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98篇“ 术后炎性反应“的相关文章
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急诊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性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
2025年
评价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急诊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方法 本文选取收治的78例急心肌梗死PCI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按照手术先后顺序,采取随机编号法分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使用替罗非班;观察组使用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术后因子、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两组术后48h时hs-CRP和TNF-α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48h时hs-CRP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h时LVEDD、LVESD低于术前,LVEF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48h时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可以减轻急诊心肌梗死PCI术后性反应,提高心功能,有利于提高近期预后。
周吕强
关键词:尼可地尔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艾司氯胺酮辅助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性反应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辅助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性反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LC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全麻状态下实施LC,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5 min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复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6 h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血清血管活肠肽、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33%比18.33%,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辅助全麻有助于LC患者术后苏醒,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性反应程度和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谭仁康张春丽陈乔芳邱洁林卫欣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胃肠道功能炎性反应
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性反应、心功能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性反应、心功能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照组术中及术后采用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8 h。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1个月后随访观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8 h后,2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与CK-MB、cTnI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LVEF较治疗前增加,LVEDD、LVESD较治疗前减小,且研究组增加/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1个月,研究组心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χ2=5.926,P=0.015)。结论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的治疗方案,可降低性反应,对心功能的改善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减少心肌损伤对患者的影响,且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梁智元唐宗玉
关键词:尼可地尔替罗非班炎性反应心功能心血管并发症
术前血浆游离脂肪酸诱发胃癌术后性反应及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对胃癌术后性反应的影响,并评估其在预测术后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2022年青岛市市立医院2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Cl...
李晓勇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炎性反应C-反应蛋白胃癌
针对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性反应及恢复进程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针对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性反应与恢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及针对组,每组53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干预,针对组患者给予针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清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活氧(ROS)、丙二醛(MDA)]、血清创伤标志物[总抗氧化能力(TAC)、肌红蛋白(MYO)、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针对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开始床旁活动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针对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TAC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MYO、IMA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针对组患者TAC水平高于常规组,MYO、IMA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AOPP、ROS、MDA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针对组患者AOPP、ROS、MDA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干预可减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改善血清创伤标志物水平,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辅助提高手术安全
赵莎莎陈飞马苗苗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
术前游离脂肪酸水平预测胃癌术后性反应及并发症的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中术前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水平在预测胃癌术后性反应及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2022年我院2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Clavien-Dindo分类,Ⅱ级以上56例为并发症组,144例为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FFA、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白蛋白及血脂指标差异,筛选出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单因素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危险因素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评价各因素对胃癌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比较术前及术后FFA水平变化对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以术前FFA截断值为界分为高FFA组与低FFA组,比较两组术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 CA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差异。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并发症组术前FFA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而术前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在两组比较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前FFA是影响胃癌患者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7.407(3.610~15.196),P<0.05];绘制胃癌患者术前FFA、BMI对术后并发症诊断价值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784、0.564;术前及术后FFA水平ROC曲线下面积显示:术前FFA的AUC均大于术后FFA及两者变化差值的AUC,表明术前FFA对并发症诊断价值大于后两者。高FFA组术后第3天(postoperative day 3,POD3)性反应指标(CAR、CRP)显著高于低FF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FFA对胃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高于BMI;术前FFA升高增加胃癌术后性反应程度,并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李晓勇丁潇东毛伟征
关键词:游离脂肪酸炎性反应C-反应蛋白胃癌预后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入选本组研究的90例结肠癌患者均来自我院,病例资料选取时间从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种手术对术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手术的疗效和安全。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以及皮质醇(Cor)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08.22±45.22)mL少于对照组(186.33±51.03)mL(t=7.685,P<0.05)。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切口感染、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但两组局部复发、切口种植与远处转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能更好改善指标,降低应激反应,减轻手术创伤,应用更为安全高效。
王元轲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结肠癌术后炎性反应应激反应
帕瑞昔布钠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骨科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和术后性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骨科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氧化应激和术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月于茂名市中医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80例,麻醉诱导依次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泵注瑞芬太尼,并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组(40例)术前30 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注射,对照组(40例)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24 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出现波动,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瑞芬太尼可有效改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氧化应激指标,降低患者的性反应
李华天杨滨华
关键词:瑞芬太尼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反应
不同频率经皮穴位电刺激对TKA术后性反应及快速康复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性反应术后恢复质量、膝关节功能、疼痛、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影响,以及2Hz、100Hz、2/10Hz这三种不同治疗频率的疗效差异,评价其对TKA术后性反应以及快速康复的...
段蓉蓉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TKA炎性反应快速康复随机对照试验
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对腰椎术后性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胸腰筋膜平面(TILP)阻滞对全身麻醉下行腰椎手术患者术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选取2022年5—10月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TIL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TILP组患者在术前进行双侧TILP阻滞,使用0.35%罗哌卡因,每侧20 mL。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第1日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次要指标包括术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术后谵妄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ILP组患者术后第1日外周血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36.8±23.9)mg/L vs.(64.2±44.0)mg/L,P=0.027],手术前后CRP水平变化值亦低于对照组患者[(34.3±23.6)mg/L vs.(61.2±43.1)mg/L,P=0.007]。TILP组患者术后症因子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54.5±48.9)pg/mL vs.(290.9±255.3)pg/mL,P=0.027],且术后IL-6水平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3,P=0.006)。TILP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第1日静息、运动疼痛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TILP阻滞可有效降低腰椎手术患者术后CRP及症因子IL-6的表达,有助于控制围手术期性反应
袁嫕朱丰李红雅李昀倬袁宁姚尚臣王庚郑渤
关键词:术后镇痛炎性反应腰椎手术

相关作者

黄秀蓉
作品数:56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视网膜光损伤 糖尿病 疗效观察 葛根素注射液 葛根素
李翔
作品数:286被引量:1,181H指数:16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研究主题:补肾活血中药 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 青光眼 中医药疗法 慢性高眼压模型
邓美海
作品数:161被引量:66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肝细胞 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 脾切除术 骨髓间质干细胞
王明山
作品数:272被引量:1,526H指数:19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再灌注损伤 电针预处理 电刺激疗法 老龄大鼠 神经传导阻滞
颜见
作品数:23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肝细胞 家族聚集性 乙肝病毒 核心启动子 位点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