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篇“ 梅花针叩刺拔罐“的相关文章
梅花联合超短波加高压氧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梅花联合超短波加高压氧治疗对带状疱疹(HZ)患者的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昌三三四医院收治的90例HZ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超短波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采用梅花联合超短波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止泡时间、结痂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止泡时间和结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联合超短波加高压氧治疗HZ可加快皮疹消退,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周乐花滕进忠李洁
关键词:带状疱疹梅花针叩刺拔罐超短波高压氧疼痛睡眠质量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梅花治疗肝火湿热型带状疱疹急性发作的效果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评价肝火湿热型带状疱疹急性发作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梅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8例肝火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39例)常规治疗;研究组(39例)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龙胆泻肝汤加减+梅花治疗。观察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NF-γ)水平及中医证候。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RP、INF-γ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火湿热型带状疱疹急性发作给予龙胆泻肝汤联合梅花治疗可调理肝脏、清热解毒,缓解中医证候。
胡永鑫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拔罐
梅花联合七叶神龙膏外敷治疗急性带状疱疹33例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梅花联合七叶神龙膏外敷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3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梅花皮损区,用玻璃吸皮损处脓液,取后用七叶神龙膏外敷皮损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25例,好转6例(其中3例患者因自身原因不能完成第2个疗程治疗),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94%(31/33)。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30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100.00%(33/33)。30例患者中,治疗时间最短2 d,最长6 d,平均4.6 d。结论:梅花联合七叶神龙膏外敷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王龙陶梦友项琼
关键词:叩刺拔罐急性带状疱疹
铺棉灸配合梅花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被引量:5
2020年
本文介绍铺棉灸配合梅花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
赖少航刘彩林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铺棉灸拔罐
梅花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梅花治疗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共同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和依据。方法选取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泛昔洛韦0.25 g,1天3次口服,配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应用梅花配合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进行治疗,隔天治疗1次,持续治疗2周;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表对2组患者治疗之前与之后的神经疼痛程度进行计分评价,并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之后2组患者的疼痛VAS计分与治疗之前相比均出现降低(P<0.05),而治疗组患者VAS计分的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治疗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范丽英
早期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应用梅花配合电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研究早期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应用梅花配合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6例早期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梅花配合电治疗;选择同期26例早期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肘关节肿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评分为治疗组优秀7例,良好13例,一般5例,较差1例;对照组优秀4例,良好10例,一般7例,较差5例。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配合电对于早期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起到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洪秀瑜张卫
关键词: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梅花针叩刺拔罐电针
穴位梅花治疗痤疮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穴位梅花配合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效果。方法将80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每日1剂,水煎,日服2次,服6剂)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每周注射1次,8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梅花,每2天1次,共10次,所有操作固定1名护士完成。观察比较两组完成1疗程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8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梅花可以提高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且疗效显著。
黄瑛伍艺仪马万里蒋淑明
关键词:痤疮中药内服自血疗法梅花针叩刺拔罐
梅花在面瘫急性期的作用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梅花在面瘫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100例急性期面瘫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两组除了给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外,在急性期内观察组采用患侧面部、耳后乳突周围以及颈项部酸痛处行梅花之后行TDP局部照射,对照组仅进行TDP局部照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改良Portmann以及痊愈病例疗程。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37/50),观察组为94.00%(47/5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治疗前后改良Portmann评分分别为(7.78±1.20)分、(11.58±1.89)分,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ortmann评分分别为(7.72±1.33)分、(17.72±2.87)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痊愈病例平均疗程为(21.39±2.55)d,观察组痊愈病例平均疗程为(14.97±1.59)d,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梅花治疗急性期面瘫,疗效显著,疗程明显缩短,值得临床以推广并应用。
师德明
关键词:急性期面瘫梅花针叩刺
灸结合梅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宜证型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灸结合梅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理和适宜治疗证型方法。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4型——湿寒型、气血瘀滞型、气虚肾亏型、复杂型。均采用结合梅花疗法,观察并比较不同证型在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结果:4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寒湿型、气血瘀滞型、复杂型均优于气虚肾亏型。结论:结合梅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中医分型疗效有一定差别,说明本疗法的疗效机理主要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对气虚肾亏型患者应考虑加用其他补肾益气的方法。
王晖王平张雪玲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拔罐辨证分型
梅花等治疗带状疱疹被引量:4
2011年
带状疱疹是临床时常遇见的一种皮肤病。初起时皮肤发生灼痛,继则出现密集成簇的丘状疱疹,迅速变成小水疱,三五成群、集聚一处或数处,排列成带状,疱疹之间的皮肤正常,水疱常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以腰肋、胸部居多,面部次之,严重时可见出血点,水疱溃破化脓、疼痛,疼痛时常牵扯难忍。多年来,笔者采用梅花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贾联斌
关键词:带状疱疹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

相关作者

成平
作品数:7被引量:4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研究主题:针灸 面部痤疮 梅花针叩刺拔罐 配合针刺治疗 针灸临床
贾联斌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绵阳四0四医院
研究主题:中药治疗 拔罐治疗 梅花针叩刺拔罐 梅花针叩刺 带状疱疹
王晖
作品数:27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针灸 疗效观察 拔罐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李忠和
作品数:8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双鸭山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陈旧性面瘫 艾灸治疗 梅花针叩刺拔罐 颈性脑缺血
田博文
作品数:18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穴位注射治疗 穴位注射 面肌痉挛 针刺配合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