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22篇“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相关文章
嵌入与发展: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适用检视
2025年
区别于传统刑事司法,恢复性司法将犯罪界定为对被害和社区的伤害,重视被害的主体地位以及社区参与,并将修复关系视为刑事司法的最终目标。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特有的价值取向为恢复性司法嵌入其中提供了契机。以附条件不起诉、刑事和解为代表的诉讼程序反映出我国立法者吸收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尝试,但实践中“听取意见”式的被害参与模式和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准证据材料的做法表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对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吸收存在诸多局限。未来应探索设置独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参照家庭会议模式,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全过程,在“少年赋权”理念的引导下,关注触法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亲职教育缺失,建立持续性的矫治效果跟踪机制。
安琪
关键词:恢复性司法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司法程序
法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体系的沿革与发展
2024年
法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主要负有两项任务,一是作为民事司法体系的一部分,照顾处于危险之中的未成年人;二是作为刑事司法体系的一部分,对触犯法律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惩治。就后者而言,法国是较早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国家之一。自18世纪末以来,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开始被纳法国刑事司法制度建设考量.
付琴雯
关键词:刑事司法制度触犯法律民事司法刑事司法体系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双向保护原则:从等置到倾斜被引量:1
2024年
既要保护未成年被害也要保护未成年被告的表达,属于对双向保护原则的形式化解读,并未准确把握双向保护原则的实质内涵。“保护”并不是大而化之的抽象叙述,而是紧扣具体场景的利益抉择。保障被告权利本属现代刑事司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基于限制国家刑罚权与保护公民权的当然逻辑推演。双向保护原则中的保护未成年被告也契合此种含义,只不过是特别增加了对未成年被告的矫正需求。但双向保护原则的涵义不止于此,在兼顾二者的基础上,向未成年被害提供倾斜式保护,将未成年被害放置于优先序位,才是双向保护原则的本质内涵。双向保护并非同等保护或等置保护,而是倾斜保护。从等置到倾斜的认识深入,既有利于澄清双向保护原则的本来面貌,也有利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质正义的实现。
赖隹文
关键词: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被告人弱者
法天下学术文库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探索与机制完善
本书基于B市S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审判30年的典型案例,在审判实践的基础上,从刑事政策层面、刑事规范层面探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理论和实践现状,并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裁...
王海桥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分流制度完善研究
少年法院被称为英国大宪章以来司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少年法院的产生拉开了未成年人司法的序幕。未成年人司法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围绕着“儿童利益最大化”发展演变,“干涉主义”和“分流理念”一直是支撑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发展的两大基础理...
余长江
关键词:标签理论
被遗忘权背景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的延伸被引量:1
2022年
刑事司法视域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可以看作是被遗忘权的先前试验,其拥有着全新的应用进路。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视域下,与民事领域的探讨相比,被遗忘权具有保护未成年犯罪的正当性基础;在被遗忘权与公众知情权的价值矛盾所引发的公众利益与个利益冲突方面,未成年犯罪的权益加重了对个权益保护的筹码;在操作方面,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和《个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被遗忘权的制度构建提供了应用基础。
张浩若
关键词:刑事司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合适成年参与制度研究--以家庭模式为视角
合适成年参与制度作为特别程序专章在第二次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首次出现,皆在保护涉罪未成年人的诉讼权益。在体系层面,目前我国涉及该制度的条文分布零散,表现出较强的依附性;在实践层面,当前关于合适成年参与制度的司法实践...
李岚西
关键词:合适成年人家庭模式未成年人司法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的基层实践探究——以爱辉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视角被引量:1
2022年
检察机关承担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的重要职责,实践中要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原则,兼顾对未成年人身体、心理、情感等方面的保护。应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体系的构建,多角度、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刘巍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双向保护原则的完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未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亦是国家重点关注层面。在刑事案件上,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则主要表现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保护、对未成年被害的保护两方面。我国语境下的...
周思喆
关键词:价值衡平未成年犯罪人未成年被害人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诉讼协作构造——比较法视野的考察被引量:1
2021年
诉讼构造作为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基本范畴,需要引入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传统诉讼构造缺乏解释力,诉讼协作构造应运而生,其具体体现在:作为理念的协作,即以儿童福利为共同目标展开协作;作为构造的协作,即传统诉讼主体与社会力量展开协作,对审前转处与审判处遇形成控制。经过比较法的考察,围绕诉讼协作构造,在审前阶段存在强协作与弱协作两种模式,在审判阶段存在"双重环形"与"平面线性"两种模式。立足本土经验,要走向诉讼协作构造,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需要在审前协作维度强化社会支持体系、完善转向处遇机制,在审判协作维度推进社会调查制度、改革实体处遇内容。
王瑞剑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诉讼构造社会因素

相关作者

盛长富
作品数:12被引量:105H指数:8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少年司法 监护人 法定代理人
宋志军
作品数:54被引量:22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 刑事诉讼 社会支持体系 少年司法 未成年人
郝银钟
作品数:48被引量:847H指数:14
供职机构:国家法官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 公诉权 检察官 批捕权
李奋飞
作品数:128被引量:1,714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合规 认罪 刑事诉讼 企业 检察
何挺
作品数:62被引量:576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司法 刑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