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篇“ 杨小舟蛾“的相关文章
- 临沂地区灯诱杨小舟蛾成虫数量动态及差异
- 2024年
- 为了分析灯诱的杨小舟蛾成虫数量动态和科学防治该虫,对2016—2022年临沂地区10个县(区)中有代表性的莒南县和费县杨小舟蛾成虫越冬代、一代、二代和三代的灯诱虫口数量,以数量最多的2016年为对照,分析历年各代发生情况及与2016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莒南县和费县杨小舟蛾以越冬代和三代灯诱虫口数量多,一代、二代虫口数量少,莒南县虫口数量显著大于费县,7年中2019年该虫越冬代出现一个数量高峰,高于2016年。除2019年外,2016—2022年该虫各代数量均大致呈减少趋势。莒南县杨小舟蛾越冬代虫口数量逐年递减,模型为y=160.7143-24.1785x,莒南县杨小舟蛾三代成虫虫口数量逐年递减,模型为y=333.5329-54.2143x。费县杨小舟蛾三代虫口数量逐年递减,模型为y=51.9286-8.3571x。该结果可为临沂地区杨小舟蛾的预测提供参考。
- 王晓翠陈诗燕程鸿浩霍瑞燕邹运鼎毕守东
- 关键词:杨小舟蛾
- 一种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拮抗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小舟蛾性信息素拮抗剂及其应用。所述的性信息素拮抗剂的有效成分为顺‑13‑十八碳烯‑15‑炔醇。本发明的性信息素拮抗剂可干扰杨小舟蛾雄虫对雌虫的定向,使雄虫迷向,从而降低雌雄虫相遇概率,干扰交配,降低繁殖...
- 刘福李红芳李青春方加兴孔祥波张苏芳李如华
- 济南地区杨小舟蛾年发生世代及灾变规律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根据商河县2013—2022年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成虫灯诱监测结果,确认杨小舟蛾在山东商河1a发生4~5代,个别年份发生6代;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多在3月下旬,末代成虫结束期多在10月中旬,越冬代至第4代成虫高峰期的集中日分别为5月3日、6月7日、7月13日、8月6日、9月2日;确认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寄生杨小舟蛾卵,愈腹茧蜂Phanerotoma sp.、螟蛉盘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寄生杨小舟蛾幼虫;鉴定并命名济南地区杨小舟蛾幼虫致死病毒为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山东毒株(MisiGV-SD)。根据商河县2012—2022年杨小舟蛾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幼虫密度、天敌种类、寄生控制率、成虫灯诱等调查监测结果,结合2011—2022年商河县气象监测资料,探索分析杨小舟蛾主要灾变原因与发生规律:(1)持续高温、干旱及长无雨期极利于幼虫生长发育;(2)低温、大风和强降水是显著降低第1代虫口密度的重要因素;(3)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传播流行是控制成灾的关键因素;(4)7—8月降雨量基本决定全年发生态势;(5)黑卵蜂Telenomus sp.和螟黄赤眼蜂对第4~5代卵具有较强控制作用;(6)灯诱蛾量是预测发生程度的重要指标;(7)5月中下旬飞防喷施20%除虫脲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杨小舟蛾全年基本不成灾。
- 闫家河夏宝训张秋梅卢明赵燕高丙东刘洪彬孙振国杨启萌梁玉婷
- 关键词:杨小舟蛾灾变规律灯诱气象条件
- 杨小舟蛾嗅觉相关基因鉴定及性信息素结合蛋白的功能研究
- 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是鳞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昆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是重大杨树食叶害虫之一,于2019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定为三级危害性林...
- 宋靖康
- 关键词:杨小舟蛾森林虫害
- 一种杨小舟蛾防治用空中喷雾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防治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杨小舟蛾防治用空中喷雾装置,包括装配架,所述装配架的内部嵌装有喷药桶,且装配架的顶端固定有衔接架,所述喷药桶的顶端一侧穿入有供水管,且供水管的外部套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喷药桶的内...
- 吴明阳陈慧张娜
- 一种杨小舟蛾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小舟蛾球孢白僵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菌株为球孢白僵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2年8月23日,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
- 查玉平蔡三山张子一徐小文洪承昊戈媛媛王永久徐红梅夏剑萍
- 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的危害特点与防治方法被引量:2
- 2022年
- 通过对信都区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两种食叶害虫进行对比,总结了二者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 路丽平
- 关键词:杨扇舟蛾杨小舟蛾
- 杨小舟蛾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1
- 2022年
- 根据多年研究发现,杨小舟蛾是发生在杨树上的主要病虫害之一,会给杨树的生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加强其防治研究十分必要。基于此,介绍了杨小舟蛾卵时期、幼虫时期、成虫时期的形态特征,简述了杨小舟蛾的生活习性,概述了杨树受危害症状及发生原因;从营造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加强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并分析了杨小舟蛾的具体防治措施。
- 路兵
- 关键词:杨小舟蛾
- 杨小舟蛾的发生为害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 2022年
- 杨小舟蛾别名杨小褐天社蛾,为鳞翅目舟蛾科小舟蛾属,是为害杨树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2022年8月上中旬,笔者所在的安徽省肥西县林业和园林建设中心开展了杨小舟蛾虫情监测,主要在山南镇、上派镇、花岗镇、柿树岗乡等处分布的杨树片林和道路进行详查。
- 王晓蓉
- 关键词:杨小舟蛾虫情监测食叶害虫杨树人工林柿树
- 杨小舟蛾新病毒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杆状病毒在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鉴定1株具有高毒力的杨小舟蛾新病毒,为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病毒资源。[方法]通过研究该病毒的超微结构和生物活性确定其生防潜力。[结果]超微结构表明,该病毒包涵体多呈椭圆形,平均大小为0.43×0.21μm;包涵体中包埋一个杆状病毒粒子,具有颗粒体病毒结构特征,命名为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MisiGV)。生物活性显示,MisiGV对杨小舟蛾幼虫有致死作用,对3龄幼虫的半致死浓度LC_(50)为2.37×10^(5)OBs·mL^(−1);当浓度为1.2×10^(7)、4.0×10^(6)、4.0×10^(5)、1.2×10^(5)和4.0×10^(4)OBs·mL^(−1),对3龄幼虫的半致死时间LT_(50)随着病毒浓度的降低而增大,分别为7.55、11.61、14.69、16.06和17.62 d。不同龄期幼虫对MisiGV的敏感性表明,虫龄较小越容易受到病毒的侵染,而且幼虫的死亡速度依赖于虫龄和病毒浓度。当浓度为4.0×10^(6)OBs·mL^(−1)时,2和4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57.78%,而在该浓度下,杀死50%的2龄幼虫的所需时间≈6.81 d,4龄≈12.89 d;当病毒浓度为4.0×10^(4)OBs·mL^(−1)时,2和4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3.33%和36.67%,LT_(50)值分别为11.91 d和25.65 d。此外,MisiGV对存活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也有一定影响,病毒液浓度越高,化蛹率和羽化率越低。当MisiGV浓度为4.0×10^(4)OBs·mL^(−1),MisiGV对羽化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本文报道的MisiGV新病毒是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生防因子。
- 刘瑞霞谢丹洁刘锦山王青华张永安段立清
- 关键词:杨小舟蛾颗粒体病毒生物活性敏感性
相关作者
- 汤方

- 作品数:101被引量:153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黑翅土白蚁 植物次生物质 杨小舟蛾 基因设计 白蚁防治
- 孔祥波

- 作品数:162被引量:52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性信息素 引诱剂 诱芯 信息素 DSRNA
- 涂慧珍

- 作品数:14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杨小舟蛾 高抗性 基因启动子 下游基因 转基因家蚕
- 张真

- 作品数:230被引量:8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引诱剂 性信息素 诱芯 马尾松毛虫 DSRNA
- 张苏芳

- 作品数:71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杨小舟蛾 诱芯 美国白蛾 引诱剂 烯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