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板栗淀粉“的相关文章
一种板栗淀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栗淀粉的制备方法,属于淀粉制备技术领域,将板栗打浆、过滤得到沉淀,对沉淀进行特定处理以促进淀粉结晶结构形成、提升淀粉结构致密性、增加抗性淀粉含量,进而增强板栗淀粉淀粉水解酶的抗性,使其加工食用后不易被...
王纪辉张时馨刘亚娜耿阳阳胡伯凯
低GI高弹板栗淀粉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GI高弹板栗淀粉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板栗淀粉水分散液,加热反应,冷却研磨得改性淀粉;采用含氯化钠、柠檬酸和果糖的离子液体分散改性淀粉,均质得预混液;将预混液覆膜扎孔,多级变频加热...
李春美李卢李凯凯黄云飞关庆云徐亚伟
OSA改性板栗淀粉‐EGCG‐Pickering乳液的制备以及特性研究
2024年
皮克林(Pickering)乳液是一种由固体颗粒代替传统乳化剂形成的新型乳液体系,具有稳定性强、对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天然优势。以板栗淀粉为主要原料,对其进行辛烯基琥珀酸酯化(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改性,制备OSA改性板栗淀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Pickering乳液,再通过对不同EGCG添加量的乳液进行乳滴粒径、Zeta电位测定、体外模拟消化以及稳定性分析,探究其在各消化阶段的水解程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模拟体外消化结束后,乳液在口腔和胃部的Zeta电位绝对值明显下降,在小肠内则有上升的趋势;稳定性分析表明: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乳液的平均粒径逐渐增大;随pH值的增加,乳液的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pH6.0时达到最小。综上,通过将OSA改性板栗淀粉‐EGCG纳米微粒应用于Pickering乳液,可显著提高EGCG的稳定性。
马思怡何茹颖许永辉唐玉青郑好好郭立敏甘晴陈慧丁婷郑荷莲乔宇吴鹏
关键词:板栗淀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稳定性
一种多孔两性板栗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多孔两性板栗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在板栗淀粉葡萄糖单元上修饰季铵盐基团,并在季铵盐基团上接枝磷酸基团,使得改性后的板栗淀粉对阴离子和阳离子均较高的吸附去除率,...
呼娜 刘玮晴唐二军张泽 邢旭腾
不同处理方法对花桥板栗淀粉理化性质及 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花桥板栗淀粉理化结构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使用湿热、微波、超声、高压湿热等单一或协同方法对花桥板栗淀粉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与板栗淀粉(BLYS)相比,湿热(BS)、微波(MS)、超声(SS)、超声协同微波(SMS)、高压湿热(HS)、高压湿热协同微波(HMS)、高压湿热协同超声(HSS)处理后的花桥板栗淀粉粒径分别增加了111.17,113.41,106.57,107.87,98.19,94.49,112.42μm,均显著性增大(p<0.05);短程有序度显著降低(p<0.05),BS、MS、SS、SMS、HS、HMS、HSS分别降低了1.09,0.95,1.12,1.17,1.19,1.29,1.05,且相对结晶度分别降低18.20%,18.10%,17.80%,17.90%,17.50%,17.70%,18.10%;BS、MS、SS、SMS、HS、HMS、HSS快速消化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大(p<0.05),分别增大了0.56%,0.26%,0.32%,0.37%,0.30%,0.30%,0.45%,0.39%;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BS、MS、SS、SMS、HS、HMS、HSS分别降低了0.43%,0.32%,0.43%,0.47%,0.37%,0.43%,0.34%,为花桥板栗淀粉改性及工业化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全华谭沙钱鑫唐丽
关键词:理化特性
酶解耦合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消化性能与回生性能的影响
2024年
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制约着板栗食品产业发展,合理选择食品加工方法调控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对开发高品质营养健康的板栗食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普鲁兰酶酶解及耦合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的消化率、长期回生和多尺度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酶解处理增加了板栗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改变了淀粉链长分布,提高了淀粉短程有序结构和结晶结构,从而降低了淀粉消化率;进一步的湿热处理促进淀粉链相互作用,提高了淀粉短程有序结构、结晶结构和纳米聚集体结构,导致了更低的淀粉消化率。在储存过程中,由于酶解导致更短的A链增加及易于重排的B1链降低,使得淀粉形成的结晶结构和纳米聚集体结构较少,从而降低了淀粉的回生程度;湿热处理促进了A链分子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加剧抑制淀粉分子重排程度,导致回生程度继续降低。因此,酶解耦合湿热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调控淀粉消化和回生性能的方法,促进慢消化和低回生度板栗淀粉食品的开发。
屈腾飞涂园黄双霞何忠超陈玲李晓玺
关键词:板栗淀粉湿热处理消化率回生
抗消化板栗淀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消化板栗淀粉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碱提取制备板栗湿淀粉;将板栗湿淀粉筛分至液氮中速冻固型,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冻干淀粉;将冻干淀粉复溶于水中,加入酚类化合物,分散均匀,静置,抽滤得沉淀物...
李春美李卢李凯凯关庆云黄云飞
湿热-蒸煮处理对板栗淀粉-多酚复合物消化和回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该研究利用湿热-蒸煮处理制备板栗淀粉-多酚复合物,系统考察了在湿热-蒸煮处理条件下,多酚复合作用对板栗淀粉消化及回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湿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板栗淀粉的抗消化性能,但会促进板栗淀粉的回生性能。而湿热-蒸煮处理过程中,多酚(绿原酸/咖啡酸)的添加能进一步提高淀粉的抗消化性能(抗消化成分含量:淀粉-绿原酸复合物6.77%;淀粉-咖啡酸复合物7.61%);同时在回生过程中多酚可以有效抑制淀粉长程有序结晶和聚集态结构的形成,从而降低板栗淀粉的回生(抗回生率:淀粉-绿原酸复合物16.25%;淀粉-咖啡酸复合物22.99%)。其中相对于绿原酸,咖啡酸对板栗淀粉的抗消化性能及抑制其回生的效果更为显著。此外,相对于高水分含量(90%)体系,60%水分含量蒸煮处理后的所有板栗淀粉-多酚复合物的抗消化性能和抗回生程度均更高。研究结果将为获得更长货架期的新型高品质板栗淀粉基营养健康食品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支撑。
朱偌端陈瑾何大伟陈玲
关键词:板栗淀粉湿热处理
一种富含黄酮板栗淀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含黄酮板栗淀粉的制备方法。一种富含黄酮板栗淀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板栗打浆过滤之后,沉降滤液,形成上清液以及淀粉液,收集上清液进行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收集萃取体系的上层液过滤、浓...
梁文汇赵志珩廖健明黄晓露李宝财杨卓颖蓝金宣
文献传递
板栗淀粉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该研究以提高板栗淀粉提取率为设计目标,筛选了三种提取方法并对提取参数进行响应面优化获得最佳提取工艺,进一步利用该工艺对不同品种板栗淀粉进行提取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酶法(碱性蛋白酶)较表面活性剂法和碱法两种提取方法能更高效地提取板栗淀粉,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分别为酶解时间100 min,酶用量0.22%,酶解温度43℃,获得的最佳理论提取率和实际提取率分别为96.73%和96.61%,且淀粉纯度可高达99.28%。对三个品种板栗淀粉的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岳早丰的溶解度(2.13%)最大,膨胀度(11.52%)最小而大峰的溶解度(0.67%)最小但是膨胀度(13.44%)最大。在相同的冻融次数下,大峰的冻融稳定性(67.33%)最差,而油榛和东岳早丰的稳定性一致(64.52%和64.23%)且较好。东岳早丰、大峰和油榛三种板栗淀粉的抗消化淀粉(RS)分别为60.88%、74.44%和60.70%,其中大峰抗消化淀粉含量最高。该研究可为板栗淀粉的高值化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张增江王竹朱俊超陈玲李晓玺郑波
关键词:板栗淀粉

相关作者

王丰俊
作品数:102被引量:449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核桃油 核桃 板栗 板栗淀粉 核桃蛋白
唐二军
作品数:131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ATRP 接枝 复合乳液 离子液体 丙烯酸酯
欧阳杰
作品数:115被引量:658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主题:肉苁蓉 矿物油 板栗 红外光谱 愈伤组织
李志西
作品数:196被引量:2,128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荞麦 苹果渣 抗氧化活性 食醋 小麦
刘畅
作品数:128被引量:396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光保护 基因 胆碱酯酶 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