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5篇“ 梨状窝瘘“的相关文章
超声引导穿刺联合内镜下内口黏膜电烧灼术治疗新生儿的经验初探
202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新生儿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过程与治疗方法。结果:共有8例患儿,其中男2例,女6例;左侧7例,右侧1例。6例产前检查发现胎儿颈部包块,2例出生后发现颈部肿物。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入院后所有患儿均行颈部超声及增强CT检查。颈部超声均提示颈部囊性肿物,其中囊肿伴有分隔者3例;增强CT检查中,发现颈部囊肿有气液平者6例。所有患儿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颈部肿物穿刺和(或)置管,并在支撑喉镜下行口黏膜电烧灼术,术中发现囊液均为黄色稀薄样液体,无感染表现,手术操作顺利。术后随访12~72个月,未见声嘶等并发症,亦无复发病例。结论:新生儿多表现为颈部较大的囊性包块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颈部增强CT见肿块内有气液平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超声引导穿刺联合内镜下内口黏膜电烧灼术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可作为新生儿的一种微创治疗方式。
张洋毕静余波付勇
关键词:新生儿梨状窝瘘
儿童先天性感染期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在儿童先天性感染期,采用支撑喉镜下内镜辅助低温等离子口射频消融术联合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厦门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上述联合手术治疗的30例先天性感染期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术后,患儿均进行了密切的阶段性随访,包括颈部彩超和电子喉镜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未出现咽、吞咽困难或内口周围及管深部感染,颈侧脓肿的切排创面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处理口联合颈侧脓肿切开引流术在治疗儿童先天性感染中显示出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的优势。这一联合手术方法为儿童先天性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郭宇峰高兴强许政敏邓海燕吴晓慧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儿童感染期
不典型先天性CT、MRI征象及误诊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CPSF)的不典型CT、MRI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提高对不典型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影像表现不典型CPSF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初步分型。结果41例患者中,CPSF位于左侧37例、右侧4例,均未见窦道或管形成。根据CT、MRI表现可大致分为4型,包括颈部蜂织炎型17例(41.5%)、甲腺结节型10例(24.4%)、不对称型8例(19.5%)、颈部/纵隔囊性肿块型6例(14.6%)。结论CPSF的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多样,术前容易误诊漏诊,必须紧密结合临床综合诊断;术前初步分型有助于临床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
彭丹丹刘红军欧阳子健罗鹏飞林彬尹华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超声造影诊断先天性右侧1例
2024年
先天性(Congenital pyriform sinus fistula,CPSF)属鳃裂异常的罕见类型,90%发生于左侧颈部。儿童期的主要表现为复发性颈部脓肿和化脓性甲腺炎[1]。对CPSF的特征认识不足可能会导致误诊或延误诊断,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右侧颈部CPSF的诊疗经过,并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依据。
汪晓祎胡培肖飞刘枝红王潮曹婧芳郑霜
关键词:梨状隐窝超声检查
囊肿型超声误诊原因分析及文献学习
目的:囊肿型误诊率极高,常见于胎儿及新生儿,易与淋巴管瘤、颈部单纯囊肿、鳃裂囊肿等相混淆,而延误其正确的治疗。本文总结分析囊肿型的超声特点及诊治经验、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囊肿型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唐小丽汪朝霞周欣
关键词:囊肿型梨状隐窝超声检查颈部肿物
颈外切除治疗新生儿囊肿型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囊肿型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3年5月徐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及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例囊肿型的新生儿病例,患儿平均年龄16 d,采用囊内减压-颈外切除的手术方法,暴露囊肿后,先用50 mL注射器抽取部分囊内液体,使囊肿体积缩小,便于囊壁分离,然后完整切除病灶。观察患儿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8例患儿均手术顺利,术后1例患儿出现咽情况,1例患儿术后即出现声音嘶哑,余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囊内减压-颈外切除是根治新生儿囊肿型的改良术式,早期治疗可及时缓解患儿呼吸困难情况。
赵振鹿纪尧峰周钦孟兆雪刘盼柳荫
关键词:梨状窝瘘新生儿囊肿型
儿童合并管内异物致颈部反复感染1例
2024年
1临床资料患儿,女,10岁,因左颈部反复红肿8年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患儿8年前以“颈部脓肿”于当地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愈合良好。2年前再次因颈部红肿于外院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颈部切口一直未愈。2021-07-29就诊我科,行喉镜及颈部CT检查考虑不除外,门诊以“继发感染”收治入院。查体: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平甲软骨下缘可见一约0.3 cm×0.3 cm大小口,口内可见肉芽组织增生,口周围瘢痕增生。辅助检查:颈部超声(图1A)、颈部管造影及MRI检查,均提示继发感染不除外。
张爱英温鑫许敏崔莉耿江桥左路杰王丽王亚芳
关键词:儿童梨状窝瘘
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及脓胸1例
2024年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男性的继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及脓胸。患者男,70岁,因“咽痛伴呼吸不畅5 d”就诊。颈胸部增强CT示:颈部软组织积气,纵隔积气,双侧胸腔积液。行双侧胸腔穿刺引流,后咽颈部肿痛消退。细菌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改用敏感抗生素。内镜检查见右口,下通纵隔并积脓,经口插入引流管冲洗引流。患者症逐渐好转,依次拔除胸腔和纵隔腔引流,感染治愈,随访10个月无复发。
胡祎徐铭璐孔旭辉黄永久
关键词:双侧胸腔积液梨状窝瘘脓胸敏感抗生素积脓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1例
2024年
本文报道1例产前超声诊断的胎儿先天性病例。孕妇孕17周^(+2)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左侧颈部椭圆形囊性包块,孕23周行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发现胎儿左侧颈部囊性包块,在颈部冠位切面探及囊性包块上端与喉部有一细窄窦道形成,考虑先天性。生后21 d,患儿左侧颈部包块明显隆起,吃奶时出现呛咳及呼吸时伴有喘鸣音。生后21 d超声检查及生后25 d CT检查均发现左侧颈部囊性包块及囊内有气体。生后26 d全身麻醉下行颈部开放性囊肿切除术+高位管缝扎及管切除术,术中诊断为先天性。患儿术后愈合良好,随访至3月龄未出现并发症。
宋宴鹏李明张宇航
关键词:梨状隐窝胎儿
儿童合并感染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合并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合并感染致颈部脓肿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共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4.0~192.0个月,平均(107.0±55.0)个月,中位年龄96.0个月。收集非颈部脓肿患儿资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共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14.0~192.0个月,平均(96.0±59.0)个月,中位年龄92.0个月。两组年龄<16.0岁,均为免疫力正常儿童。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或切开引流,留取脓液标本,送至细菌室进行培养,结果阳性者纳入,比较组间病原体特征,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病变位于左侧33例,右侧5例,双侧1例。脓液培养结果咽峡炎链球菌群22例(56.4%),非咽峡炎链球菌群17例(43.6%)。对照组病变位于左侧19例,右侧5例,双侧1例。脓液培养结果咽峡炎链球菌群4例(16%),非咽峡炎链球菌群21例(84%)。两组比较,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451),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336),病变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P=0.656)。咽峡炎链球菌群在两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合并感染可出现在不同年龄段,病变部位以左侧颈部为主,常见病原菌为咽峡炎链球菌群。一旦脓肿形成,建议尽早行穿刺或切开引流,同时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张国锋李亚杰岳铭丁道奎杨合英郭飞桑建中
关键词:脓肿病原菌

相关作者

肖现民
作品数:307被引量:1,363H指数:1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神经母细胞瘤 胆道闭锁 雌激素
陈良嗣
作品数:84被引量:39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先天性 喉肿瘤 梨状窝瘘 内镜辅助 发际
李晓艳
作品数:143被引量:49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分泌性中耳炎 婴幼儿 腺样体
郑珊
作品数:370被引量:1,521H指数:1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胆道闭锁 新生儿 儿童 小儿外科 婴儿
吕志葆
作品数:83被引量:302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神经母细胞瘤 胆管扩张症 小儿 梨状窝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