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7篇“ 术前疼痛“的相关文章
腰椎融合术术前疼痛敏感性与术后疼痛程度和镇痛需求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术前疼痛敏感性与术后疼痛程度和镇痛需求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接受单节段腰椎融合术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术前四个场景[肘静脉抽血、头孢类药物皮试、指尖血糖、测定腰椎活动范围(ROM)]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热痛阈、机械痛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得分(HADS)、疼痛敏感性问卷得分(PS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疼痛敏感性与突破性镇痛之间的关系。结果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性别与肘静脉抽血、头孢皮试、指尖血糖、测定腰椎ROM时的VA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术前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呈负相关(P<0.05)。年龄、BMI、术前诊断、融合节段等与术前VAS测试及痛阈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肘静脉抽血、药物皮试、指尖血糖、测定腰椎ROM时VAS评分与术后2~48 h的VA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术前热痛阈和机械痛阈与术后2~48 h的VA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HAD-A、HAD-D和PSQ评分与术后2~48 h的V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机械痛阈是术后突破性镇痛的保护因素(P<0.05),HAD-S是术后突破性镇痛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患者疼痛敏化与术后疼痛相关,机械痛阈有助于预测腰椎融合术后突破性镇痛的发生。
袁敏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疼痛敏感性痛阈疼痛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年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主动脉夹层术前疼痛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疼痛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数据库中关于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疼痛管理的相关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专家共识9篇,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各1篇。从疼痛管理原则、疼痛管理目标、疼痛评估、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5个方面汇总了19条推荐意见。结论该研究总结了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务人员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术前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张艳娟田青庞冉赵蕊康晓凤任华张志欣魏文宇王菲张辰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术前疼痛管理循证护理学
老年口腔种植患者术后疼痛状况与术前疼痛敏感度和牙科畏惧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老年口腔种植患者术后疼痛术前疼痛敏感度、牙科畏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125例老年口腔种植患者,术前完成疼痛敏感度问卷和牙科畏惧调查,术后采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简明疼痛调查表分别评估疼痛强度及其影响。根据术后第1天最重疼痛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1~3分)、中度(4~6分)和重度(7~10分)疼痛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分析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术前疼痛敏感度和牙科畏惧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6 h疼痛评分为4(2,6),术后第1天最重疼痛为6(4,8)分,第2天后降为轻度,至第7天基本无痛感。术后第1天疼痛对患者睡眠影响为2(0,5)分。术后第1天,最重疼痛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患者分别占13.6%、47.2%、39.2%,3组患者在疼痛敏感度、种植体植入颗数、手术方式、口服镇痛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植入≥2颗、口服镇痛药是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术前疼痛敏感度和牙科畏惧与术后疼痛影响相关。结论老年口腔种植患者术后经历轻度至重度疼痛,术后第1天疼痛强度及对睡眠影响较重,疼痛强度受种植体植入颗数和口服镇痛药等因素影响。应关注术前疼痛敏感度偏高和牙科畏惧程度较重的患者,减少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徐翠霞容明灯李茵茵曾棉燕宋光保曾艳李漓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种植术后疼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术前疼痛灾难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病人术前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95例KOA病人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手术治疗,评估所有病人术前疼痛灾难化情况[疼痛灾难化专用量表(PCS)],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所有病人的基线资料,比较不同特征KOA病人术前PCS评分,重点分析KOA病人术前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KOA病人术前PCS评分为(30.26±5.34)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女性、焦虑抑郁、自我效能低及受教育程度低均是KOA病人术前疼痛灾难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KOA病人术前疼痛灾难化水平较高,可能与性别、焦虑抑郁、自我效能及受教育程度有关。
余芳芳马雪颖胡翠罗紫馨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疼痛的效果探讨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用于缓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前体位性疼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择期于椎管内麻醉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罗哌卡因的浓度分为3组:0.2%罗哌卡因20 mL组(L组),0.375%罗哌卡因20 mL组(M组),0.75%罗哌卡因20 mL组(H组),每组20例。在椎管内麻醉体位变动前,进行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记录阻滞前(T_(0))、阻滞后5 min(T_(1))、阻滞后10 min(T_(2))、阻滞后15 min(T_(3))、阻滞后20 min(T_(4))静息和动态(被动直腿抬高和内收)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体位摆放时的VAS评分。记录椎管内麻醉体位质量评分,补救镇痛的例数,患者满意率,术后6 h股四头肌肌力分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_(2)、T_(3)时H组静息VAS评分低于L组(P<0.05);T_(1)、T_(2)、T_(3)时H组被动直腿抬高15°的VAS评分低于L组和M组患者(P<0.05);T_(4)时M组和H组被动直腿抬高15°的VAS评分低于L组患者(P<0.05)。T_(2)、T_(3)时H组内收的VAS评分低于M组和L组(P<0.05);T_(4)时M组和H组内收的VAS评分低于L组(P<0.05)。M组和H组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的VAS评分低于L组(P<0.05)。M组和H组体位质量评分均优于L组(P<0.05)。L组术后6 h股四头肌肌力优于H组(P<0.05)。结论0.375%罗哌卡因PENG阻滞减轻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体位摆放疼痛,提高了患者体位摆放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
詹丹丹李向南陆荣祥赵志斌
关键词:股骨骨折疼痛神经传导阻滞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疼痛的影响
2024年
对比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进行椎管内麻醉时摆放侧卧位时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从2022年7月15日—2023年5月15日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择期或者急诊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9例。两组患者均行椎管内麻醉,P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5%罗哌卡因20mL行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F组在超声引导下用0.5%罗哌卡因20mL行股神经阻滞。在神经阻滞开始前,即阻滞前(T1),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通过数字评分量表(NRS)进行,其中0代表无痛,10代表最严重的痛。同时测量和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神经阻滞实施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对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具体的时间点包括阻滞后5分钟(T2)、10分钟(T3)、15分钟(T4),以及患者体位变动后即刻(T5)。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整个过程所需时间的记录,记录超声成像所需要的时间。记录神经阻滞操作结束后患者对其镇痛效果进行满意度评分。对于两组患者,在手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使用QoR-15量表进行早期康复质量评估。记录阻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血肿、误入血管、感染以及局麻药毒性反应等。结果 与F组比较,P组T2-T5NRS疼痛评分明显减少(p<0.05)。与F组相比,P组椎管内麻醉耗时明显减少(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进行椎管内麻醉时摆放侧卧位时都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能够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并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进而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
陈颂勋丛潇泽周旋
关键词:神经阻滞超前镇痛骨折
基于KTA模式的术前疼痛管理对胃肠癌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转化(KTA)模式的术前疼痛管理对胃肠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认知功能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进行肿瘤切除术治疗的92例胃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基于KTA模式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认知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均较术后当天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MoCA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基于KTA模式的术前疼痛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余璐萍邓爱爱文洁方艳霞蔡莹莹
关键词:疼痛管理胃肠癌炎症因子
术前疼痛灾难化认知状态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灾难化认知状态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行混合痔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疼痛灾难化量表(Pain Catastrophizing Scale,PCS)进行疼痛灾难化认知状态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分为观察组23例(疼痛灾难化认知状态,PCS评分≥38分)和对照组57例(无疼痛灾难化认知状态,PCS评分<38分),比较两组术后6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状态焦虑问卷(State Anxiety Inventor,S-AI)、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变化。结果术后6h VA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I评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心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疼痛灾难化认知状态可预测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及焦虑程度,增加患者术后心率,术前评定疼痛灾难化认知状态有利于预见性优化个体化镇痛方案。
牛浩宇夏鸿王小明刘雯沈永青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疼痛
术前疼痛认知干预对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认知干预措施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脊柱内固定术患者6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前疼痛认知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MI)评分、QOL-BREF生活质量量表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MI、QOL-BREF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MI、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4周、6周时均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干预后各时点的SAS评分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P交互<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 h、12 h、24 h、48 h时均随时间呈下降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干预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均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P交互<0.05)。结论将术前疼痛认知干预措施应用在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中,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羽洁静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术疼痛日常生活能力
术前疼痛灾难化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前疼痛灾难化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首次单侧...
陈洁茹
关键词:术后慢性疼痛全膝关节置换术

相关作者

马杰
作品数:26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 疼痛 骨性关节炎 术前疼痛
林子洪
作品数:48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复方小柴胡汤 骨关节炎 EAC 富血小板血浆 小柴胡汤
王海兴
作品数:3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痛阈 塞来昔布 预防性镇痛 术前疼痛 VAS
王良泽
作品数:10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痛阈 塞来昔布 富血小板血浆 椎管内肿瘤 术后早期
史晓娟
作品数:54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围手术期 脊柱侧弯 护理人员 颈椎前路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