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5篇“ 术后病理分期“的相关文章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的3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分期不同分为IA期组(163例)及>IA期组(139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肿瘤发现方式和肿瘤直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60岁、非体检发现及肿瘤直径>2 cm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加强健康科普教育,提高肺癌早期筛查率,让患者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
陈勇唐忠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影响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4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病理分期升级,分为非升级组(n=72)和升级组(n=5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升级组和非升级组年龄、发现方式、肿瘤直径、术后辅助化疗和术后危险因素评分比较(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未术后辅助化疗和术后危险因素评分≥2分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升级的危险因素(P<0.05)。非升级组6个月、12个月存活率均高于升级组(P<0.05)。结论非小细胞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影响因素多,老年患者、未术后辅助化疗和术后危险因素评分≥2分的患者术后发生病理升级的风险较高,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及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米丽班古丽·西克然木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脂水平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前血脂水平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该院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诊断明确的360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术前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α、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水平、术后病理分期、肿瘤位置等,分析CRC患者术前血脂水平对术后病理分期的影响。结果 血脂水平正常与否在性别分布上有差异(P<0.05),在年龄及肿瘤位置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及载脂蛋白AⅠ水平在T分期、M分期、TNM分期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水平是病理分期的危险因素(P<0.05),TC、HDL、载脂蛋白AⅠ水平是病理分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血脂水平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刘雅欣梁樑丁荣琴张心愿章蓓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脂病理分期
成人合并症评估-27评分系统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死亡风险中的预估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成人合并症评估-27(ACE-27)评分系统在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死亡风险中的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84例EC患者,在患者手术前、化疗前采用ACE-27评分系统评估术后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及死亡风险等,收集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生存率,比较不同ACE-27评分患者的疾病相关指标差异,采用皮尔逊系数确定数据间相关性.[结果]术前不同ACE-27评分患者的化疗前ACE-27评分、手术病理分期术后发生并发症及12月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4例患者术前ACE-27评分为0分、1分、2分、3分患者占比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48,P=0.178);术前ACE-27评分与化疗前ACE-27评分、手术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12个月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术前或化疗前采用ACE-27评分对EC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死亡风险进行早期预估,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依据ACE-27评分高低,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死亡风险、术后并发症风险、术后病理分期,以便为EC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孙雯胡文妍
关键词:肿瘤分期手术后并发症
结直肠癌患者婚姻状态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关系:基于DACCA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当前版本华西肠癌数据库(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不同婚姻状态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特征是否有差异。方法根据制定的筛选条件从2023年1月23日更新版DACCA中收集患者并按婚姻状态分为已婚、未婚、丧偶或离异3种状态,分析处于这3种婚姻状态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病理分期、周围神经受累和病理肿瘤退缩分级、癌结节及高危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筛选条件的数据6947条,其中未婚113条(1.6%)、已婚6315条(90.9%)、离异或丧偶519条(7.5%)。3种婚姻状态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病理TNM分期[Ⅰ~Ⅳ期总体比较:H=19.030、P<0.001;分期早(Ⅰ+Ⅱ期)和分期晚(Ⅲ+Ⅳ期)比较:χ^(2)=19.124、P<0.001]、病理T分期(H=7.147、P=0.028)和高危因素分级(H=10.246、P=0.006)方面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呈现出的趋势是,病理TNM分期(Ⅰ期)和病理T分期(T1期)较早期者占比在3种婚姻状态的已婚患者中最高,分期最晚者(Ⅳ期、T4期)占比在已婚患者中最低,高危因素分级呈现出同样的趋势,而未发现3种婚姻状态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其他病理特征如周围神经受累、病理肿瘤退缩分级及癌结节方面差异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DACCA中的数据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态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病理分期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尤其是病理TNM分期病理T分期和高危因素分级方面,但对此结论需客观看待,从统计学角度,本研究中3种婚姻状态患者的样本量差异较大,今后可在此基础上平衡样本量后进一步分析;从临床角度,受影响的因素可能更多,需逐一排除混杂干扰因素后客观分析。
黄靖婷岑月妍祁禹晗卢美艳汪晓东李立
关键词:婚姻状态结直肠癌术后病理
CEA,NSE及CYFRA21-1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病理分期分析
2022年
为了探究CEA、NSE及CYFRA21-1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群体中术后病理分期的应用情况。方法:采集本院2019年2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58名NSCLC患者资料,在正式手术前对血清中CEA、NSE及CYFRA21-1浓度进行检查,分析三项血清标志物与术后病理分期间的联系。结果 在病理N分期与血清标志物之间,当病理N分期逐渐增加时,CEA和CYFRA21-1指标随之增加,差异显著,P<0.05;NSE指标在N分期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T分期与血清标志物之间,当病理T分期逐渐增加时,CEA与CYFRA21-1指标随之增加,差异显著,P<0.05;NES只有在T1和T3期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病理分期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数与标志物之间,在N2分期中,多组转移患者体内的CEA与CYFRA21-1指标含量均高于N1与N2分期中的单组转移,N2单组转移超过N1单组转移,差异显著,P<0.05;但NES指标含量与N分期转移组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于NSCLC患者来说,术前对血清中CEA、NSE及CYFRA21-1浓度进行检测,有助于提高病理分期准确性,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利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樊建坤朱燕
关键词:CEANSECYFRA21-1非小细胞癌病理分期
3.0T磁共振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术后病理分期及病灶部位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检查对术后病理分期及病灶部位预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72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和增强磁共振扫描,将术前磁共振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术前磁共振检查对预测术后病理分期及病灶部位的价值。结果 (1)术前磁共振诊断子宫内膜癌Ⅰ期130例,Ⅱ期20例,Ⅲ期17例,IVB期5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术前磁共振检查诊断Ⅰ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2%、97.6%、99.2%、97.6%;Ⅱ期为100.0%、98.1%、85.0%、100.0%;Ⅲ期为76.2%、99.3%、94.1%、96.8%;Ⅳ期为100.0%、99.4%、80.0%、100.0%;(2)磁共振对病灶累及宫颈、局限于宫底+宫角、宫腔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18/24)、100.0%(45/45)、89.3%(92/103)。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对预测手术病理分期及病灶部位有较高价值,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穆瑶王璐张博慧郭依琳王武亮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磁共振成像术前分期病灶部位
FOXD3和ARK5与胃癌细胞顺铂耐药及术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胃癌(Gastriccancer,G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病因。GC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均可影响其发生和发展。胃镜下活检病理已被确立为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早期胃癌手术...
王慧
关键词:胃癌顺铂耐药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中癌结节意义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病理中癌结节的检出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归纳出一个更加详细、合理的分期方法。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61例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
胡正宇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病理分期癌结节预后评价
文献传递
探讨癌结节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病理中癌结节的检出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更加详细、合理的分期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361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生存差异,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病理中癌结节检出与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深度(T)、pTNM分期、CEA、CA19-9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癌结节阴性患者生存时间长于癌结节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P<0.05);将N0、N1c、N1和N2的患者进行生存比较,发现N1c和N1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0,P>0.05);随着癌结节数目的增加,患者的生存预后越差;当把癌结节当成转移淋巴结时,得到新的分期与第八版TNM分期的生存比较存在差异:当对癌结节数目、转移淋巴结数目和总检出淋巴结数目进行研究时发现,随着阳性结节比值(癌结节数+转移淋巴结数)/(癌结节数+病理检出淋巴结总数)的增加,患者的预后也随之变差(59.4 vs.58.2 vs.36.0 vs.28.7,χ^2=15.389;P=0.002)。结论癌结节的状态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将癌结节及转移淋巴结均定义为阳性结节后,阳性结节比值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阳性结节比值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中的重要补充,为指导日后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胡正宇李彦陈博杨群树齐向咏孟翔凌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癌结节TNM分期预后

相关作者

范伟雄
作品数:88被引量:359H指数:10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住院医师 影像 MRI 放射科
黄峰
作品数:34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体层摄影术 穿刺活检术
李志
作品数:3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 蛋白质类 CYFRA21-1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肿瘤分期
朱兆峰
作品数:30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安市肿瘤防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食管癌 环氧合酶-2 食管肿瘤 病例报告
吕志勇
作品数:6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膀胱肿瘤 膀胱全切术后 膀胱切除术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