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45篇“ 机插技术“的相关文章
水稻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试验与示范
2025年
针对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中杂草控制难题,该研究致力于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技术的专项试验,探索实现有效除草、减肥减药且稳产增效的水稻栽培技术。通过广泛推广和应用生物降解地膜,并结合配套的栽培技术,全面验证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农田实际应用中对水稻生长状况、产量水平、经济效益以及肥药使用等方面的影响。试验于2023年生产季在浙江省德清县完成,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采用秧方式实现绿色水稻生产,覆膜(T)较对照(CK)减少农药成本33%以上,减少肥料成本57%,减少人工成本36%,收益增加69.39%。试验结果可为水稻种植大户提供更科学、精准的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助力水稻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邱芬李江涛杨月萍费颖儿沈煜潮王湘周成
关键词:优质稻米
新型水稻钵苗技术在洪泽区的大区示范试验初报
2023年
为促进新型水稻钵苗技术在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特进行了该技术在洪泽区的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与采用毯苗技术的水稻相比,采用钵苗技术的水稻,秧苗素质显著改善,移栽后秧苗返青活棵时间短,水稻分蘖发生早,群体分蘖动态相对平缓,成穗率和成穗质量高,成熟期提早6 d,实际产量增加12.9%,且大田杂草发生量减少80%。
蔡雯雯谷兴焕边晋
关键词:水稻成穗率
杂交稻精量稀播育秧技术对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精量稀播是解决秧秧苗素质差、质量不高的重要措施,为探究杂交稻秧精量条播育秧播种量、栽密度和秧龄对水稻群体质量、产量形成及种植成本的影响及其理,2021~2022年分别在成都市崇州四川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究基...
王志强
关键词:播种量栽插密度秧龄
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技术规程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适应水稻现代化作业方式,有效避免秧秧苗不整齐、秧苗素质差、不易起苗、易散等不利因素,对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技术进行了探索,制定了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技术规程。本文总结了杂交中籼水稻麻纤维膜育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适用范围、麻纤维膜育秧方式、播前准备、精细播种育秧、前准备、起运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郭涛王月娥胡娟胡万群徐宏斌杨龙周益良王斌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水稻械化生产技术丛书 杂交稻精准播种育秧技术图解
杂交稻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水稻生产技术械化转型升级,但我国目前水稻技术大部分采用毯苗撒播,播种量大、秧苗质量差、定位定量性差、漏秧率高、苗不均匀,严重制...
王亚梁作
水稻钵苗技术
2022年
培育标准化壮秧是水稻钵苗优质高产栽培的最根本、最前提性核心技术。壮秧标准钵苗栽培的关键在于培育标准化壮秧。秧龄25~30天,叶龄5.0左右,苗高15~20cm,单株茎基宽0.3~0.4cm,平均单株带藥0.3~0.5个,单株白根数13~16条。成苗孔率:常规稻>95%,杂交稻>90%。平均每孔苗数:常规梗稻3~5苗,杂交粳稻2~3苗,杂交籼稻2苗左右。单株带藥率:常规稻>30%,杂交稻>50%。
关键词:常规稻机插技术杂交籼稻壮秧叶龄
密苗技术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研究水稻密苗育秧及配套技术在常州市金坛区大面积水稻生产中的适用性,以“南粳5055”水稻为试验对象,开展常规技术与密苗播种技术对比试验,分析两种水稻在相同肥料运筹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密苗水稻的茎蘖数、穗数、每穗粒数均低于常规水稻,但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高于常规水稻。密苗水稻产量与常规水稻相比无显著差异,但生产成本低于常规水稻。
张炜黄炜徐旭戴倩云
关键词:水稻生产肥料运筹
水稻钵体育苗技术
2022年
一、水稻钵体育苗设备简介1.水稻钵体育苗全自动精量播种主要有两种型号。(1)2BD-300(LSPE-40AM):播种效率300盘/小时。每穴播种3-4粒,每盘播种30-40克。(2)2BD-600(LSPE-60AM):播种效率600盘/小时。每穴播种3-4粒,每盘播种量30-40克。
关键词:精量播种机播种量机插技术钵体育苗LSP水稻
一种优质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时技术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优质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时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培育父本和母本:选用不同颜色的育秧盘(或用不同颜色标记育秧盘)分别培育父本(有两期父本的,一期父本、二期父本颜色也分开)、母本...
武小金田继微孟祥伦黄忠明
云南籼稻小苗技术研究
2021年
为了降低稻育秧、运秧劳动强度,在云南籼稻地区探索籼稻小苗技术。以吉优716为材料,设置160 g/盘(T1)和180 g/盘(T2)2个播种量处理,秧龄9 d,每667 m^(2)大田用秧6盘。以常规播种量70 g/盘,15 d秧龄,每667 m^(2)用秧15盘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秧苗素质、栽质量、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密播小苗处理秧苗素质不如对照,并且缺丛率较高,但每丛基本苗数、各时期的茎蘖数和有效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最终产量均高于对照。较高的有效穗数是密播小苗技术增产的主要原因。其中,T1处理用种量比对照减少了8.57%,秧盘数比对照减少60%,但产量比对照增加了9.0%,节本增效的效果明显,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龙瑞平冷升璨赵丽娟尹娇杨久李贵勇夏琼梅朱海平张玉屏杨从党
关键词:水稻小苗机插

相关作者

朱德峰
作品数:560被引量:4,087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秧苗 育秧盘 育秧 杂交稻
张琳
作品数:71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机插 机械插秧 育秧 杂交水稻
陈惠哲
作品数:349被引量:2,76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机插 育秧 育秧盘 秧苗
张玉屏
作品数:310被引量:2,56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稻 机插 超级稻 育秧盘
徐一成
作品数:198被引量:75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研究主题:水稻 育秧盘 秧苗 育秧 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