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9篇“ 术后引流量“的相关文章
综合措施减少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流量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探讨减少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流量的综合措施。   方法:以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因老年骨性关节炎于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7位老龄患者为对...
柳富议
关键词: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引流量并发症围手术期
文献传递
氨甲环酸和巴曲亭对成人大骨节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和巴曲亭两种止血药物对成人膝大骨节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麟游县医院行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人膝大骨节病病例8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慢性贫血、植入心脏支架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和血液系统疾病病例19例,其中术前静脉应用联合术中关节腔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24例病例为实验组,术前静脉应用联合术中关节腔局部应用巴曲亭的37例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后流量、围手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体重指数、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病例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1027.78±472.71)ml]、术后48 h流量[(336.67±112.74)ml]均低于对照组[(1390.39±454.01)、(498.65±187.5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天和第5天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成人膝大骨节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静脉应用联合术中关节腔局部应用氨甲环酸优于巴曲亭,能够有效降低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和术后流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拓万宝梁冠文张彦祥杨龙吕银玉宋启春
关键词:大骨节病膝关节置换氨甲环酸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量
一种用于流管的术后流量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流管的术后流量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术后流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多位术后患者的流液时序监测数据并进行自适应小波包分解,得到每组流液时序监测数据关于多个分解层分别对应的子频段系数矩阵;确定...
邵佳慧
耳周V形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入路切除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比较
2025年
目的 比较耳周V形切口与改良Blair切口应用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效果,为评估耳周V形切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61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4 cm,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2组,耳周V形切口组(29例)与改良Blair切口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流液总量;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术区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手术切口的美观效果;再根据61例患者肿瘤生长位置的不同分为耳垂周围肿瘤和腮腺下极肿瘤,对比两组切口应用于腮腺两部位肿瘤切除的手术时间。结果 两组切口手术时间、术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HBGs)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流量和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VSS):耳周V形切口组高于改良Blair切口组(P<0.05);耳周麻木发生率:耳周V形切口组低于改良Blair切口组(P<0.05);耳垂周围肿瘤切除的手术时间:耳周V形切口组短于改良Blair切口组(P<0.05)。结论 耳周V形切口作为面部隐蔽切口,但部分患者术后流量较大,耳后区易发生瘢痕增生的情况,需要医生增强防范意识。
伍诗涵热依汉古力·穆合塔尔阿地拉·阿布力孜杨蓉许辉
关键词:隐蔽切口术后引流量
乳腺癌患者术后流量流管留置时间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流量流管留置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至2024年3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流量分为低流量组(<60 ml/d,83例)、高流量组(≥60 ml/d,77例),并根据流管留置时间分为低留置组(<7 d,89例)、高留置组(≥4 d,71例),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流量流管留置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分级、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流量存在影响,BMI分级、手术方式、术前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流管留置时间存在影响(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分级、手术方式均为乳腺癌手术患者流量的独立影响因素,BMI分级、手术方式、术前新辅助化疗均为乳腺癌手术患者流管留置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BMI分级、手术方式可显著影响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流量,BMI分级、手术方式及术前是否使用新辅助化疗可显著影响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流管留置时间。
赖培芬黄丽红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引流量
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改良L形切口术后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改良L形切口术后愈合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10—2023-02行改良L形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0例跟骨骨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松止血带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20 mg/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闭创前局部浸润氨甲环酸(1 g,溶于20 mL生理盐水)3~5 min。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流量、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4~21 d,平均15.7 d。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流量、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天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术后14 d复查未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观察组术后皮缘坏死1例,皮下血肿1例;对照组皮缘坏死2例,浅表感染1例,皮下血肿4例。结论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可促进跟骨骨折内固定改良L形切口愈合,减少术后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会对患者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安全性、可行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蔡沛彪罗瑞琴郑志辉李晓武陈海波曾庆强
关键词:跟骨骨折氨甲环酸术后引流量
低分子肝素预防后路单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术后下肢血栓形成的回顾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在后路单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术后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1月于青岛大学脊柱外科收治并实施后路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手术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171例,根据手术24小时后是否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81例,术前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认均无血栓形成;实验组均自手术24小时后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5000 IU皮下注射,1次/日,进行抗凝治疗,至下地活动后停用。所有病人均于术后下地活动时复查血凝及部分进行双下肢血管超声评估有无DVT形成。观察两组病人术后DVT的发生率、术后切口流量、伤口血肿情况及D-二聚体等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中术后未发生DVT,2例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2.5% (2/81);实验组病人术后未发生DVT。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术后切口流量分别为358.56 mL和354.32 mL,实验组的术后流略多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应用低分子肝素并不明显增加术后流量,实验组的D-二聚体的增长幅度为224.44,对照组的D-二聚体的增长幅度为38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D-二聚体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均未见椎管内及切口血肿及无术后神经损伤症状。结论:腰椎退变性疾病病人往往手术后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可常规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未出现切口流量增多及血肿形成等明显并发症。
赵永华罗昊西永明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低分子肝素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
单孔VATS肺外科手术后胸腔流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分析单孔VATS肺外科手术后胸腔流时间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这项回顾性实验包括了接受不同类型的肺切除术患者。收集并分析全椒县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同一外科手术医生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孔VATS肺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根据流时间分为A组(胸管留置时间≤5d)和B组(胸管留置时间>5d),通过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影响胸管留置时间的因素,统计学方法为对可能影响术后管留置时间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包括120例患者,两组均60例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除范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部位(上+中肺/下肺)、病理类型、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范围、手术部位为术后管留置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OR=1.140)、手术范围(OR=5.321)、淋巴结清扫个数(OR=1.290)、手术部位(OR=1.052)的OR值均>1;其中OR值>1是危险性因素,OR值<1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在单孔VATS下,胸管留置时间方面使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个数、手术部位是胸腔领量的独立影响因素,但由于样本量较少,仍需大量临床实验进行验证。
夏钊章宗乐王成孟祥松
关键词:肺外科手术术后引流量
一种用于流管的术后流量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流管的术后流量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术后流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多位术后患者的流液时序监测数据并进行自适应小波包分解,得到每组流液时序监测数据关于多个分解层分别对应的子频段系数矩阵;确定...
邵佳慧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流量的影响因素及与围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24 h流量(心包、胸腔和纵隔)增多的影响因素及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18年5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 收集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 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EF)。记录术中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MGF)和搏动指数(PI)。收集围术期肌钙蛋白、凝血功能5项、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新发房颤、卒中等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4 h流量分为增多组(流量>1 000 ml)和正常组(流量≤1 0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CABG术中指标和围术期并发症的差异;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Spearman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术后24 h流量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30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 分为流增多组185例(60.9%)和流量正常组119例(39.1%)。调整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男性(OR=2.40, 95%CI:1.38~4.18, P=0.002)、卒中史(OR=2.37, 95%CI:1.07~5.26, P=0.034)和心肌梗死史(OR=1.81, 95%CI:1.13~2.91, P=0.014)均可使术后24 h流量增加。术中前降支(OR=0.99, 95%CI:0.99~1.00, P=0.022)和回旋支(OR=0.99, 95%CI:0.98~1.00, P=0.003)的旁路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术后24 h流量增多呈显著负相关, 而前降支(OR=1.81, 95%CI:1.26~2.61, P=0.001)、回旋支(OR=1.45, 95%CI:1.07~1.97, P=0.017)和右冠状动脉(OR=1.84, 95%CI:1.29~2.62, P=0.001)的旁路移植血管阻力均与术后24 h流量增多呈显著正相关。另外, 凝血酶原时间可显著增加术后24 h流量增多的风险(OR=1.16, 95%CI:1.03~1.30, P=0.018)。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术后ICU滞留与术后24 h流量呈显著正线性相关(OR=0.17, 95%CI:0.96~4.58, P=0.003), 而术后EF与24 h流量呈显著负线性相关(OR=-0.25, 95%CI:-
李琴高铭鑫刘锐钱思翀李海洋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引流量搏动指数围术期并发症

相关作者

张子韬
作品数:41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术后引流量 血尿酸水平 患者术前 内固定术后
陈一心
作品数:249被引量:94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骨折 疗效分析 骨质疏松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杨成志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骶骨肿瘤 术后引流量 肿瘤性质 术式 并发症
张岩
作品数:26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血尿酸水平 膜技术 疗效分析 术后引流量 血尿酸
邱旭升
作品数:207被引量:894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折 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