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57篇“ 植物源农药“的相关文章
植物农药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概述了植物农药特点、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徐芬芬叶利民王爱斌李朋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
植物农药被引量:2
1997年
在发展种植业中,病害、虫害是不可避免的限制生产的因素,而农药对保产、增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开发植物农药的紧迫性 农药按其来可分为生物、矿物、化学合成三大类。其中矿物农药种类少,发展前途不大,不少国家目前正在大量生产和应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农药有其高效的一面,可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时发挥重要作用,但它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程贯召
关键词: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农药
新疆南疆枣瘿蚊发生动态调查与防治植物农药筛选
2025年
【目的】枣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 Jiao&Bu)是危害红枣的一种重要害虫,通过实地调查明确枣瘿蚊的发生动态,确定防治的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筛选适用于防控枣瘿蚊的植物农药,为枣瘿蚊的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22-2023年定点定期调查南疆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枣园枣瘿蚊的发生动态。以5种植物农药为材料,以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为化学农药对照,以枣瘿蚊为靶标,采用浸虫法测定6种农药对枣瘿蚊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筛选室内毒力效果较好的植物农药进行田间效试验,筛选出适合枣瘿蚊防控的植物农药品种。【结果】2022-2023年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枣园枣瘿蚊幼虫均于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发生高峰期均为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防治关键时间节点为5月初和6月初。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植物农药对枣瘿蚊均有较强的毒力,其中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枣瘿蚊24 h的致死中浓度(LC 50)分别为5.357和4.554 mg/L,与化学农药对照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938 mg/L)毒力相当。田间效试验结果表明,给后7 d,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400倍稀释液处理对枣瘿蚊的防效均在65%以上,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推荐剂量处理的防效相当,可作为防控枣瘿蚊的替代生物农药。【结论】新疆南疆枣园枣瘿蚊集中发生在5月上中旬和6月上中旬,防治关键时间节点为5月初和6月初,可选用植物农药0.3%苦参碱水剂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400倍液防控枣瘿蚊。
李毅肖莉娟王凡王晶晶吴华冯俊涛
关键词:枣瘿蚊植物源农药室内毒力田间防效
几种植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对蚜虫的减量增效作用
2025年
为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建立蚜虫绿色防治技术。本研究以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为供试昆虫,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了3种植物农药和3种化学农药的联合杀虫活性,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及最佳配比,并进一步开展了田间效评价。结果显示,0.3%苦参碱AS等6种农药均对苜蓿蚜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以单剂的致死中浓度按比例混合,筛选出4组混用增效组合,其中苦参碱与氟啶虫胺腈7:3混用、苦参碱与吡虫啉6:4混用、苦参碱与啶虫脒7:3混用、川楝素与啶虫脒5:5混用,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4.72、139.84、135.82和123.61;在上述最佳配比下,0.3%苦参碱AS(835g/hm^(2))与22%氟啶虫胺腈SC混用(1.5 g/hm^(2))、0.3%苦参碱AS(590 g/hm^(2))与70%吡虫啉WDG混用(10 g/hm^(2))、0.3%楝素SL(500 g/hm^(2))和20%啶虫脒SP混用(3.6 g/hm^(2)),对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后7 d的防效分别达87.10%、87.07%和88.10%,与推荐剂量相比,混用组合中化学农药用量分别减少了98.75%、73.33%和97.00%,植物农药分别减少了74.95%、82.30%和85.00%。可见,上述混用组合对蚜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效,且显著降低了化学农药的用量,为蚜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李伟佳陈平强丁文伟徐婉婷张斌吴华马志卿
关键词:植物源农药化学农药苹果黄蚜绿色防控
一种能够有效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农药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型植物农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治美国白蛾的植物农药微胶囊及制备方法,所述微胶囊以秦皮乙素为原,明胶为壁材,壁材浓度3%,芯壁比(W/W)1:5,硫酸钠浓度20%,反应温度50℃,搅拌速...
严善春姜礅岳伏森
植物农药萜烯醇对3种作物病害的毒力与防治效果研究
2025年
为探讨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萜烯醇对番茄早疫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的防治作用,本研究通过盆栽法和半田间试验,测定了萜烯醇对3种作物病原菌的毒力,并在四川开展2 a田间效试验监测其防效。结果表明,萜烯醇对番茄早疫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17.1、27.6、10.1μg/mL;9%萜烯醇乳油有效用量45~135 g/hm^(2)防治番茄早疫病和草莓白粉病,有效用量90~180 mg/kg防治葡萄白粉病,最佳防效分别为86.0%、79.9%、84.9%,且对作物安全。田间高剂量萜烯醇防效与对照化学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差异不显著,显著优于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植物农药萜烯醇对3种作物病害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田间防效,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赵霞周玉惠李婷李靖杨旎吴春先
关键词:萜烯醇番茄早疫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
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农药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农药制备方法。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烘干、粉碎、提取物的层析提取、提取物的微波辅助提取、提取物的溶剂萃取法提取、浓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以及植物农药...
陈慧丽杨芳宁鞠瑞亭金斌松
一种高效抗蝗虫的植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适用于农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抗蝗虫的植物农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植物活性成分30‑40份、乙醇30‑50份、乳化剂5‑20份、稳定剂1‑5份、表面活性剂0.5‑5份、pH调节剂0.1‑1份;其中,所述植...
赖作旺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植物农药开发研究进展
2024年
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随着入侵植物开发热度不断提高,薇甘菊在植物农药方面的开发应用也成为目前研究热点。研究从农作物虫害防治、农作物病毒真菌和线虫防治以及其他农业防治应用3个方面,综述了薇甘菊作为植物农药的开发研究现状。结果显示:在农作物虫害防治中,多种薇甘菊提取物对粮食作物虫害(如褐飞虱等)、果蔬作物虫害(如小菜蛾幼虫、甘蓝蚜、黄曲条跳甲、菜粉蝶幼虫等)、经济作物虫害(如假眼小绿叶蝉、椰心叶甲等)和花卉害虫(如月季长管蚜)等有驱避、毒杀和拒食的效果或作用;在农作物病毒真菌及线虫防治中,多种薇甘菊提取物对粮食作物病菌(如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大斑病等)、果蔬作物病菌(苹果炭疽病、辣椒疫霉病、南瓜枯萎病等)、经济作物病菌(烟草花叶病毒、棉花立枯病等)具有抑菌杀菌作用,对线虫(南方根结线虫、松材线虫等)有毒杀效果;在农业防治的其他应用研究中,发现薇甘菊的化感物质和次生代谢物具有除草和防治外来入侵生物的应用潜力。对具备广谱性的薇甘菊提取物种类和防治对象种类进行了总结。研究展望了薇甘菊植物农药的开发前景,提出了研究方向的建议,旨在为中国薇甘菊植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参考依据。
管云钱凌寒李慎磊戴明华张学忠宋侦东崔灿林小军
关键词:薇甘菊植物源农药农业防治外来入侵植物
四种助剂对防治褐飞虱的植物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毒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橙皮精油(orange peel essential oil,OPEO)、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卵磷脂及马来酸二乙酯(diethyl maleate,DEM)4种助剂对植物农药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G)毒力的影响,筛选出有增效作用的助剂,将其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桶混助剂。【方法】利用稻苗浸渍法和连续浸液法评价印楝素及添加助剂OPEO、GABA、卵磷脂或DEM后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印楝素(20 mg a.i./L)及添加助剂处理后,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3种酶活性;测定添加助剂后对印楝素液(40 mg a.i./L)与水稻叶片接触角的影响。【结果】稻苗浸渍法处理后96 h,添加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胃毒性毒力显著增强,增效比为1.512;连续浸液法处理后72 h,添加OPEO或DEM使印楝素对褐飞虱3龄若虫内吸性毒力显著增强,其增效比分别为1.486及1.560;添加OPEO或DEM分别使褐飞虱3龄若虫体内GST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分别降低69.4%和65.5%;添加DEM使CarE活性比印楝素单剂处理降低88.2%;添加OPEO或DEM后,印楝素液液滴与水稻正面叶片的初始接触角从110°分别降至64.5°或67.9°。【结论】添加OPEO或DEM能明显提高印楝素对褐飞虱的毒力,提高印楝素液在水稻叶片上的润湿性。因此,将OPEO或DEM作为1%印楝素WG防治褐飞虱的桶混助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常向前吕亮郑正安王晶邓颍骏杨小林王佐乾张舒
关键词:褐飞虱植物源农药毒力解毒酶

相关作者

马志卿
作品数:235被引量:1,438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植物源农药 粘虫 杀虫活性 松油烯-4-醇 雷公藤
张兴
作品数:582被引量:5,385H指数:42
供职机构:教育部
研究主题:杀虫剂 杀虫活性 抑菌活性 粘虫 雷公藤
徐晖
作品数:36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植物源杀虫剂 植物源农药 川楝 川楝素 鬼臼毒素
冯俊涛
作品数:349被引量:2,818H指数:28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抑菌活性 粘虫 雷公藤 杀虫活性 植物源杀菌剂
代光辉
作品数:190被引量:511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杀螨剂 植物提取液 化学农药 提取物 朱砂叶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