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篇“ 椎体病变“的相关文章
C臂透视引导下骶骨成形术治疗骶1椎体病变
2024年
目的:评价C臂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入路行骶骨成形术治疗骶1椎体病变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无锡市人民医院17例C臂透视引导下行经皮骶骨成形术治疗骶1椎体病变的患者资料,定期评价术后1年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7例骶1椎体成形术均获成功,穿刺点棘突旁开平均距离(4.5±0.5)cm,骨水泥(3.8±1.1)mL/节。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7.47±1.33)分,术后1d(3.06±1.15)分,术后7d(2.69±0.48)分,术后1个月(2.63±0.62)分,术后6个月(2.81±0.54)分,术后1年(2.79±0.70)分。术后CT证实1例骶管渗漏,2例椎间盘渗漏,均无临床症状,无穿刺路径损伤相关并发症。结论:C臂透视引导下经椎弓根入路行骶骨成形术治疗骶1椎体病变技术安全可行,近期止痛效果显著。
查杨孙飞虎王春新
关键词:C臂
一种椎体病变组织病灶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体病变组织病灶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属于病灶提取技术领域。一种椎体病变组织病灶提取装置,包括取样管,还包括:升降设置在所述取样管内的第二取样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取样杆底部的膨胀器,所述膨胀器上设置有用于...
曹勇金宇鑫段春岳吴天定李成军秦天胡建中
18F-FDG PET/CT诊断椎体病变的应用价值:与MRI对比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在椎体良、恶性病变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MRI对比。方法:回顾性搜集2014年12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先后行MRI、^(18)F-FDG PET/CT检查以脊柱椎体病变为主的87例患者资料,通过活检、术后病理或随访及相关影像检查获得最终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显像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是否存在差异。分别计算并比较良、恶性组的SUVmax,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患者年龄20~92岁,44例为恶性,43例为良性。PET/CT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MRI(95.5%vs.79.5%,94.7%vs.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方法准确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MRI为0.85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77,P=0.239)。椎体恶性组的SUVmax为8.71±4.59,高于良性组的6.04±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区分恶性组和良性组的诊断效能中,SUVmax的AUC为0.711。结论:^(18)F-FDG PET/CT作为MRI的有力补充,对于椎体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有助于病变精确诊断。
王彤孙洪赞张军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椎体SUVMAX
椎体强化技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椎体强化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所致溶骨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手术对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手术对脊髓损...
王玉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脊髓损伤
椎体病变 脊柱肿瘤介入新技术
本书是一本易于查阅的指南,描述了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椎体病变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更少,减少了麻醉的风险,并降低了成本。全书提供了清晰的CT和X线片引导技术,用于脊柱不同区域的椎体增强,以及通过低温消融、射频消融...
椎体强化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椎体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3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椎体病变患者通过经皮椎体强化手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治疗后...
宋志颖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椎体强化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不可治愈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易引起骨骼病变致病理性骨折,椎体病理性骨折最常见。目前治疗目的主要是减少患者疼痛和促进功能恢复。近年来椎体强化术逐渐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变。本文就椎体强化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王瑞灯贾璞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脊柱单椎体病变158例影像学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脊柱单椎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此类疾病的认知及疾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8例脊柱单椎体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病灶骨质破坏形式、内部密度及信号特点、边缘有无硬化、边界是否清楚、有无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椎间盘有无受累等。结果原发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100例,转移瘤25例,感染性病变33例。男87例,女71例,发病年龄5~76岁,平均(46.3±7.2)岁。良性骨肿瘤13例,占8.23%,良性肿瘤样病变11例,占6.96%;中间型骨肿瘤21例,占13.29%,中间型肿瘤样病变4例,占2.53%;恶性骨肿瘤76例,占48.10%;感染性病变33例,占20.89%。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分别以骨软骨瘤和纤维结构不良最常见,中间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分别以骨巨细胞瘤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最常见,恶性骨肿瘤以转移瘤、孤立性浆细胞瘤最常见,感染性病变以结核最常见。良性病变通常没有或仅有轻度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常伴硬化边,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中间型及恶性病变通常表现为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骨膜反应,此外,恶性病变往往边界不清。感染性病变区别于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最显著的特点是累及邻近椎间盘。结论脊柱单椎体病变具有一定规律,掌握其特点有助于良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与感染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王筱璇马晓文张玉婷贺雁李海燕
关键词:脊柱肿瘤影像学
椎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单椎体病变的疾病范围广、缺乏特异性,是影像诊断的难题。评估单椎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总结单椎体病变的影像诊断思路,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单椎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观察病变的发病部位、骨质破坏的类型及特异性征象。结果:30例单椎体病变中,肿瘤性病变23例(其中良性肿瘤6例,包括血管瘤2例,纤维结构不良2例,神经纤维瘤1例,骨样骨瘤1例;中间型肿瘤6例,包括骨的巨细胞肿瘤3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恶性肿瘤11例,包括浆细胞骨髓瘤2例,淋巴瘤1例,脊索瘤5例,转移瘤3例),非肿瘤性病变7例(外伤2例,骨质疏松2例,骨结核1例,布氏杆菌感染1例,慢性炎症1例)。特定的病变有其特定的好发部位及特异性征象,骨质破坏类型与病变良恶性有一定相关性,临床资料对于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结论:准确把握不同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特异、辅助性征象,遵循一定的诊断逻辑思路,有助于提高单椎体病变的影像诊断准确性。
郑治强李险峰王阳
关键词:影像诊断病变椎体
一种脊柱椎体病变组织取活检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椎体病变组织取活检器,外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外筒外侧的下侧位置分布有螺纹,推杆的下侧与锥头装配在一起,推杆的上端装配有推柄,推柄为圆盘形结构,通过在旋盘上添加橡胶垫来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该设计有效...
武佳奇

相关作者

徐霖
作品数:170被引量:548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 DSA
李小力
作品数:43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穿刺 DSA 介入放射 椎间盘突出症 压缩性骨折
周选民
作品数:117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
研究主题:DSA 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 经皮穿刺 压缩性骨折
黄杰
作品数:48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对比剂 护理 磁共振成像 介入性 CT
沈艳
作品数:21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多层螺旋CT 急性心肌梗死 CT双期扫描 胸腺瘤 脊柱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