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55篇“ 椎弓根螺钉技术“的相关文章
骨水泥强化椎弓螺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4年
骨质疏松症是造成脊柱术后内固定松动的重要原因,骨水泥强化椎弓螺钉(CAPSI)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提高椎弓螺钉稳定性的技术,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和翻修手术,包括骨水泥预填充传统螺钉技术和骨水泥强化空心侧孔椎弓螺钉技术。CAPSI技术可能引起骨水泥渗漏和肺栓塞,其适应证及技术要点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就CAPSI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关参考。
魏永存谢雁春轩安武顾洪闻郑滨廉壹王泽宁于海龙
关键词:骨水泥椎弓根螺钉骨质疏松症肺栓塞
改良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椎弓螺钉技术对融合节段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L4~5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模型研究双侧椎弓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BPS)和双侧改良皮质骨轨迹螺钉(bilateral modifie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BMCS)联合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据3具尸体腰椎标本,建立L1~S1椎体有限元模型。BPS-BPS(TT螺钉位于L4~5)、BPS-BMCS(TT螺钉位于L4,MCBT螺钉位于L5)、BMCS-BPS(MCBT螺钉位于L4,TT螺钉位于L5节段)和BMCS-BMCS(MCBT螺钉位于L4~5)植入有限元模型中。在400 N载荷和7.5 N·m力矩的屈曲、后伸、弯曲和旋转条件下,比较L4~5节段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以及内固定系统、融合器和连接棒的峰值应力。结果BMCS-BPS组在旋转工况下ROM以及融合器、内固定系统和连接棒峰值应力均小于BPS-BPS组、BPSBMCS组、BMCS-BMCS组。BPS-BMCS组和BMCS-BPS组较BPS-BPS组显著降低了弯曲、旋转工况下L4~5节段ROM,较BMCS-BMCS组显著降低了旋转工况下L4~5节段ROM。BPS-BMCS组和BMCS-BPS组在弯曲工况下较BPS-BPS组和旋转工况下较传BMCS-BMCS组显著减少融合器沉降的风险。BPS-BMCS组和BMCS-BPS组较BPSBPS组、BMCS-BMCS组显著降低了弯曲、旋转工况下连接棒断裂失效的风险,且增强了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结论PLIF联合BPS-BMCS和BMCS-BPS固定技术,可为人体在弯曲和旋转时可提供较好的内固定系统稳定性、椎体稳定性以及较低的融合器沉降和连接棒断裂风险,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肖扬王轶希张瑞张涛阿卜杜萨拉木·托合提陈琪豪木再帕尔·买吐送帕尔哈提·热西提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
应用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中远期疗效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应用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伴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是否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螺钉技术分为强化组(椎弓螺钉固定时采用钉道骨水泥强化,22例)、对照组(椎弓螺钉固定时未采用骨水泥强化,23例)。强化组男9例,女13例;年龄70~91岁,平均78.68±7.12岁;病程1.1~3.8年,平均2.39±0.71年。对照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70~89岁,平均77.73±5.83岁,病程0.8~3.3年,平均2.38±0.67年。随访36~69个月,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椎弓螺钉松动发生率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善率。结果:强化组手术减压1~2个节段,固定融合6~9个节段,行SPO截骨14例、PSO截骨8例,手术时间221±32min,出血量939±113mL。对照组手术减压1~3个节段,固定融合6~8个节段,行SPO截骨16例、PSO截骨7例,手术时间209±36min,出血量979±111mL。强化组1例、对照组2例出现脑脊液漏,给予术中修补硬膜、严密缝合切口及术后头低脚高体位等处理。两组的减压节段(t=1.785,P=0.081)、融合节段(t=0.922,P=0.362)、手术时间(t=1.162,P=0.252)、出血量(t=1.193,P=0.239)及脑脊液渗漏并发症(χ^(2)=0.311,P=0.577)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无切口感染、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引起神经症状的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螺钉松动率强化组0%(0/268),对照组18.6%(45/242),两组对比螺钉松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57,P=0.000);后凸畸形矫正率强化组(73.27±9.78)%、对照组(55.96±11.31)%。两组后凸矫形率对比有显著差异性(t=5.480,P=0.000);VAS改善率强化组(67.94±14.72)%、对照组(74.29±13.18)%,两组VAS改善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性(t=1.526,P=0.134);ODI改善率强化组
李玉伟李修智王海蛟潘传红崔巍严晓云
关键词:骨质疏松后凸畸形椎弓根螺钉
有限元模型分析腰椎改良皮质骨轨迹技术联合传统椎弓螺钉技术生物力学性能
目的:几十年来,传统椎弓轨迹(traditional trajectory, TT)技术一直是腰椎手术中的首先内固定方式,但椎弓螺钉周围的松质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变,这与术后螺钉松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皮质骨轨迹(...
阿拉法特·卡哈尔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
经皮椎弓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共平面置钉导向器设计与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23年
背景: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是临床上治疗椎体骨折的常用微创手术,该手术的关键步骤是穿刺定位和准确置钉,对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目的:设计一种用于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术的共平面置钉导向器,并观察它在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拟采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置钉技术;研究组采用共平面置钉导向器辅助置钉技术,比较两组的置钉与手术情况、近期矫形与复位效果以及远期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矫正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置钉共平面率高(均P<0.05);②术后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术后1,3,6个月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至末次随访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ODI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丢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④结果说明,自制的共平面置钉导向器应用于微创经皮椎弓螺钉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螺钉置入准确率、减少放射线暴露和缓解疼痛等方面具有优势,利于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周昌俊龙胜利邹伟肖杰龙浩冯明星张洋刘杰曾仲韦
关键词: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导向器胸腰椎骨折
钉道植骨强化椎弓螺钉技术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钉道植骨强化椎弓螺钉技术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椎弓螺钉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钉道植骨强化椎弓螺钉技术进行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患者躯体功能和疼痛的改善情况。术后随访1年,分析伤椎后凸Cobb角、椎体中线高度及椎体前缘高度;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53.56±4.95)ml和(26.94±2.75)min]明显高于观察组[(33.60±5.46)ml和(20.44±3.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50、10.510,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优良率[68.75%(33/49)]明显低于观察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3.79±1.14)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94±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8,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ODI评分[(31.04±4.28)分]明显高于观察组[(25.98±3.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4,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治疗前伤椎后凸Cobb角[(22.81±4.27)°]明显高于观察组[(16.9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2,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椎体中线高度[(14.43±2.06)mm]明显高于观察组[(19.85±2.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30,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椎体前缘高度[(14.21±1.80)mm]明显低于观察组[(18.85±2.7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1,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生发生率[6.25%(3/48)]明显高于观察组[20.83%(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5)。结论钉道植骨强化椎弓螺钉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可降低患者疼痛,改�
方世兵殷俊李明恒陈勤曾芳俊陈荣春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疼痛
可膨胀椎弓螺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2年
骨质疏松患者椎弓螺钉固定术后出现螺钉松动、位移甚至拔出的可能性较大。为提高稳定性,学者们使用了增加螺钉长度及直径、使用骨水泥强化、使用皮质骨螺钉等提高螺钉固定稳定性,而可膨胀椎弓螺钉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使用率逐渐上升。本文从螺钉设计、组织学分析、生物力学试验、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可膨胀椎弓螺钉技术,并简要介绍新型可膨胀椎弓螺钉及微创技术
庄严宫明智
关键词:骨质疏松微创技术
微创经皮椎弓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2),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复位椎弓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采用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折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做出评价。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与术前相比VAS评分、ODI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在术后各个时间节点,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各个随访时间点的椎体局部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螺钉技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较传统开放手术更适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治疗。
郑周海鲜思平付福建宋飞娄方练
关键词:微创椎弓根螺钉椎体爆裂骨折
寰椎椎弓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寰椎椎弓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效果。方法:检索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文献,收集相关术式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508例患者。椎弓技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植骨融合率(均P<0.01),但术后VAS评分不及其他术式(P<0.01),JOA评分效果相当(P=0.20)。结论:寰椎椎弓技术在术中指标评价上优于其他术式,术后疼痛评价不及其他术式,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相当。该结论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李文浩张刘波何昆王好孟兰萱张坤谭明生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META分析
可透视定位板辅助下经皮椎弓螺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胸腰段骨折(TF)多由外界暴力造成,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发生率占脊柱骨折的70%以上^([1])。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出现较多后遗症,如慢性疼痛、驼背等。随着微创理念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逐步应用于脊柱骨折治疗之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以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2])。
徐升方灵高徐礼华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相关作者

郝定均
作品数:1,074被引量:3,820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腰椎 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
贺宝荣
作品数:596被引量:2,504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脊柱骨折 胸椎 椎体成形术 腰椎 外科治疗
刘团江
作品数:354被引量:1,234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脊柱骨折 胸椎 椎弓根螺钉 颈椎 手术治疗
郭华
作品数:249被引量:1,031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
许正伟
作品数:127被引量:751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颈椎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