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05篇“ 有机碳同位素“的相关文章
云南镇雄羊场磷矿早寒武世无机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2024年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发现了超大型隐伏磷矿(羊场磷矿),目前针对该磷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床学方面,相关的沉积地球化学及古环境研究较少,而且国内外对寒武纪早期纽芬兰世无机碳同位素(δ^(13)C_(carb))、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及其二者间关系的研究也鲜有报道。本文选取羊场磷矿3个钻孔(ZK001、ZK0701、ZK1512)开展高分辨率δ^(13)C_(carb)和δ^(13)C_(org)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从灯影组顶部至朱家箐组底部,δ^(13)C_(carb)和δ^(13)C_(org)出现明显负漂移,这与前人在华南及世界多地报道的Basal Cambrian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BACE)负漂移事件一致,可能是由有机库氧化造成的;3个钻孔中均未能发现Zhujiaqing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ZHUCE)正漂移事件,这可能是因为磷矿矿体产出层位存在短暂的沉积间断。尽管如此,通过3个钻孔的无机碳同位素与前人报道的华南地区无机碳同位素综合曲线对比,认为该磷矿产出时代属于寒武纪纽芬兰世幸运期;对钻孔ZK001和ZK0701的无机有机碳同位素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差值(ΔC_(carb-org)=δ^(13)C_(carb)-δ^(13)C_(org))的平均值在灯影组中分别为28.8‰和22.2‰,在朱家箐组下部分别上升到31.7‰和31.7‰(解耦),朱家箐组中部开始往上分别减小至29.6‰和29.8‰;朱家箐组中出现δ^(13)C_(carb)与δ^(13)C_(org)解耦现象,可能是初级生产力或埋藏的增加所导致。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羊场磷矿的产出时代和古环境演变过程,同时也为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佐证。
刘文杰周艳玲米云川牛奕宁吴佳怡周余国陈剑波
关键词:早寒武世有机碳同位素磷矿
东北及邻区过去两万年来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特征
2024年
末次冰盛期(LGM)距今大约21ka,两万年来气候演化是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关键。基于湖泊、泥炭长链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和土壤有机碳同位素(δ^(13)CSOM)记录,重建了LGM以来东北及邻区区碳同位素时间演化序列。结果表明,从LGM至早全新世δ^(13)C值增加至最大值(-23‰),中全新世下降后趋于稳定。对比古气候记录,揭示LGM以来有效湿度可能是东北及邻区δ^(13)C值变化的主导因
勇心意张瑞张硕于梦晴
关键词:末次冰盛期碳同位素
基于湿氧化法的岩溶区水体中溶解有机碳同位素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湿氧化法的岩溶区水体中溶解有机碳同位素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氧化剂;将待测试水样和氧化剂装入顶空瓶中,并加入H<Sub>3</Sub>PO<Sub>4</Sub>溶液得到指定pH值的混合溶液;利用...
杨会吴夏俞建国唐伟蓝高勇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在农田生态系统循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土壤有机是地球表层储量最高且储存周期最长的生态系统库之一。如何提高土壤有机稳定性和增强土壤固减排能力,是陆地生态系统管理可持续战略的关键科学问题。国际学术界一致认为农田生态系统在固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实现中和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农田管理实践方式会扰动土壤循环过程,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会使其成为汇。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耕作方式、施肥和灌溉水平、秸秆还田对农田生产力、固持速率、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影响,但就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稳定性对不同农田管理方式的响应机制以及与土壤排放之间的关系认识尚未明确。^(13)C同位素技术是研究农田土壤循环过程的有力工具,通过测定土壤排放过程中不同有机组分的同位素丰度,能够精准区别土壤呼吸组分和来源,从而更好地揭示土壤有机稳定性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机制,为增强土壤汇效应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模拟试验以及小范围、短时间监测,与实际差距较大,测量结果会高估或低估实际值。因此,在未来的农田土壤循环研究过程中要采取多点、长时间实时原位监测,并结合^(13)C同位素技术,实现土壤CO_(2)排放实时分解,达到揭示土壤有机稳定性机制的目的。
李发东栗照鑫乔云峰乔云峰乔云峰朱农Hubert HirwaSimon Measho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
东海嵊山岛末次冰期黄土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2023年
黄土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与古气候关系密切,对研究区域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我国东海嵊山岛末次冰期黄土地层,在磁化率和元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分析基础上,开展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嵊山岛黄土沉积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波动范围-21.63‰~-27.56‰,平均值为-24.88‰,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组成波动偏正;利用端元法对嵊山岛黄土沉积环境中C_(3)/C_(4)植被相对丰度进行估算,揭示沉积地层记录的植被类型是以C_(3)型植被为主导,C_(4)型植被对沉积地层中有机碳同位素的贡献有限;与南京洞穴石笋、苏禄海海洋沉积以及南极Vostok冰芯氧同位素记录对比,显示末次冰期间冰阶时期嵊山岛黄土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波动是以C_(3)型植被为主导的植被碳同位素对降水条件改变的响应,降水可能是这一时期黄土沉积中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在末次冰消期阶段,温度有利于C_(4)植被的发育,导致区域C_(4)型植被丰度有所上升,并对沉积地层中有机碳同位素变动的贡献增加。
赵庆周立旻郑祥民王辉吕红华陈圆圆
关键词:末次冰期降水
青藏高原达则错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古气候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通过对达则错沉积岩心有机碳同位素(δ^(13)C)和氮比(C/N)的分析,结合岩心浮游生物记录、营养盐记录以及温度和降水记录,探讨了过去一千年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δ^(13)C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达则错沉积物有机质主要以湖泊自生的水生生物碎屑混合物为主;过去一千年,达则错在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之前,气候变化是影响沉积物有机质δ^(13)C形成的主要因,在1050~1200 AD和1450~1650 AD气候寒冷干燥时段有机质δ^(13)C值显著偏重,反之则相反;过去150年,湖泊沉积物有机质δ^(13)C显著偏重,主要受人类活动导致湖泊营养盐浓度变化影响.本研究还表明对于营养结构较为单一,且西藏拟溞为绝对优势动物物种的半对流型湖泊,应用C/N值判断湖泊有机质来源是不可靠的,需要综合湖泊地理背景谨慎判断.
李秀美范宝伟侯居峙王明达贺跃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早上新世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和植被演化历史被引量:4
2022年
晚中新世C_(4)植被扩张的过程和驱动机制是全球古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这一生态格局的转变在亚洲中纬度地区的扩张范围尚存在争议,阻碍了对中国北方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与高原隆起关系的清晰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河湖相沉积保存了晚新生代连续的古生态演化记录,是研究这一科学问题的理想载体。本研究选取柴达木盆地已具有古地磁年代的、厚度约6200 m的大红沟剖面河湖相地层,通过有机碳同位素和正构烷烃分析,恢复了高原东北缘约20.5~4.4 Ma的植被演变历史。结果发现,大红沟剖面典型样品正构烷烃C_(27)、C_(29)和C_(31)组分含量占总含量的绝大多数,且具有明显的奇偶优势,指示陆生高等植物是该剖面河湖相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大红沟剖面有机碳同位素记录指示中新世-早上新世青藏高原东北缘生态系统以C_(4)植物为主且晚中新世没有出现C_(4)植被的大规模扩张,这与低海拔的中国北方晚中新世C_(4)植被大规模扩张的观点不同。晚中新世较低的大气CO_(2)浓度和高原隆升引发亚洲夏季风降水增强有利于晚中新世C_(4)植被的扩张,而晚中新世C_(4)植被的大规模扩张并没有发生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据此推测这可能是晚中新世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造成植物生长季温度较低,限制了C_(4)植物的生长。这一研究为晚中新世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提供了间接的生态学证据。
苏庆达聂军胜李祥忠高鹏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
利用EA-IRMS测定页岩可溶性有机碳同位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EA‑IRMS测定页岩可溶性有机碳同位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样品取样,将样品分成不同颗粒大小,并进行预处理,获得四个样品液体;步骤二:将每个处理后的样品液体,分别进行加热蒸馏处理;步骤三:将...
李明隆谭秀成许强
文献传递
利用EA-IRMS测定页岩可溶性有机碳同位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EA‑IRMS测定页岩可溶性有机碳同位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行样品取样,将样品分成不同颗粒大小,并进行预处理,获得四个样品液体;步骤二:将每个处理后的样品液体,分别进行加热蒸馏处理;步骤三:将...
李明隆谭秀成许强
文献传递
一种TOC-IRMS联用技术测定水中溶解有机碳同位素方法
一种TOC‑IRMS联用技术测定水中溶解有机碳同位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品经滤膜过滤;对水样进行酸化pH<2;超声震荡后,室温静置三天;通入氧气去除溶解CO<Sub>2</Sub>和挥发性有机;水样直接注入高温氧化管...
粟蓉尹希杰杨海丽申凯文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黄俊华
作品数:76被引量:65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古气候 有机碳同位素 石笋 洞穴石笋 碳同位素
沈吉
作品数:236被引量:3,208H指数:39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沉积物 古气候 湖泊沉积 岱海 湖泊
杨桂芳
作品数:100被引量:41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研究主题:地质公园 有机碳同位素 科普 古气候 科普教育
胡超涌
作品数:121被引量:635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主题:石笋 和尚 洞穴石笋 长江中游 洞石
吴敬禄
作品数:99被引量:1,661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湖泊 古气候 气候变化 环境意义 氧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