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篇“ 横纹肌样脑膜瘤“的相关文章
- 横纹肌样脑膜瘤被引量:4
- 2001年
- 彭芳余心如
- 关键词:脑膜瘤横纹肌样病理学诊断
- 颅底横纹肌样脑膜瘤1例
- 2023年
-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以“间断性左侧额部疼痛1周余”为主诉于2021年11月2日入院。1周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左侧额部为著,呈间断性闷痛,每次持续2~3 h,休息后好转,无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症状。至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MRI平扫,提示左侧额叶团块影、左侧辐射冠异常信号,考虑肿瘤性病变、腔隙性脑梗死。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本院神经外科就诊,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收住院。
- 热米拉·艾海提陈思婷马婷婷沙娅·玛哈提张瑞丽
- 关键词:横纹肌样脑膜瘤颅底波谱分析
- 儿童脑室内横纹肌样脑膜瘤1例
- 2021年
- 横纹肌样型脑膜瘤(rhabdoid menigioma,RM)是脑膜瘤中较罕见的病理亚型,由PERRY等在1988年首次报告,为颅内恶性肿瘤且有较高的侵袭性[1]。我们收治1例儿童脑室内横纹肌样脑膜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10岁,因“进行性头痛头晕半年,走路不稳2月”于2021年1月15日入院。
- 谢民杨刚郑茂华
- 关键词:脑室横纹肌样脑膜瘤
- 颅内横纹肌样脑膜瘤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0年
- 横纹肌样脑膜瘤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肿瘤,恶性程度高,易于复发、转移,临床预后差。本文报道3例横纹肌样脑膜瘤患者,结合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明确。其中1例术后1个月死于大面积脑梗死,1例术后行放疗和(或)化疗后2年死于胸腔积液,1例术后至今仍存活(术后生存时间>25个月)。横纹肌样脑膜瘤的诊断需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术后行影像学定期随访十分必要,对手术未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建议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 王博仇宇宁王亚周靳腾龙崔丙周
- 关键词:横纹肌样脑膜瘤大面积脑梗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期随访临床预后
- 颅内横纹肌样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颅内横纹肌样脑膜瘤(RM)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RM患者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5例RM中,位于额部脑凸面1例,颞叶2例,枕叶1例,鞍旁1例。RM形态不规则4例,类圆形1例;边界不清5例,其中伴坏死囊变1例。肿瘤实质部分T1加权像(Tl WI)呈等信号5例,T2加权像(T2WI)呈等信号3例、稍低信号1例、混杂信号1例,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或稍高信号4例,增强扫描显示明显不均质强化4例。中度瘤周脑水肿1例,轻度瘤周脑水肿1例,硬膜尾征2例,骨质破坏并向颅外侵犯1例。5例光镜下肿瘤细胞均有横纹肌样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上皮膜抗原和波形蛋白均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S-100均阴性,Ki-67阳性率为10%~80%。结论颅内RM有一定的MRI及病理学特征,总结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 段芙红白洁张勇程敬亮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横纹肌样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 横纹肌样脑膜瘤并多处转移1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患者女,37岁。头晕,头痛1月,加重7天入院。血压130/80mmHg,心率78/min,神经系统查体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未见明异常。
- 杨丽
- 关键词:横纹肌样脑膜瘤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 横纹肌样脑膜瘤MRI表现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结合文献报道提高对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横纹肌样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9例。结果:本组病例女7例,男4例,均为单发,7例囊实性,4例实性,实性部分T1WI主要呈等信号,T2WI主要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主要呈低信号,T2WI主要呈高信号,增强扫描2例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内有坏死囊变区,6例有"脑膜尾征",5例瘤周可见迂曲血管且肿瘤内可见流空信号,6例瘤周见明显水肿区。病理显示肿瘤绝大部分由横纹肌母细胞样瘤细胞构成。瘤组织内常出现坏死、出血、血管增生。结论:横纹肌样脑膜瘤MRI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特征是肿瘤内或瘤周可见低信号流空影及瘤周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但因其缺乏特异性,最终确诊还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 唐文兵肖慧陈自谦
- 关键词: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 7例横纹肌样脑膜瘤临床特征与MR表现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M)的MRI特征性表现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7例(男3例,女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RM。结果 7例RM中,2例位于鞍旁,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枕叶,1例位于左侧额部颅板内外,1例位于右侧侧脑室。7例RM中,6例为实性,1例为囊实性。6例实性病灶中,3例呈等T1、等T2信号,2例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1例呈长T1、长T2信号;1例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6例实性病灶DWI(b=1000 s/mm2)1例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3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明显高信号;1例囊实性病灶DWI(b=1000 s/mm2)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高信号。1例实性病灶可见轻度瘤周水肿(水肿范围<1 cm),1例囊实性病灶周围见轻度瘤周水肿,余均未见瘤周水肿。1例实性病灶可见局部骨质肥厚并骨质破坏。增强扫描2例实性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余4例实性病灶呈不均匀强化,中心可见相对低信号未强化区;1例囊实性病变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RM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伴有瘤周水肿,可发生囊变、坏死,也可伴有骨质破坏。
- 李贝贝任翠萍程敬亮李莹肖翠萍林晨
- 关键词:横纹肌样脑膜瘤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 横纹肌样脑膜瘤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2例
- 2016年
- 目的分析并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habdoid meningioma,RM)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横纹肌样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取显微镜下全切除(SimpsonⅠ级)。复习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病例1于术后行放疗,随访1年肿瘤复发。病例2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1个月复查脑室内多发转移,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横纹肌样脑膜瘤术前诊断困难,首选显微手术治疗,但预后不佳。
- 宋志富夏祥国羊飞龙庞国银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 横纹肌样脑膜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横纹肌样脑膜瘤(RM)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例RM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RM患者平均年龄20.5岁,男女各半。受累部位:颅内3例,椎管内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颅压升高和神经系统压迫症状。光镜下肿瘤细胞呈横纹肌样特点,嗜酸性胞浆及偏位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EMA和Vim弥漫或灶状阳性,GFAP、HMB45和PR阴性。结论:横纹肌样脑膜瘤非常罕见,具有横纹肌样的细胞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是正确诊断横纹肌样脑膜瘤的重要依据。
- 岳颖李凤芝李德昌任力
- 关键词:横纹肌样脑膜瘤病理
相关作者
- 程敬亮

- 作品数:1,436被引量:5,064H指数:2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表现 磁共振 MRI诊断
- 张晓楠

- 作品数:42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磁敏感加权成像 玻璃体内 脑膜瘤
- 王斐斐

- 作品数:69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脑膜瘤 MRI表现 磁敏感加权成像 玻璃体内
- 张风光

- 作品数:24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T分期 玻璃体内 MRI表现 兔眼
- 任翠萍

- 作品数:237被引量:827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MRI诊断 MRI表现 早期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