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0篇“ 板块俯冲“的相关文章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南海北缘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俯冲遗迹
2025年
现今南海北部陆缘中生代是否存在古太平洋俯冲及其具体位置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科学问题,探查和揭露这一科学问题对于理解南海北部陆缘构造演化以及华南大陆东南部大面积花岗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前人曾对此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尚缺乏能够精细刻画古俯冲作用的直接深部证据.本文基于在南海北部陆缘实施的一条记录时间长达20s的高分辨率深反射地震剖面和钻孔揭露的花岗岩数据,结合区域航磁异常分析、地震三重震相等结果,揭示出南海北部陆缘存在一个晚中生代的俯冲构造.深达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北倾反射结构指示出俯冲构造的极性,覆盖在地壳北倾反射之上的新生代沉积层仅经历轻微变形,说明北倾的反射发生在前新生代.下地壳高速特征以及深达上地幔的北倾反射体可能是俯冲洋壳的残余.南海北部陆缘北东向航磁异常条带走向与钻孔揭露的中生代花岗岩空间展布相吻合,可能表征与俯冲作用匹配的弧岩浆作用.华南东南缘北东走向的晚中生代花岗岩带及陆缘壳内发育一系列倾向北西的逆冲断层,其成因可能与晚中生代这一期俯冲构造事件有关.经过综合分析,我们推测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向北西倾斜的下地壳-上地幔反射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遗迹.
张路邓小凡蔡晨周卉高锐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剖面南海北部陆缘
俯冲板块脱水相变对板块俯冲过程的影响
2023年
板块俯冲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动力学过程之一,关于俯冲带相变对地幔楔和上覆板块影响前人已开展大量研究,但关于相变反应对俯冲板块的动力学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拉格朗日积分点有限元代码的基础上,实现了俯冲板块的相变,建立了二维自由俯冲模型,研究了俯冲过程中俯冲板块上矿物脱水相变对俯冲速度、俯冲板块形态、板块上的应力变化的影响。同时我们研究了薄弱带的黏度变化对俯冲起始与俯冲过程的影响。数值模拟实验结果显示:(1)俯冲板块脱水相变现象的发生降低了板块俯冲的速度,改变了俯冲板块的形态,在俯冲板块的相变界面处发生应力累积;(2)相较于矿物相变导致的黏度增大,俯冲起始角度仍是影响俯冲板块俯冲速度的主要因素;(3)薄弱带黏度越高越不利于俯冲板块与上覆板块的解耦,抑制了俯冲过程的进行。该研究为探究板块回卷的控制因素以及俯冲板块应力状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瑞泽王建超金宗玮刘骏标王雪纯靳国栋邢会林
关键词:俯冲板块矿物相变有限元数值模拟
威尔逊旋回中碰撞诱发板块俯冲起始的模型与实例
2023年
威尔逊旋回中板块俯冲起始是指一个板块边界下沉并挤入另一个板块底部形成新俯冲带的过程,是地球动力学演化和威尔逊旋回的一个关键点。目前对俯冲起始机制的认识一直是板块构造理论的薄弱环节,而争论主要集中在板块俯冲起始是自发,还是诱导。自发俯冲起始包括转换断层塌陷、被动陆缘塌陷和地幔柱头周缘垮塌,诱发俯冲起始包括俯冲传递和极性反转,这两类诱发俯冲起始过程主要与微陆块、岛弧、大洋高原等碰撞拼贴过程有关。俯冲极性反转通常发生洋内环境,而俯冲传递既可以发生在洋内,也可以在活动大陆边缘。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碰撞诱发的俯冲极性反转和俯冲传递可能同时发生,比如在加勒比海地区。另外,翁通爪哇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俯冲起始在碰撞后10 Ma内启动,对于特提斯构造域,尽管存在多期次的俯冲传递过程,但需要深入研究。
杨高学佟丽莉王盼龙朱钊张坚烨付浩Lindagato Philemon
关键词:碰撞
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的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
华南板块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北邻秦岭-大别造山带,西部为西藏高原,东部为太平洋板块,其由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于新元古代沿江南造山带碰撞形成。中生代华南地区形成的1300 km宽陆内造山带和广泛分布的岩浆活动被认为受到了古...
蒋佳炜
关键词:华南板块中生代数值模拟
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岛弧岩浆作用及其对板块俯冲起始的制约
2023年
板块俯冲起始是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内容,但却研究最为薄弱。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岛弧是始新世期间开始发育的一个印度洋洋内弧,其记录了多期次(包括印度洋、马鲁古海和西里伯斯海)的且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俯冲作用及相应的俯冲起始过程,因此该岛弧是研究板块俯冲起始的天然实验室。本文通过回顾板块俯冲起始研究进展,结合北苏拉威西岛弧内已有的野外调查、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以厘清区域内岛弧岩浆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空间分布和岩浆活动节律,制约岛弧岩浆的构造背景和岩浆源区性质等,并着重关注该岛弧内可能与板块俯冲起始相关的地质和岩石记录,如弧前玄武岩、玻安岩、俯冲带(SSZ)型蛇绿岩、变质底板等。在此基础上,综合限定北苏拉威西岛弧记录的印度洋洋壳俯冲历史,探讨其俯冲起始的时间与地球动力学机制。本文仅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学者参与到北苏拉威西岛弧板块俯冲起始的研究中来。
张晓冉席锦钰刘平平李舢
伊朗高原地壳Lg波和上地幔Pn波衰减成像及其对阿拉伯板块俯冲前缘的约束
位于伊朗高原的Zagros造山带经历了古老大洋的俯冲以及阿拉伯-欧亚陆陆碰撞,深入研究其构造演化有助于我们了解新特提斯洋的闭合以及年轻高原的形成历史。地质和地球物理观测发现,伊朗高原下方部分海洋板块发生了拆离,形成了复杂...
杨庚陈凌赵连锋谢小碧姚振兴
关键词:板块俯冲上地幔顶部
一种板块俯冲热结构参数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块俯冲热结构参数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基于纳维斯托克斯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板块从海沟开始俯冲至目前形状和深度并达到稳定状态后,调整修改模型参数以使地表热流量计算值达到观测值,据此得出最优模型的结果...
季颖锋
佳木斯地块东缘中生代沉积记录及其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的响应
佳木斯地块不仅受到晚古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域的影响,也经历了早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但目前关于古太平洋板块向佳木斯地块俯冲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为了限定古太平洋构造域对佳木斯地块的叠加改造时限,本文对佳木斯地块晚三叠...
梁云怡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沉积物物源分析中生代
华南陆缘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沉积物物源分析及其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响应
华南陆缘(华南板块东南缘)位于古特提斯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交叉影响的复合区域,区内保存有完好的上三叠统–中侏罗统沉积序列,是利用沉积记录反演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构造背景,并进一步探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的理想区域。本次...
孔锦涛
关键词:沉积物物源分析晚三叠世中侏罗世
板块俯冲变形的影响因素物理模拟装置及模拟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块俯冲变形的影响因素物理模拟装置及模拟分析方法,该装置包括:箱体、碰撞角改变系统、俯冲角改变系统及传动系统;箱体包括固定挡板、透明玻璃板和底座,固定挡板和透明玻璃板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碰撞角改变系统设置于底...
邵龙飞于福生龚建明廖晶于佳富

相关作者

孙卫东
作品数:298被引量:2,450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蛇纹石化 太平洋板块俯冲
杨晓勇
作品数:388被引量:2,296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白云鄂博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金矿
郑永飞
作品数:474被引量:6,774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氧同位素 榴辉岩 锆石 地球化学 超高压变质
丁兴
作品数:133被引量:78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蛇纹石化 SUB 金管 稀溶液 水解反应
周建波
作品数:102被引量:1,251H指数:2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增生杂岩 浅变质岩 苏鲁造山带 缝合带 晚古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