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1篇“ 机械工程学科“的相关文章
- “四维联动、三元共育”模式下机械工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工程学科为例
- 2025年
- 在当前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下,前沿科技创新的理论突破、方法创新及工程实践对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针对机械工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提出“四维联动、三元共育”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双创竞赛、实践训练、校企共育”四维联动为依托,激发机械工程研究生创新热情、创新灵感与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学科、科教、产教”融合解决机械工程研究生单一的认知经历与综合创新能力培养需求间的矛盾。通过“四维联动、三元共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工程学科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可为其他高校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 袁新安李伟蔡宝平石永军殷晓康纪仁杰李肖刘永红陈国明盖永革董建党
- 关键词:学科教学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以陕西理工大学为例
- 2024年
- 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
- 王楠崔红王明武王明武
-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机械工程学科
- 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 2024年
- 机械工程学科是湖南工程学院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本学科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需求,围绕新能源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维等领域开展应用科学研究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
- 关键词:机械工程学科
- 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模式及实践——以工程硕士(机械工程学科)的课程设计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专业实践与课程联系不强,缺乏实践相关性的课程学习制约了实践要素向课程体系的注入和整合,从而导致课程体系实践性的下降。为此,基于课程理论探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模式及其学理性,并以工程硕士(机械工程学科)的课程设计为例,对以学习者中心、知识中心和社会中心的混合课程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专业知识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背景;社会实践中,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重构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性,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 陈友东
-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计工程硕士
- 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工程学科前沿教学研究
- 2024年
- 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了国内外机械工程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了解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专业学生所需的关键能力。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现行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难以适应时代需求,交叉学科内容融入严重不足,难与智能制造理念深度融合。针对现有课程的弊端,将企业项目及案例融入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路径和实践方案,培养学生对于机械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跨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 徐俊戴望涛李豹姚旺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基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专业硕士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
- 2024年
- 研究生工作站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对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依托企业与高校共建,不仅能够在学校导师的指导下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在企业实践中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生工作站做简要介绍,分析现有研究生工作站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并以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以期为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 阴妍鲍久圣刘同冈马驰
- 关键词:专业学位工作站
- 以瓶颈问题为导向的本科生创新能力跨专业培养——以机械工程学科本科生毕业设计为例被引量:3
- 2024年
- 本科阶段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环节。探讨以瓶颈问题为导向的本科生创新能力跨专业协作培养方法,具体包括:促进本科生全流程积极参与实际科研项目、以瓶颈问题为导向设置本科生培养环节、跨专业协作培养以提升本科生知识融合水平,以及面向本科生的跨专业或校内资源共享等有效途径,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
- 郭兵李跃峰吴春亚高胜东张甲
- 关键词:本科生
- 思政教育背景下多视角融合的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3
- 2023年
- 针对目前研究生创新教育难以系统地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元素的问题。课题组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以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在人才培养标准重构、能力素质体系框架构建、跨界创新思维培养、思政教育融入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和教育评价体系完善这六个视角下,构建一套多视角融合培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该模式重在提高机械工程学科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和实践在机械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伦理、爱国教育等思政内涵,实现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目标的有机统一。
- 陈齐平熊祖琪胡一明丁俊岭黄亮
- 关键词:思政教育机械工程学科
- 前言:庆祝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机械工程学科专辑
- 2023年
- 国防科技大学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是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院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
- 吴学忠肖定邦
- 关键词:博士学位机械工程学科哈军工院校
- 思政教育融入到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探索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政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课题组对高校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进行积极探索。【方法】课题组以华东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通过阐释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创新教育融入机械工程学科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元意识融入到研究生思政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完善多视角融合的思政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多方式协同的思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多元素结合的思政创新校园文化氛围的四大实现路径。【结果与结论】探索和实践在机械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美德、辩证思想、哲学智慧、工程伦理、爱国教育等思政内涵,实现了传授思政教育和创新教育知识与培育中国特色思政创新型人才目标的统一,对开展学科思政背景下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陈齐平吕宗宇刘雪梅曾德全吴昊
- 关键词:思政教育机械工程
相关作者
- 赖一楠

- 作品数:72被引量:5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研究主题:机械工程学科 NSF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学科进展 科学基金管理
- 王国彪

- 作品数:145被引量:1,23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研究主题:装载机 优化设计 装载机工作装置 机械工程学科 遗传算法
- 宋建丽

- 作品数:135被引量:53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配流盘 激光熔覆 液压变压器 摆动马达 数值模拟
- 黎明

- 作品数:41被引量:160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研究主题:基金评审 基金评审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科
- 黄海鸿

-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研究主题:机械工程学科 学科进展 学科管理 科学基金评审 NS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