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篇“ 最优激励合同“的相关文章
基于用电偏好的可平移负荷参与需求响应最优激励合同激励策略被引量:22
2021年
充分调动负荷侧可平移负荷(shiftableloads,SL)参与需求响应成为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该类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一套有效激发该类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积极性的激励合同和调度策略。而SL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与其舒适型和经济型偏好结构密切相关,想要提高其积极性就需要从用户用电偏好结构切入,以负荷聚集商与SL用户之间的实际利益平衡为出发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最优激励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模拟分析,给出最优激励合同和调度策略建议。与基准方案相比,该文给出的最优策略可以将用户参与积极性提高23%,合作双方经济性提高61%。算例结果验证了最优激励合同最优激励策略的有效性。
李伟韩瑞迪孙晨家傅鹏张杰王冲
关键词:需求响应激励机制
PPP:社会监督、外部规制与最优激励合同设计被引量:10
2021年
本文从最优激励合同设计的角度出发,试图分析社会监督在PPP监管和项目公司努力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将社会监督因素写入最优激励合同,能够有效提高合同激励强度和项目公司的努力水平,社会监督通过声誉机制和行政治理机制发挥作用,并与政府监管之间存在正向的促进互补关系。这表明应建立起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优势互补的双重外部规制机制,并从政策层面鼓励社会公众积极监督PPP项目的执行。
刘穷志张莉莎
关键词:PPP模式社会监督
高校引进人才的最优激励合同
2016年
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具有多重性,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完全反映教师的工作成果,可能导致对教师激励的扭曲。主观评价则由于可信性问题,难以获得被评对象的认同。本文试图考察综合利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对教师劳动激励的效用。研究发现,当客观评价的扭曲程度较小时,单独使用客观评价即可达到最优,即客观评价的替代性发挥主导作用;而当客观评价的扭曲程度很大时,两者的互补性更为凸显,即主观评价的引入使得本来无法单独使用的客观评价变得可用,并且两者的可用性都比单独使用时更好。
尹训东罗川于丽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合同主观评价替代性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最优激励合同研究——基于企业风险降低行为的不可观察
2015年
建立保险公司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分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激励合同在企业风险降低行为不可观察下的最优设计问题,并针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为保险公司进行合同设计时提供一些建议,以更好地规范企业道德风险行为,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应礼彪
关键词:环境责任保险激励合同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多变量最优激励合同
2010年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运用管理模式蕴含严重的道德风险,为了规避和控制这类风险,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即通过投资业绩评价在经济与非经济方面激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努力提高资产管理效益。就此,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最优激励合同不仅应基于保险资产净值增长率等变量,而且还应该把反映证券市场走势的变量如证券价格指数写入合同,这样可以剔除更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委托代理合同更加切合实际。
郑蕾刘喜华杨攀勇
关键词:保险资产管理委托代理道德风险
国开行国家助学贷款与高校最优激励合同设计被引量:2
2009年
国开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缓解了国家助学贷款在覆盖面的困境,然而在风险补偿金激励与约束机制下,高校的"惜贷"问题也随之凸显。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政府对高校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最优激励设计,提出应建立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转移支付制度,以完善对高校的奖罚制度,强化约束机制。
康远志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高校激励合同
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设计与监督机制研究
回顾近代金融发展史,证券投资基金凭借其运作制度的优越性,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迅速崛起,已成为证券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基金管理人很有可能为了追求自身效...
杨光
关键词:基金管理人激励合同相对业绩委托-代理道德风险
第三方支付的最优激励合同分析
2009年
一、第三方支付的盈利现状 为了解决网络交易中的支付和信用问题产生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可分为通道模式(支付网关模式)和账户模式两种,账户模式又可细分交易担保账户模式和非交易担保账户模式。通道模式在交易中扮演了银行前置网关的角色,通过收取不同组合的年服务费和交易手续费获利,灵活性很大,技术含量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而基于C2C的账户模式主要承担了网上信用担保的功能。此种模式只向客户收取极低的手续费,
马宁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合同分析交易手续费抵御风险能力网络交易支付网关
基金最优激励合同研究
基金激励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理性人的行动都以自身效用或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但在现实中,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者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基金投资者(委托人)想使基金管理人(代理人)按照前者的利益选择行动,但...
朱旭强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最优激励合同博弈论
基金最优激励合同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在基金运行中,基金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金投资人需要设计一份激励合同激励基金管理人努力工作,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最优激励合同的设计,认为最优激励合同不仅要考虑到绝对收益,还要考虑到相对收益,但仍应以绝对收益为主。
万燕平
关键词:激励机制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

相关作者

王欣
作品数:25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多模态 脑肿瘤 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
赵顺龙
作品数:63被引量:53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技术联盟 知识转移 技术创新 知识 企业
唐云岚
作品数:14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CMMI 粗糙集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PARETO最优 多目标进化
李孟军
作品数:99被引量:767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武器装备体系 化学成分 支持向量机 CMMI 武器装备
万燕平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研究主题:MBO 信息不对称 激励机制 基金 委托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