对控制软土地区工后沉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贺建清王朦陈立国胡惠华陈秋南
- 关键词:软土次固结有机质结合水
- 生物酶改良有机质土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 有机质土分布广泛,当土体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时,采用诸如水泥、石灰等无机材料的传统改良方法对有机质土进行改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采用一种新型土壤固化剂生物酶对有机质土进行改良。通过一系列不同生物酶掺量、不同加载比的一维次...
- 张艺馨
- 关键词:有机质土次固结特性双曲线模型归一化
- 崇明岛东南部黏性土的结合水特征及次固结特性研究
- 上海市是我国的核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而随着上海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其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随着沿海城市建设及对外开放交流发展的需要,吹填造陆已成为主要的土地扩张方式。吹填土成陆后,自身的工程...
- 吕作俊
- 关键词:黏性土微观结构结合水次固结
- 结合水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结合水对软土的工程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结合水对软土次固结特性的影响机制,选取天津软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结合水的等温吸附试验及原状土和不同结合水含量下重塑土的固结蠕变试验。从结合水角度对原状土的固结蠕变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就结合水类型及含量对重塑土蠕变特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试验中90%相对湿度节点为土中强、弱结合水的界限,98%相对湿度节点为弱结合水和自由水的界限;相应的,土中强结合水吸附量为13.2%,弱结合水吸附量为22.6%;另外,水化中心的改变导致强结合水阶段吸-脱附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原状土固结蠕变过程中,当固结压力p>400 kPa后,土体的次固结受弱结合水控制,此时结合水排水比自由水困难许多,这是原状土次固结系数在400 kPa后开始逐渐减小的原因之一;原状土在整个固结蠕变过程中排出了12.1%的自由水和9%的弱结合水,没有强结合水排出。在强结合水范围内重塑土的次固结变形及次固结系数对结合水量的变化并不敏感,进入强、弱结合水共存状态后,结合水量对重塑土次固结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次固结变形量及次固结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加速增加的趋势,说明弱结合水是软土固结蠕变的主控因素。
- 吴谦毛雪松王常明
- 关键词:道路工程软土结合水固结蠕变次固结特性
- 洞庭湖软土次固结特性及工程应用试验研究
- 洞庭湖区域具有广泛存在的湖泊沉积相软土层,其具有压缩性强、天然含水量高、强度低等特征,工程性质较差,且相较于一般粘性土,表现出明显的蠕变特性。当选择该软土土层作为地基时,伴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很容易出现较大的沉降,或者存...
- 吴昊天
- 关键词:软土次固结系数水泥土结合水水泥搅拌桩
- 热力耦合作用下滨海软土的主次固结特性及力学模型
- 滨海地区涉热岩土工程在滨海软土场地产生热量,滨海土体升温形成温度场,由此对软土场地及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学者们近六十年的相关研究,土体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已有较深入认识。但是,关于滨海软土在热力耦合...
- 毛伟赟
- 关键词:软粘土超静孔隙水压力热固结热力学模型
- 长江口软土的次固结特性试验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2
- 2020年
- 对长江口淤泥质软土进行一系列固结实验,研究了荷载、超固结比、土性指标等对软土次固结系数的影响,得出了该区域软土的次固结特性及不同土层的次固结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次固结系数与荷载有关,且随着荷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稳;次固结系数与最大固结压力有关,且随着超固结比的增大而减小;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的比值近似为常数0.031;次固结系数与初始孔隙比及初始含水率呈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考虑主次固结同时发生的沉降计算方法,并通过所得次固结系数对横沙围堤进行了沉降预测,与现场监测吻合较好。所提出的计算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需要,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试验所得的相关参数及结论对研究长江口软土特性及后期工程的沉降预测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秦爱芳赵忠义孙德安林哲鑫
- 关键词:淤泥质软土次固结系数超固结比
相关作者
- 雷华阳

- 作品数:284被引量:1,51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真空预压 排水板 软土 土力学 蝴蝶结
- 丁小冬

- 作品数:11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 研究主题:次固结 次固结特性 软土 次固结系数 黏土
- 胡敏云

- 作品数:104被引量:5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护壁桩 基坑 复合土钉墙 深基坑 垃圾填埋场
- 肖斌

- 作品数:16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粉质黏土 蠕变模型 次固结特性 侧摩阻力 孔隙压力
- 李宾

- 作品数:15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软黏土地基 固结 吹填 场区 次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