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69篇“ 椎体压缩“的相关文章
一种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用螺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脊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用螺钉,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骨科螺钉包括依次连接的头端、螺纹段和连接端,头端为弹性材质件且端部设置有圆弧倒角面,螺纹段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螺纹。相比传统骨科螺钉其头端设计成较为...
刘朝旭
椎体压缩骨折PVP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调查总结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后,影响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生术后残余疼痛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360例行PVP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时段2019年3月至2023年2月时段内),开展回顾性分析。将术后2月疼痛数字评分法(NRS)≥6分患者纳入术后残余疼痛组,将术后2月NSR评分<6分患者纳入无术后残余疼痛组。对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对PVP术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生残余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方法使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PVP术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8例出现残余疼痛,发生率13.33%。单因素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筋膜损伤、术前骨密度、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注入量、腰部损伤史、术后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手术入路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得知,年龄70岁及以上、伴有筋膜损伤、术前骨密度低于-3.5g/m2、发生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分布呈O型、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5mL及以上,均是影响PVP术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生残余疼痛的因素(P<0.05)。结论 PVP术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发生残余疼痛的因素较多,应结合此类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吕东升王轶闫立平田峰边文超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医治疗进展
2025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常见并发症,常表现为腰背部剧烈的疼痛及腰部活动受限。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与手术两大类。中医保守疗法通过整复手法、外固定、功能锻炼、中药内服及其他中医疗法等方式治疗OVCF,具有风险小、经济适用性强、整体治疗等优势。本文汇总中医治疗方法,以期对OVCF的保守治疗提供参考。
沈耀栋孟祥奇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整复手法外固定功能锻炼中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2025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临床上较为常见,当保守治疗难以缓解病人症状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临床上两种经典术式,疗效确切,广泛应用于OVCF的治疗,但是这两种手术一直存在骨水泥渗漏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射频镇痛技术的发展,脊神经后支射频消融联合神经阻滞(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RFNB)应用于OVCF的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对某些特殊形态OVCF,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对于临床医师而言,应该注重OVCF病人个体差异,从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加强OVCF病人术后康复及护理,并对现有技术不断改进,为OVCF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这4种微创手术治疗OVCF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从而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张雪轩鄢毅邹欢陈子明尹青华钟凯曾琳钰张学学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一种用于椎体压缩骨折的3D打印穿刺导板及其定位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3D打印的椎体压缩骨折穿刺导板,旨在提升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定位准确性、操作效率和安全性。传统导板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定位不准、导板易错位等问题,尤其在背部皮肤滑动性强且无明显定位标志的情况下。为解决这...
论海隆张钰王林
椎体成形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转移癌致椎体压缩性骨折
2025年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微波消融(MWA)治疗转移癌致椎体压缩性骨折(VCF)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转移癌致VCF患者,其中77例共105节椎体接受MWA联合PVP(A组)、35例共68节椎体接受单纯PVP(B组)。记录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对比治疗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每日吗啡消耗量(DMC)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观察局部肿瘤复发率。结果MWA及PVP技术成功率均为100%。A组12例(12/77,15.58%)、B组19例(19/35,54.29%)见骨水泥渗漏,A组低于B组(P<0.001);未见其他并发症。治疗后1周及1、3、6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DMC和ODI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01);A组治疗后3及6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低于B组(P均<0.01),A组治疗后6个月DMC及ODI均低于B组(P均<0.01),其余各时间点组间疼痛VAS评分、DMC及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A组[17.14%(18/105)]病变局部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32.35%(2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PVP联合MWA治疗转移癌致VCF可减少并发症、延长疼痛缓解时间,且短期局部控制肿瘤效果更佳。
邱媛媛邢超袁倩倩张开贤张旭升
关键词:骨折压缩性椎体成形术微波消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腰背筋膜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骨密度、术后感染、邻近椎体再骨折以及腰背筋膜水肿可能是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痛的危险因素。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腰背筋膜水肿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腰背筋膜水肿对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2022年2-10月收治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的20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前MRI结果分为无腰背筋膜水肿组(n=84)和腰背筋膜水肿组(n=120)。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骨密度、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及血沉)水平、骨折压缩程度、是否有陈旧性压缩性骨折及骨折数量、是否合并腰椎不稳等疾病、日本老年人独立评分等术前资料,术后随访记录新发椎体骨折部位数量及目测类比评分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腰背筋膜水肿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危险因素是否具有相关诊断意义。结果与结论:①年龄、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数量、日本老年人独立评分以及是否合并腰椎不稳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发生腰背筋膜水肿的危险因素,4个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分别为2.76,1.70,2.56及4.74;②将术后1个月时的目测类比评分4分作为区分术后残余痛的阈值,腰背筋膜水肿组共有31例存在术后残余痛,无筋膜水肿组仅有8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筋膜水肿组患者术后1个月目测类比评分(2.12±1.35)明显高于无筋膜水肿组(1.67±1.0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提示年龄、日本老年人独立评分、陈旧性压缩骨折数量及合并有腰椎不稳等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腰背筋膜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腰背筋膜水肿是患者椎体成形术后腰背部残余痛的危险因素。
陈浩吴丕根滕嘉麒张亮冯新民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LOGISTIC回归分析
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骨水泥注入防渗漏规划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骨水泥注入防渗漏规划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骨水泥注入防渗漏规划方法,包括:获取患者的脊柱CT图像;基于脊柱CT图像进行识别和分割,得到脊柱椎体压缩...
刘星宇张逸凌
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的修复策略:一项病例分析
2025年
背景: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脊柱和骨盆矢状位参数存在不同程度改变,将导致全脊柱/腰椎矢状面发生失平衡和再平衡。如果初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发展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目的:观察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9例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PVP)术后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8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骨科收治的陈旧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骨不连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术椎再骨折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行再翻修治疗,同时规律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康复训练。出院前及随访时复查患者的腰椎X射线平片及三维CT检测结果,评价骨水泥弥散情况,记录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Roussouly腰椎功能分型变化。结果与结论:①9例患者术后随访时均未发生神经损伤、感染、骨水泥椎管内渗漏、肺栓塞及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手术并发症,均未发生骨水泥相关的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术后2年感染COVID-19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②术椎再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翻修术前,末次随访经皮椎体成形翻修术后患者Roussouly腰椎功能分型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测量术椎椎体高度变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意义。③上述结果提示,对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骨折骨不连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患者而言,适量骨水泥注入和有效骨水泥弥散具有明显缓解术后疼痛作用,规律抗骨质疏松和术后有效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
赵星丞王军陆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成形应力集中区
骨填充网袋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采用骨填充网袋技术治疗61例OVCF患者的资料。手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胸腰背部疼痛程度。术前和末次随访进行CT检查,测量病椎压缩部位的最低点高度和椎体前缘高度,并计算高度比值。结果6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平均(21.59±7.21)个月。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23.0±10.5)min。除1例患者(1.64%)出现骨水泥渗漏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病椎压缩最低点高度和高度比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填充网袋技术治疗OVC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柯荣军朱骏刘红飞宦诚于中华孟祥宇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相关作者

杨惠林
作品数:1,587被引量:8,940H指数:4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成形术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水泥
梁德
作品数:502被引量:1,912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
张顺聪
作品数:307被引量:1,125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
江晓兵
作品数:402被引量:1,560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强化 骨水泥
郝定均
作品数:1,074被引量:3,826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腰椎 手术治疗 胸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