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8篇“ 杂交稻种子“的相关文章
- 造福世界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 2020年
- 克隆种子的出现,使得杂合基因固定成为可能,这是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2019年1月5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
- 关键词:杂交稻种子无融合生殖杂合基因生物学
- 一种弱感光型杂交稻种子的纯度鉴定方法
- 本发明属于种子纯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弱感光型杂交稻种子的纯度鉴定方法,对恢复系及不育系本身均为感温型,F<Sub>1</Sub>为弱感光型的杂交稻种子,将种子生产过程中隔离区及父母本杂株类型不存在同类型恢复系及弱感...
- 刘良成刘伯全刘家钜梁铁军蔡柳文钟日生杨文平黎均旺李岳冯大良庄剑平陈彩霞何艺诚杨波吴建发叶亚颖周成梁树群何锦绣袁沛森吴忠兴葛小平
- 两系杂交稻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配合力研究
- 本研究以5个新选育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与3个新选育的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5个杂交组合和2个新选育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与8个新选育的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6个杂交组合及其父母本为材料,分析亲本及供试组合间种子...
- 周放姣
- 关键词:水稻两系杂交稻种子发芽率种子活力配合力
- 杂交稻种子裂颖率的高效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稻种子裂颖率的高效测定方法,包括步骤:取一定数量的杂交稻置于种子分析台/板上,拍照,上传给计算机处理系统;从杂交稻种子照片中分离出单个籽粒,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计算种子轮廓;对分离后的各籽粒以其轮廓照...
- 付华张友胜刘军
- 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其采用分别含有eui1基因的恢复系和含有eui2基因的不育系作为父母本,利用eui基因的遗传及性状特性,制得e型杂交水稻种子。该方法使用很少的赤霉素,解决了目前大面积应用的水稻三...
- 章清杞陈幼玉李美德杨帆
- 增氧型包衣剂对直播杂交稻种子发芽和成苗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直播是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水稻轻简高效栽培模式,提高直播稻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一直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选用5个籼型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不包衣处理C为对照,探讨2种增氧型包衣剂配方A和配方B对低氧条件下直播籼型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和成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条件下,与对照相比,2种增氧型包衣剂配方处理对5个籼型直播杂交稻的发芽和成苗能力均有显著改善,且配方B优于配方A;经配方B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提高了21.00~44.67和14.00~26.33个百分点,叶龄增加了0.37~0.74叶,苗高、根数、叶面积和地上部干重分别提高了25.52%~104.44%、17.28%~55.95%、4.36%~79.95%和36.76%~96.36%,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增加了21.86%~49.30%和36.19%~87.21%。说明增氧型包衣剂可减轻低氧胁迫环境对种子的伤害,促迚直播杂交稻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发育。
- 张荣萍湛晓蝶陶诗顺段转宁
- 关键词:杂交水稻直播发芽
- 一种杂交稻种子机械化的收获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收割机进行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化收获的高效简洁方法。即采用乘坐式插秧机栽插母本,控制行距30 cm,穴距14‑16 cm,采用插秧机栽插父本;母本、父本两行同时机插秧,其中父、母本的相间种植行比为2:6或2...
- 刘学军段骅孙玥孙林静张融雪闫双勇李军玲王晓静苏京平王胜军
- 韶关市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现状调查及其发展措施
- 2016年
- 通过对韶关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韶关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韶关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稳定发展的措施。
- 张伟群陈逢义王胜雄孙磊磊邓晓芳刘烟志
-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 淹水处理对萌发状态杂交稻种子出苗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以32个杂交水稻组合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淹水时间对这些组合萌发状态种子出苗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淹水时间在24~72 h范围,各组合种子的出苗率和正常苗率都基本稳定;但之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出苗率和正常苗率急剧降低,当淹水108 h时,平均正常苗率降至12.5%,但冈优364等7个仍具有较高的出苗率。此外,不同基因型组合的种子对淹水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有16个组合的出苗易受淹水影响。本结果将为杂交稻麦(油)后直播栽培播种后的水分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 钟昀陶诗顺马鹏余康宁
- 关键词:杂交稻种子淹水处理出苗
- 利用地热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栽培流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 2016年
- 介绍利用地热鉴定杂交稻种子纯度的栽培流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包括技术研发过程、鉴定原理、栽培流程、鉴定流程、光温湿度的控制、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该技术成熟可行,得到种子客户的认可。
- 文飞赖寿任
相关作者
- 章清杞

- 作品数:293被引量:438H指数:16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选育 水稻 巨胚稻 复交 EUI基因
- 李勤修

- 作品数:32被引量:85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不育系 杂交水稻 水稻 根状茎 宿根
- 曾宪平

- 作品数:75被引量:2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杂交水稻 选育 不育系 水稻 恢复系
- 胡伟民

- 作品数:99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种子活力 水稻 杂交水稻 穗萌 种子
- 钟昀

- 作品数:14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杂交稻 萌发状态 四川盆地 出苗 种子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