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篇“ 构件生物量“的相关文章
广西特色药材薄叶红厚壳的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旨在探究广西特色药材薄叶红厚壳植株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深入了解植株生长特性,以期为后续规模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植物标本信息与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结果,在广西境内设置10个调查点(遍及8个市县行政区)开展资源分布调查。每个调查点随机选取3个以上植株,采用全株收获法,获取植株生长指标及生物量数据,对比野生植株与栽培植株的生长指标差异,同时在个体水平上探究器官生物量分配及其与地理因子、生长指标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资源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野生薄叶红厚壳种群呈零星分布模式且多生长于林分下部;与人工栽培的薄叶红厚壳相比,野生薄叶红厚壳植株平均年龄为(14.47±1.74)a,平均地径为(8.28±0.53)mm,平均株高(75.68±5.10)cm,平均总生物量(43.31±5.96)g,上述生长指标远低于人工栽培植株;就生物量分配特征而言,各调查点植株茎生物量最大(56.48±18.79)g,茎质比均超过35%,而叶质比与根质比差异不明显;通过分析地理环境因子及植株生长参数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发现根冠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根质比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茎质比与纬度、地径、株高、年龄均呈显著正相关,叶质比与除海拔外的其余5种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地理因子对其生物量分配的整体解释度为23.2%,略高于生长参数(19.6%)。结论:广西境内薄叶红厚壳植株分布广泛,但资源总逐渐减少,植株生长状况稳定。构件生物量及其分配存在显著的空间地理差异,除地理因子与生长因子外,生物量分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韦丹丹罗轶马双成郑健林雀跃
关键词:资源分布生物量分配根冠比
红壤侵蚀劣地中巨菌草单丛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及生长分析
2024年
通过测定巨菌草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生长时期的农艺特征,分析其单丛和构件的数特征、覆盖度和单丛构件的生长速度、构件生物量分配,并进行生物量模型预测,以探明巨菌草作为红壤侵蚀劣地植被恢复草种的可行性和其生物量模型预测的因子。结果表明:巨菌草可作为红壤侵蚀劣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先锋植物,双节平埋种植更利于侵蚀劣地巨菌草生物量累积和覆盖度增加;以株高、基茎、覆盖度等易测因子作为巨菌草单丛或构件生物量的预测具有可行性。本文可为进一步研究巨菌草的生态可塑性和侵蚀劣地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沈发兴沈发兴胡瑞石芬芬常梦琦宋月君莫明浩
关键词:侵蚀劣地植被恢复
鸭绿江下游月见草结果期构件生物量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2024年
以鸭绿江下游结果期月见草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法取样实测各构件生物量,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拟合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月见草根、茎、叶和果实构件生物量变异系数为37.30%~42.45%,属中等变异,呈现出一定表型可塑性,其生物量生物量分配的大小表现出一致的规律:茎>果>叶>根。月见草植株地上、地下构件以及营养、繁殖构件生物量差异显著,不同构件生物量的相关系数为0.628~0.894(P<0.01),茎分枝数和根、茎、叶生物量相关系数为0.737~0.796(P<0.01),同时,茎分枝数与果实生物量呈线性正相关。月见草植株大小随根、叶生物量以幂函数式增长,而随茎、果实生物量以线性函数式增长;其中,营养构件生物量、光合构件生物量与繁殖构件遵循明显的幂函数异速生长规律,而支持构件生物量与繁殖构件遵循线性同速生长规律,可见,月见草结果期植株存在同速和异速生长两种表型可塑性调节。
张梅郑新彤刘宇嘉丛培东宁思涵
关键词:月见草生物量分配异速生长
禁牧对伊犁绢蒿种群数特征及其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该研究于2020年5月、7月和9月在天山北坡中段试验区的禁牧区(5a)和放牧区分别进行调查采样,测定分析不同月份禁牧区和放牧区伊犁绢蒿种群数特征(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及构件(茎、叶、根)生物量,以揭示植物种群特征和构件生物量对禁牧的响应规律,为退化草地的修复治理以及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与放牧区相比,5月、7月、9月禁牧区的伊犁绢蒿种群的高度、盖度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高度增幅为69.90%~95.53%,盖度增幅为186.53%~297.82%,生物量增幅为86.24%~631.83%。(2)随着月份的推移,禁牧区与放牧区伊犁绢蒿单株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均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而根生物量呈增加的趋势;禁牧改变了植株构件比例,与放牧区相比,禁牧区茎、叶的生物量所占单株生物量的比例在7月、9月均显著增加,而根生物量所占比例显著降低。研究认为,禁牧有利于地上植被的恢复,使其构件结构改变,是恢复退化荒漠草地植物的有效措施。
聂婷婷董乙强杨合龙安沙舟安沙舟张勇娟
关键词:禁牧伊犁绢蒿构件生物量生物量分配
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var.mongolicum)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对土壤类型的响应被引量:2
2023年
植物通过调节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来适应环境变化,生物量分配特征表征了各构件之间的功能权衡和植物的生长策略。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土壤中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var.mongolicum)各构件生物量构件分配格局及其相关关系,探讨蒙古冰草的生存策略。结果表明:在灰钙土、黑垆土和风沙土中,蒙古冰草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均表现为茎>根>叶>穗,构件生物量分配模式均表现为贮藏分配>营养分配>繁殖分配,构件生物量分配模式本身与土壤类型无关。蒙古冰草对不同类型土壤的生长适应机制不同,风沙土中营养分配显著低于灰钙土和黑垆土,而贮藏分配则显著高于后两者,风沙土和黑垆土中繁殖分配比例则显著高于灰钙土。土壤pH和电导率是影响蒙古冰草根冠比、贮藏构件/营养构件、繁殖构件/营养构件和繁殖构件/贮藏构件生物量比例的主要因素;速效钾含、pH和电导率是影响蒙古冰草叶/茎、叶/根、叶/穗、根/穗、根/茎和茎/穗生物量比例的主要因素。各构件生物量间以及构件生物量与株高间主要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存在差异。
王培源杨昊天张雪刘秉青李云飞蒋齐王占军吴旭东刘立超
关键词:构件生物量荒漠草原
不同地理种源筇竹实生苗基株和构件生物量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2021年,在云南省大关县、盐津县、永善县的筇竹实生苗开花竹林中采集成熟种子用于播种育苗试验,将种子按地理种源分别记为天星、木杆、柿子、豆沙、团结。对5个不同地理种源筇竹实生苗基株和各构件生物量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实生苗基株及各构件生物量的差异对无性系种群未来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筇竹实生苗基株及各构件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基株生物量以豆沙种源最大,团结种源最小;秆枝、叶、蔸、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最大的为豆沙种源,笋芽生物量以柿子种源最大,根生物量以木杆种源最大;团结种源的秆枝、叶、笋芽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小;天星种源根生物量最小,柿子种源蔸生物量最小,地下部分生物量最小的为柿子和团结种源。综合来看,豆沙种源表现较好,其次是木杆、天星种源。
阳丽董文渊刘金龙浦婵
关键词:筇竹地理种源实生苗生物量
水曲柳3种复叶构件生物量分配研究
2023年
以小陇山林科所水曲柳种质资源库内106个4年生水曲柳无性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小叶数复叶构件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及其构件生物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曲柳全部样本复叶生物量为0.325~5.998 g,小叶生物量为0.014~0.526 g,平均都以9片小叶的最大,并显著高于7片和11片小叶,叶轴生物量为0.017~0.664 g,平均以11片小叶的最大并显著高于7片和9片小叶,不同复叶构件生物量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其变异系数为30.92%~44.62%,对生左、右小叶的生物量分配具有对称性,相同叶序的小叶生物量分配随小叶数增多而减小,不同复叶构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除11片小叶的小叶生物量与叶轴生物量为指数函数的异速生长型外,其余的都为直线函数的同速生长型。
张晶赵秋玲张彦仲
关键词:水曲柳复叶生物量分配
外来入侵杂草田菁的构件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分析
2023年
田菁(Sesbania cannabina)是我国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通过测定其构件(根、茎、叶、花、果)生物量和植株高度等数据,分析其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与异速生长的关系,以期掌握该入侵杂草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田菁的构件生物量分配关系表现为茎>叶>果>根>花,而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为果>茎>叶>根>花,其地上与地下以及生殖与营养构件间的生物量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性。此外,田菁各构件之间以及株高与构件间均为异速生长关系,株高与各构件生物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田菁种群各构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以及较高的地上构件生物量与其较强的入侵性有密切联系,该结果对评估田菁的入侵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邓美菁张忠华莫秋丽胡聪徐超昊胡刚
关键词:外来入侵杂草异速生长
筇竹构件生物量积累分配特征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被引量:12
2022年
以大关县3种土层深度0—40 cm、0—80 cm和0—120 cm的天然筇竹林为研究对象,在个体水平上研究了竹子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关系,以期为筇竹林适宜立地条件选择、适地适竹及定向培育提供的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同一土层深度,土壤含水、最大持水、毛管持水、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呈现出随土层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则呈现出随土层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且薄土层和厚土层各土壤物理因子差异显著(P<0.05)。(2)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筇竹总生物量以及构件秆、枝、叶、蔸、鞭和根生物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且不同土层厚度差异显著(P<0.05)。(3)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筇竹构件枝、叶、蔸、鞭、根生物量分配相应增加,秆生物量分配则相应减少,但各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4)土壤物理因子对筇竹构件生物量分配有着显著影响(P<0.05),单一土壤物理因子对筇竹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的重要性大小排序为土壤含水>总孔隙度>最大持水>容重>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非毛管孔隙度。结论:土壤物理因子沿土层厚度的变化对筇竹构件生物量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土壤物理性质较差的生境中,筇竹会优先将生物量分配给秆,并通过减少叶生物量来响应水分缺失的不利环境,这对筇竹林立地条件选择有指导意义,即筇竹宜选择较深厚土层经营,以促进生物量积累和种群生长。
吴义远董文渊浦婵谢泽轩钟欢李吉张炜
关键词:筇竹生物量分配土壤物理性质
不同生境下荠菜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采取大样本取样法,对林缘、路边及裸地3种生境下的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种群进行了构件生物量结构及异速生长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的荠菜植株在株高和构件生物量上均存在差异,其中裸地荠菜植株的株高最高、总生物量最大,路边荠菜次之,林缘荠菜最低。3种生境下荠菜生物量分配的变异系数均低于50%,表型趋于稳定。3种生境下荠菜植株大小均随其各构件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林缘荠菜植株各构件生物量与植株大小间遵循异速生长规律,而路边和裸地的荠菜植株呈现异速、同速生长并存的现象。荠菜植株在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之间存在权衡,其营养器官生物量会随着繁殖器官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境下其所遵循的规律和速率不同。
李恒艳楚合拉·恩德马克李璐黄婧姝张丽辉张彦文
关键词:早春植物异速生长生物量

相关作者

杨允菲
作品数:344被引量:2,638H指数:37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松嫩平原 羊草 年龄结构 种群 羊草种群
李有涵
作品数:8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象草 构件生物量 无性系 分株 木质素
解新明
作品数:76被引量:668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象草 蒙古冰草 牧草 木质素 水稻
程栋梁
作品数:126被引量:1,107H指数:20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刨花楠 异速生长 细根 翅荚木 生物量
孙晓媚
作品数:7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比叶面积 刨花楠 表型性状 构件生物量 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