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5篇“ 标记性“的相关文章
- 汉-英-日学习者空间构式产出的准确性和语言迁移:标记性和名词场所性的影响
- 2024年
- 三语学习者空间构式的习得情况及背后的母语、二语迁移情况尚不明晰。本文运用多语产出中迁移研究的比较—归纳方法框架,对汉-英-日不平衡三语学习者空间构式的准确性和语言迁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各空间构式的产出数量及错误类型的分布不均衡,标记性和名词场所性显著影响空间构式的准确性;(2)在空间构式的产出中,母语发挥主导作用,标记性对母语正负迁移的发生均有显著影响,名词场所性对母语负迁移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支持标记性差异假说和母语因素假说,并印证了基于使用取向的语言习得观。
- 杨晓敏蔡金亭
- 关键词:语言迁移标记性
- 人工智能生成语篇的标记性主位之语篇分析——基于ChatGPT生成的语篇分析
- 2024年
- 该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位理论,对使用国外主流的人工智能文本创作软件ChatGPT与真人写作的语篇构建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人工智能自主创作与真人写作两种模式的议论文文本存在的差距。通过对语料的标记性主位的分析和对比,发现:在相同主题的文本中,真人写作的语篇中非标记性主位占比较大,而标记性主位的使用较少。相比之下,机器生成的语篇中非标记性主位和标记性主位的使用比例更为均衡。进一步对标记性主位进行分类分析,发现真人写作语料中的标记性主位更加多样化,而机器写作语料中的标记性主位相对较少。这说明真人写作更注重语篇的修辞功能、衔接性和连贯性。该研究的发现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写作与真人写作在语篇构建上的异同,对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有指导作用。
- 朱海琳林家仪杨曙
- 关键词:标记性主位语篇构建
- 带有组织取样装置的标记性耳标
-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组织取样装置的标记性耳标,涉及动物养殖工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标签板,标签板顶部内侧固定连接有自锁模块,标签板的一端设置有穿插组件,穿插组件与自锁模块为间隙配合,且穿插组件通过自锁模块固定到标签板顶部,标...
- 毕研伟刘全雷
- 标记性与汉语处置式的意图义及其英译
- 2024年
- 处置式是汉语的特色语法构式之一,其与一般构式在意义上的微妙区别,以及这一区别在英译时的体现,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文章拟运用标记理论,探讨这类构式的各种下属形式在意义上的差别及其英译。
- 蔡苏国朱长河
- 关键词:标记性处置式英译
- 引述性否定格式“怎么X”及其标记性研究
- 云霄
- 从标记性看情态的主客观对立
- 2023年
- 主观情态表达说话人在说话时间和说话地点的观点和态度,情态的有标记用法在于这种主观意义可以摆脱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以往的研究大多根据说话人和非说话人的对立区分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本文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界定主客观情态在意义上的区别性特征,从形式和分布上讨论客观情态的标记性。情态的有标记用法受认知交际驱动,空间上的标记性在于情态来源从说话人向非说话人转移,凸显情态的交互主观性和篇章功能,时间上的标记性在于情态判定时间从当前向过去转移,凸显情态的情感意义。
- 潘晨光
- 关键词:主观情态标记性
- 标记性全称量化词“凡是”的句法语义特征
- 2023年
- 本文假设“凡/凡是”为一个携带强特征[+QUA]的全称量化词“Q凡是”,对应标记性量化名词短语“Q凡是P”,具有强势限定性、情状性、非指称性、向上单调性等语义特征。根据特征核查理论,携带强特征的“Q凡是P”必须移位到全称量化焦点词短语指示语的位置上完成特征核查,这解释了“凡是”句中其他具有量化义或加合义的焦点算子强制共现的成因,以及与携带弱特征的全称量化词“所有”的句法结构差异由来。
- 董惠颖
- 现代汉语标记性评价构式:内涵、特征与类别
- 2023年
- 评价是人类认识自己与世界、传播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表达与传播工具主要是语言。标记性评价构式就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生成、固化并传承的具有特定词项作为形式标记的表达说话人认识、态度、情感的专门结构。体现出主观性、承继性、述谓性、互动性等属性特征。可以从形式、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划分出其下位类型。
- 赵卫花胡清国
- 一组用于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诊断的标记性粪便菌属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用于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诊断的标记性粪便菌属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对强迫性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的比较和分析,得到两组之间的差异菌群,结合高质量的强迫性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差异...
- 朱刚代佳利夏丽芳段莉李敏邵小骏朱晓彤刘璐孟明何娟赵德丰
- 标记性及概念表征对汉语双及物结构习得的影响——以韩语母语者为例
- 2023年
- 标记性及概念表征影响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汉语、韩语分属不同的双及物类型,汉语为IOC/DOC型语言,韩语为IOC型语言,两种语言在双及物论元的与事R和客体T的语序、与格式的象似性、重成分的后置等方面均呈现出差异性。基于584个汉语双及物及相关句式、韩汉翻译测试语料发现,韩语母语者压倒式地输出与汉语双及物相关的介宾状语式“A给RVT”,而双及物结构的无标记句式“AVT给R”则极少,处于未激活状态;对汉语有标记的双宾式,其习得局限在原型双宾式“A给RT”上,使用频率仅次于“A给RVT”,偏误率高。究其母语根源,韩语与格式的无标记特征及语序、与格式的谓语动词“■(给/给予)”的对象表征、与事标记“■”的对象表征,均对汉语双及物结构习得产生较大的迁移作用。汉语二语语法习得研究与类型学紧密结合,引入认知类型学理念,一定能推进国际中文教学的深度发展。
- 黄玉花王艺林
- 关键词:汉语习得
相关作者
- 侯国金

- 作品数:117被引量:78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构式 翻译 语用标记 语用学 词汇
- 成汹涌

- 作品数:59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 研究主题:标记性 视域 英汉 英译本 英语
- 邓云华

- 作品数:103被引量:59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英汉 因果复句 构式 语法化 标记性
- 张征

- 作品数:25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红楼梦》 标记性 概念隐喻 距离性 语料
- 王义娜

- 作品数:57被引量:27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情境 植入 人称 英汉 标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