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篇“ 核遮蔽效应“的相关文章
遮蔽效应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综述了遮蔽效应在实验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
厉光烈杨建军沈洪清
关键词:核遮蔽效应EMC效应核物质
遮蔽效应的空间性
2007年
通过p-A碰撞的Drell-Yan过程研究了遮蔽效应及其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依赖的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能量为800GeV/质子打击Au的Drell-Yan过程与p-p碰撞Drell-Yan过程的微分截面比.计算结果与未来精确测量p-A碰撞Drell-Yan过程的实验数据比较,能定量的验证部分子分布函数的空间依赖性.
谢革英刘植凤胡金江
(s_(NN))^(1/2)=200GeV/子重离子碰撞中J/ψ粒子的产生与遮蔽效应
2007年
在RHIC的PHENIX的快度接收范围内,采用EKS98和HKN04给出的束缚子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s_(NN))^(1/2)=200 GeV/子p-Au,p-p碰撞中色八重态产生机制下J/ψ粒子微分截面随快度的变化.在RHIC能量下,最主要的粲夸克偶素产生过程是胶子融合.所得结论与实验数据对比,有助于了解胶子分布的遮蔽效应.
刘植凤段春贵
关键词:核效应粲夸克偶素部分子分布函数
Drell-Yan过程中的遮蔽效应及其空间相关性
2006年
通过p-A碰撞的Drell-Yan过程研究了遮蔽效应及其空间相关性.为获得内部分子分布的空间位置,简单介绍了用实验可测值横动能来推算空间量碰撞参数的方法.利用文献中给出的空间依赖的遮蔽因子,计算了能量为800 GeV的质子打击Au的Drell-Yan过程与p-p碰撞Drell-Yan过程的微分截面比,发现在考虑部分子分布的空间依赖性后,Drell-Yan的截面会有显著变化.计算结果与未来精确测量的实验数据比较,能定量验证部分子分布函数的空间依赖性.
刘植凤
非微扰QCD和遮蔽效应对K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考虑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物理真空夸克凝聚效应,计算了碳与碳在质心系能量分别为630和200 GeV时碰撞Drell-Yan过程的K因子,以及加入遮蔽因子后非微扰效应对K因子的影响,并把计算结果与没有考虑夸克凝聚非微扰效应的K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微扰效应遮蔽效应对K因子影响很小。
智海素侯召宇
关键词:K因子夸克凝聚核遮蔽效应
遮蔽效应对Drell-Yan过程K因子的影响
2002年
在Drell-Yan过程αs 修正的基础上 ,引入遮蔽因子分别计算了不同能量下 p -A、A -A碰撞的K因子 ,把考虑遮蔽因子的量和没有计入遮蔽因子的量做了对比。结果表明 ,加入遮蔽因子后在小x段K值明显抬高 。
郑乔
关键词:核遮蔽效应DRELL-YAN过程K因子QCD修正原子核
LHC光生过程中的遮蔽效应(英文)
2000年
给出了关于LHC实光子遮蔽效应的一些结果.证明了遮蔽随光子能量 Er的增加而变强.给出了反应过程γ+ A→V+ A中的ρ,ω,φ总截面对质心系能量的依赖性.结果表明,存在一个能量的临界点,在该点以上的遮蔽强到足可以被测到。
李云德徐晓梅刘连寿
关键词:矢量介子光子
EMC效应遮蔽效应的统一描述
于明俭
EMC效应遮蔽效应与反遮蔽效应的统一描述
自从1982年欧洲μ子实验合作组(EMC 组)发现 EMC 效应以来,人们提出了许多解释 EMC 效应的模型,但是,一般的理论模型没能给出 EMC 效应遮蔽效应与反遮蔽效应的统一描述。 Qiu 等曾利用 QC(?)理...
沈洪清
关键词:EMC
小x区遮蔽效应的研究
1990年
本文分析了小x区原子内邻近子间海夸克空间重叠行为,给出了遮蔽因子R(x,Q^2,A)与空间重叠程度因子△V_Λ(x)/V_Λ(x)的关系.并据此计算了^(12)C、^(63)Cu和^(116)Sn的平均结构函数与氘结构函数之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甚好.
钟嵖生沈洪清沈建平厉光烈
关键词:原子核

相关作者

刘植凤
作品数:24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地球动力与应用研究所
研究主题:核遮蔽效应 J/Ψ粒子 能量损失效应 部分子分布函数 蒸发模型
沈洪清
作品数:26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EMC效应 部分子 原子核 非微扰 核DRELL-YAN过程
厉光烈
作品数:96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自然力 EMC效应 电磁力 弱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
段春贵
作品数:45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核效应 DRELL-YAN过程 J/Ψ 胶子分布函数 原子核
谢革英
作品数:39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数理系
研究主题:贫金属星 元素丰度 LABVIEW 虚拟仪器 分子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