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24 篇“ 格列美脲 “的相关文章
一种块状格列美脲 晶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状格列美脲 晶体的制备方法,涉及药物结晶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格列美脲 溶液、配制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的溶析剂、两阶段溶析结晶;本发明的块状格列美脲 晶体,同时使用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采用先... 薛富民 于帅 高绪洁 王子豪格列美脲 片体内外一致性评价研究2025年 目的考察格列美脲 片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及体内生物等效性,验证其质量一致性。方法体外研究采用经验证的溶出度检测方法,在pH 1.2盐酸溶液+1%吐温80、pH 6.8磷酸盐缓冲液及pH 7.8磷酸盐缓冲液3种介质中测定溶出曲线,并通过相似因子(f_(2))分析一致性;体内研究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设计,纳入健康受试者进行空腹与餐后生物等效性试验,测定C_(max)、AUC_(0-t)、AUC_(0-∞)等药动学参数,并评估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结果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3种介质中溶出曲线相似(f_(2)均>50),体外溶出一致;C_(max)、AUC_(0-t)和AUC_(0-∞)的几何均值比90%置信区间分别为空腹状态下的98.89%~124.98%和83.53%~100.61%,餐后状态下为96.13%~103.86%,均符合80.00%~125.00%的生物等效性标准。试验期间安全性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格列美脲 片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体外溶出行为及体内药动学参数上均具有一致性,可为临床提供安全经济的替代选择。 施猛 孙长山 马鹏程 曹义海关键词:格列美脲片 溶出曲线 生物等效性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 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 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用量的影响。方法 将分别对31个参照组糖尿病患者和32个治疗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治疗组患者采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 治疗,参照组患者则未使用该组合治疗。分别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素使用剂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变化和治疗优良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胰岛素剂量平均从49.57±4.10U/d降低至29.63±3.36U/d,血糖达标时间平均减少了4.05天;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治疗优良率从74.19%提高到96.88%(p<0.018)。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 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用量,疗效优良,可以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有效选择。 董一鸣 韦龙清关键词:重组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糖尿病 血糖控制 胰岛素用量 格列美脲 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价值分析2025年 格列美脲 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病例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时间跨度为1年,即2023年7月初至2024年7月末,共入组90例,经不同药物治疗方法划分单药组与联药组,各45例,比较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A-β]、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结果 联药组血糖指标与血脂指标均低于单药组(P均<0.05);联药组胰岛素功能与治疗效果优于单药组(P均<0.05),但组间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 格列美脲 片与二甲双胍片联合使用,经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强化胰岛素功能而促进临床疗效进一步提升,且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何姗娜关键词:糖尿病 氧化应激 胰岛素 血脂水平 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 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2025年 分析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用药方案和效果。方法 选择80例T2DM,分2组治疗,一组40例研究组运用格列美脲 用药方案,40例对照组使用吡格列酮。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比对照组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不良反应、BMI均低,研究组比对照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疗效、生活质量均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之前的数据,P>0.05。结论 T2DM的有效用药方案是格列美脲 ,效果理想。 黄晓萍关键词:吡格列酮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格列美脲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2025年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6例进行研究,按照抽样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格列美脲 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格列美脲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胰岛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且观察组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血糖、血脂水平,调节患者胰岛功能,并保障用药安全性。 陈伟娟关键词: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老年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 片在早期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 2025年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逐年上升。早期2型糖尿病的症状较为隐匿,常导致在诊断时已经进入较晚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并发症的风险。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 片作为目前常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其联合应用在早期2型糖尿病中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发现,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此外,联合用药能对胰岛素抵抗产生积极影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更好地维持血糖平衡。本文对早期2型糖尿病通过甘精胰岛素和格列美脲 片联合治疗的应用进展开展综述。 高广雷关键词: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片 早期2型糖尿病 二术二陈汤联合格列美脲 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二术二陈汤联合格列美脲 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于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腹型肥胖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用组,每组36例。西药组采用格列美脲 ,联用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二术二陈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体重指数(BMI)、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7.78%(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BMI、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且联用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西药组、联用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9%、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术二陈汤联合格列美脲 治疗腹型肥胖T2DM患者,能产生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抑制糖脂代谢水平,安全性较高。 郭倩文 孟凡敏 张小丽 李会娟 张程 田田 黄辰羊 顾家瑞 单魁中关键词:格列美脲 中医证候 糖代谢指标 格列美脲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2025年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格列美脲 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 选取9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PG(6.03±0.58)mmol/L、2 h PG(8.07±1.02)mmol/L、HbA1c(6.06±1.43)%均低于对照组的(8.42±1.19)mmol/L、(10.56±1.81)mmol/L、(8.45±1.56)%(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C(2.78±0.41)mmol/L、LDL-C(1.37±0.23)mmol/L、TG(2.01±0.33)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3.47±0.49)、(2.18±0.29)、(2.72±0.28)mmol/L(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评分(91.34±5.63)分、社会功能评分(90.45±5.74)分、精神健康评分(90.83±5.23)分、生理职能评分(93.45±5.27)分高于对照组的(82.42±5.61)、(80.26±5.32)、(81.41±5.87)、(89.25±5.19)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略低于对照组的10.42%,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 联合治疗能够提升其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及血脂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用药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 刘艳艳关键词:格列美脲 二甲双胍 老年2型糖尿病 安全性 分析T2DM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 治疗后血管内皮及胰岛素功能变化 202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二甲双胍(MET)联合格列美脲 (GM)治疗后血管内皮及胰岛素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采用GM治疗,研究组采用MET联合G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胰岛素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两组治疗12周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均升高,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FMD、NO、NOS水平高于对照组,baPWV、ABI、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16、4.529、3.006、4.700、4.183、5.616,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两组治疗12周后空腹C肽(FC-P)、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水平均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FC-P、FINS、PINS、HOMA-ISI、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13、8.344、4.690、10.955、5.380、7.94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前者水平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02、25.188,P<0.05)。结论MET联合GM治疗T2DM可改善血管内皮及胰岛素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乔萌萌 贾莎莎 杨逢春关键词: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血管内皮功能 胰岛素功能
相关作者
梅勇 作品数:35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组合药物 药物组合物 片剂 格列美脲片 伊拉地平 卢来春 作品数:164 被引量:650 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格列美脲 辐照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牛蒡子苷 李海鹰 作品数:51 被引量:168 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 研究主题:格列美脲 普鲁兰 普鲁兰多糖 透皮吸收 体内外 刘玉华 作品数:71 被引量:357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抑毒调平液 罗磊 作品数:30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康刻尔制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组合药物 药物组合物 片剂 伊拉地平 磷脂酰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