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0篇“ 植物化学成分“的相关文章
植物化学成分
本书介绍植物化学概论、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程序、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等,并给出了同步思考题。
陈业高主编
关键词:植物化学成分
木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025年
木槿属(Hibiscus Linn)植物隶属于锦葵科(Malvaceae),全世界约22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属中许多植物作为传统药物广泛使用,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和三萜,黄酮类以及酚类等。除此之外,还有甾体、香豆素、木脂素、有机酸以及酯类等。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木槿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衰老、降血压以及降血脂等活性。本文综述了近五年国内外木槿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木槿属植物的后续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王升志张小坡张嘉欣朱虹董琳陈旭阳李祎莹李国玉陈德力
关键词:木槿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虎眼万年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5年
虎眼万年青属(Ornithogalum)植物为百合科(Li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虎眼万年青属植物中研究较多的为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caudatum)、桑多斯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saundersiae)、白花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thyrsoides)。虎眼万年青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分离的化学成分有200多种,主要包括皂苷类、多糖类、黄酮类、萜类和生物碱类等。其中以皂苷类成分种类最多,其次为挥发油成分,多糖类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虎眼万年青属植物药理作用广泛,主要有抗肿瘤、保肝护肝、抗氧化、增强免疫以及降血糖等作用。本文对虎眼万年青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虎眼万年青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刘彤赵雪亮
关键词:虎眼万年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5年
菊属植物隶属于菊科春黄菊族菊亚族,是一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菊属植物共有17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药用价值较高。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种类繁多,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聚炔类、生物碱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且有抗肿瘤、抗炎、抑菌、抗过敏、抗氧化、抗病毒、抗痛风等多种药理活性。菊属植物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研究局限于菊花和野菊,对其余菊属植物的研究开发较少。从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2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安琬青沈彤罗雅丹张嘉怡欧小文周巧巧周叶兵张蕾张蕾
关键词:菊属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博落回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2025年
罂粟科博落回属(Macleaya R.Br.)包括博落回M.cordata(Willd.)R.Br.和小果博落回M.microcarpa(Maxim.)Fedde 2种药用植物,皆含有生物碱、挥发油、苯丙素、萜、甾体等类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对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与应用较为集中,可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医药领域,也可用于抗菌、抗炎、杀虫等农药、兽药领域。生物碱类成分是博落回属植物质量控制的常用标志物,对该类成分的常用分析方法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近15年(2009—2023年)在博落回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方法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博落回属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李瑞陈义莲彭婧媛何静胡赛翔李安平王瑞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商陆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025年
商陆属植物是商陆科最大的属,药用资源丰富,具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解毒散结的功效。商陆属植物最主要的是三萜类及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含有多种如三萜类、三萜皂苷类、多糖类、抗病毒蛋白类、黄酮类等活性成分。以相关文献为依据,对商陆属的化学成分研究按照结构类型和部位进行分类,并对部分生物活性进行整理归纳,为商陆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马慧颖王杨
关键词:化学成分萜类
睡莲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5年
睡莲属植物隶属睡莲科,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外观绚丽,常被作为观赏性植物栽培.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睡莲属植物不仅具有观赏、食用、制茶等传统使用历史,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药物研发潜力.其植物化学研究发现,睡莲属植物成分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和多酚类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其次含有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神经保护、降血糖、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发挥主要功效的成分是黄酮类、多酚类.通过查阅前人研究,对睡莲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梳理归纳及总结,以此为睡莲属植物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后续的药效研究阐明物质基础.
肖双徐伊宁王凯航贺昌英耿江南苗静李金耀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Multi-target inhibition property of Persicaria hydropiper phytochemicals against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via molecular docking,dynamics simulation,and ADMET analysis
2025年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tibacterial potential of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Persicaria hydropiper(L.)(P.hydropiper)against bacterial virulence proteins through molecular docking(MD)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Methods Six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P.hydropiper were investigated:catechin(CAT1),hyperin(HYP1),ombuin(OMB1),pinosylvin(PSV1),quercetin 3-sulfate(QSF1),and scutellarein(SCR1).Their binding affinities and potential binding pockets were assessed through MD against four bacterial target proteins with Protein Data Bank identifiers(PDB IDs):topoisomerase IV from Escherichia coli(E.coli)(PDB ID:3FV5),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gyrase ATPase binding domain(PDB ID:3U2K),CviR from 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C.violaceum)(PDB ID:3QP1),and glycosyl hydrolase from 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PDB ID:5BX9).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MDS)were performed on the most promising compound-protein complexes for 50 nanoseconds(ns).Drug-likeness was evaluated using Lipinski's Rule of Five(RO5),followed by 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and toxicity(ADMET)analysis using SwissADME and pkCSM web servers.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evaluated through disc diffusion assays,testing both individual compounds and combinations with conventional antibiotics[cefotaxime(CTX1,30μg/disc),ceftazidime(CAZ1,30μg/disc),and piperacillin(PIP1,100μg/disc)].Results MD revealed strong binding affinity(ranging from-9.3 to-5.9 kcal/mol)for all compounds,with CAT1 showing exceptional binding to 3QP1(-9.3 kcal/mol)and 5BX9(-8.4 kcal/mol).MDS confirmed the stability of CAT1-protein complexes with binding free energies of-84.71 kJ/mol(5BX9-CAT1)and-95.59 kJ/mol(3QP1-CAT1).Five compounds(CAT1,SCR1,PSV1,OMB1,and QSF1)complied with Lipinski's RO5 and showed favorable ADMET profiles.All compounds were non-carcinogenic,with CAT1 classified in the lowest toxicity class(VI).In antibacterial assays,CAT1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activity against both gram-positive bacteria[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eumoniae),S.aureus,and Bacillus cer
Golak MajumdarShyamapada Mandal
关键词:PHARMACOKINETICS
百合鳞茎营养素与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4年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兼具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其可食用或药用部位一般为鳞茎。近年来,百合鳞茎作为一种特色蔬菜,受到消费者青睐。本文重点从不同品种视角对百合鳞茎进行了分析,首先归纳了碳水化合物(包括活性多糖)、蛋白质及氨基酸、脂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详细构成,进一步总结了其甾体皂苷(包括螺甾烷醇、异螺甾烷醇、变形螺甾烷醇、呋甾烷醇类)、酚酸类(包括单聚酚酸、酚酸甘油酯和苷类)、黄酮类(包括黄酮醇、黄烷醇、查尔酮、黄烷酮、黄烷酮醇、花色苷类等)和生物碱类(包括异喹啉、吡咯啉、哌啶和甾体糖苷类)等已知植物化学成分的构成及其生物活性,最后对百合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进行概括,以期为百合研究及非药用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米璐林玉红廖小军徐贞贞
关键词:百合百合鳞茎特色蔬菜植物化学成分功能性食品
基于UHPLC-QTOF-MS的兰州百合植物化学成分鉴定被引量:3
2024年
为探究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的植物化学成分,以甘肃省五个主要产区(兰州市榆中县、兰州市七里河区、定西市临洮县、定西市渭源县、临夏市永靖县)的兰州百合鳞茎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其植物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兰州百合鳞茎中初步鉴定出62种植物化学成分,包含谷胱甘肽等22种氨基酸、多肽及其衍生物,溶血磷脂酰胆碱等9种油脂和磷脂类,鼠李糖等7种糖类,阿魏酸、咖啡酸等7种酚酸类,山奈酚等4种黄酮类,核黄素、维生素C等4种天然维生素,阿魏酰腐胺等3种酚胺类,大丁苷等2种香豆素类,葫芦巴碱等2种生物碱,萜类组分松香酸和三萜皂苷类组分刺五加苷E。本研究丰富了兰州百合植物化学成分的现有数据,为兰州百合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米璐王珂雯祝秀梅王雪杨曙明廖小军徐贞贞
关键词:兰州百合植物化学成分R语言

相关作者

陈业高
作品数:172被引量:1,296H指数:19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研究 药理作用 生物碱
梁敬钰
作品数:212被引量:2,469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研究 英文 药理活性
杨世林
作品数:644被引量:6,077H指数:37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 白头翁 高效液相色谱法
屠鹏飞
作品数:830被引量:7,753H指数:4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肉苁蓉 中药 松果菊苷
杨峻山
作品数:331被引量:4,318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 黄酮 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