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术后出血量“的相关文章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及VAS评分、术后出血量分析
2025年
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及对视觉模式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骨科2023年3月至2024年8月收治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依据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入路分组,DAA组35例,后外侧入路(posterior approach, PA)组35例,观察疗效差异。结果 DAA组手术入路至手术结束时间长于PA组(P<0.01),术后出血量术后1天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均小于PA组(P均<0.01);DAA组术后2d、3dVAS评分低于PA组(P<0.05);短期疗效显示,DAA组优良率97.14%高于PA组(P<0.05)。结论 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中具有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短期疗效显著,有助于髋关节康复。
姜俊杰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VAS评分术后出血量
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其炎症指数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2024年
探究为确诊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BP)治疗对患者炎症指数和术后出血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出的60例患者均因为确诊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而于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患者到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案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BP),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案为PKBP,对比两种手术方案为患者带来的影响。结果 两组之间针对多项指标对比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更快结束手术操作,在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相对较少,在手术后患者拔出尿管和办理出院的时间也更早(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前列腺症状以及性功能改善更显著,且很少有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P<0.05)。结论 为确诊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的患者实施PKBP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同时患者的炎症指标、前列腺症状以及性功能可以得到更显著的改善,从而降低患者面临的并发症风险,促使患者能尽早拔出尿管和出院。
彭春黄京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后出血量
氨甲环酸对跟骨骨折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对跟骨骨折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12-2022-12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诊治的45闭合性跟骨骨折,根据有无应用氨甲环酸分为观察组(n=22)与对照组(n=23)。观察组术前静脉滴注100 mL氯化钠+1 g氨甲环酸,术中透视时及冲洗后于骨折断端涂抹氨甲环酸稀释液,缝合结束后沿引流管注射20 mL氨甲环酸稀释液;对照组术前静脉滴注100 mL氯化钠,术中透视时于骨折断端涂抹氯化钠,缝合结束后沿引流管注射20 mL氯化钠。记录两组术后连续3天的24 h内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切口并发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69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09个月。观察组出现5例切口皮缘发黑,对照组出现3例切口皮缘发黑,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切口均愈合,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且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引流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第3天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氨甲环酸能够减少跟骨骨折术后血量,并且不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欢谷鑫博陈斌汪骋宇孙海钰
关键词:跟骨骨折氨甲环酸出血量
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静脉曲张效果及术后出血量探究
2023年
静脉曲张治疗中应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出血量方面的探究。方法 研究对象:近些年收治的静脉曲张患者中予以70例开展研究,且他们均要符合就诊时间在2018.2-2023.2区间内。研究开展过程中,需结合实验方案成立两组,人数均分。治疗组采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结果 (1)治疗组临床疗效更优,P<0.05。(2)炎性反应指标:治疗后,两组炎性反应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TNF-α及IL-6水平测定值更低,P<0.05。(3)不良反应率:经对治疗组不良反应率进行评测,其值居于对照组之下,P<0.05。(4)T1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接近,P>0.05;T2时,治疗组MAP、HR值居于对照组之下,P<0.05。(5)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更少,P<0.05。结论 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对静脉曲张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既能降低炎性反应,又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极高安全性,术后出血量少,应被大力推广及应用。
梁新华
关键词:静脉曲张术后出血量
卡孕栓+麦角新碱对剖宫产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剖宫产患者预防出血使用麦角新碱加卡孕栓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患者为剖宫产52例,研究期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联合宫缩药组与单一宫缩药组,联合宫缩药组用卡孕栓治疗加麦角新碱治疗,...
王改妮
关键词:剖宫产麦角新碱出血卡孕栓
氨甲环酸局部注射加灌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局部注射加灌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80例行PFNA内固定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氨甲环酸局部注射加灌注,对照组未使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隐性出血量术后失血总量、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47.48±10.58)ml,术后引流量为(158.48±25.46)ml,术后隐性出血量为(221.82±25.46)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8.74±12.47)ml,术后引流量为(60.47±17.34)ml,术后隐性出血量为(101.47±17.43)ml。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隐性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失血总量为(526.48±65.58)ml,观察组术后失血总量为(251.74±52.47)ml;对照组患者术后输血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术后输血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失血总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与对照组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及术后第1天,观察组患者PT和APTT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PT和APTT均长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术中给予氨甲环酸局部注射加灌注,能够明显降低其出血量,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赖冬青吴标肖新华叶聪黎惠金
关键词:氨甲环酸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术后出血量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术后出血量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体外循环搭桥术,观察组行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36项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ICU入住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29%,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能缩短手术、ICU入住及呼吸机辅助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惠锋
关键词:冠心病术后出血量
早期间断夹闭引流管对膝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出血量及肢体肿胀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A)早期间断夹闭引流管对患者术后出血量及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1年10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接受TKA手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EMS3.1软件根据术后引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6 h内持续负压引流,观察组患者术后6 h内每隔2 h开放10 min引流管。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失血量和输血量,术后6 h、24 hVAS评分、HS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失血量(1 012±125)mL、输血量(230±100)m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 425±238)、(310±1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14、2.430,P<0.05);观察组患者的6 hVAS评分(6.58±1.22)分、24 hVAS评分(4.21±1.35)分低于对照组的(7.98±1.26)分、(6.79±1.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2、7.568,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早期进行间断夹闭引流对降低术后出血,缓解肢体肿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朱孔瑞
关键词:TKA出血量肢体肿胀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前置胎盘术后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在前置胎盘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出血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宜春市妇幼保健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甲酯栓的使用。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2 h、24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产妇的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卡前列甲酯栓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相较于单独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更能有效地降低出血量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黄少容张招兰
关键词:卡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前置胎盘出血量血流动力学指标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帕瑞昔布钠对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帕瑞昔布钠对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入路减压椎间融合手术(TLIF)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自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因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行TLIF手术的59例患...
陈东
关键词:术后出血量酮咯酸氨丁三醇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马剑雄
作品数:639被引量:2,238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META分析 股骨颈骨折 柚皮苷 有限元分析
孙磊
作品数:96被引量:299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
研究主题:计算机辅助设计 股骨颈骨折 个体化 截骨矫形 META分析
梁朝朝
作品数:800被引量:3,701H指数:2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 腹腔镜 膀胱肿瘤
江山
作品数:75被引量:273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肾肿瘤 肾细胞癌 肾癌 肾上腺肿瘤 手术治疗
黄小强
作品数:59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研究主题:胫腓骨骨折 关节成形术 膝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 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