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1篇“ 暴雪过程分析“的相关文章
2020-11-17—18锡林郭勒盟暴雪过程分析
2024年
2020-11-17—18,受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入冬以来强度最大的降雪天气过程。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重点分析了本次暴雪天气成因,结果表明,地面倒槽和高空短波槽的相互作用、850 hPa位置处偏东风形成冷垫、中高层暖湿气流向上爬升为其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为本次暴雪的主要水汽来源,此次暴雪属于稳定性降水,回波强度在15~30 dBz之间,降雪回波强度不小于30 dBz的降雪主要表现为湿雪。径向速度图上呈现出“牛眼”结构,零度线较为清晰并呈“S”形分布。雷达上空出现强烈的暖平流,为本次暴雪天气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与热力条件。
张丽平
关键词:暴雪西南气流天气雷达
2018年一次气旋爆发性增长引发的暴雪过程分析
2023年
根据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8年11月初黑龙江省一次由黄海气旋爆发性发展引发的区域性暴雪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极涡南下,其底部短波槽东移,与高原槽合并促使黄海气旋爆发性生长,同时鄂霍次克海阻高建立并稳定维持,是造成此次暴雪的重要原因。500-850 hPa偏南急流将东海、日本海及黄海的水汽源源不断向暴雪区域传递,并且与200 hPa西南急流相互耦合,进一步加强了上升运动,提供了暴雪产生的动力和水汽条件。低层低涡和地面气旋在北上过程中,其西侧不断有冷空气呈楔形入侵,强迫暖湿空气抬升使大气斜压性增强,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次级环流,同样是暴雪发生重要的动力抬升机制。在“冷空气楔”逐步北抬时,其上空始终存在湿正压项ζMPV1<0或湿正压项ζMPV1>0、湿斜压降ζMPV2<0,有明显低层湿对称不稳定,从而有利于暴雪产生。
王超曲哲孙鹏飞
关键词:暴雪爆发性气旋低空急流锋生湿位涡
一次高空急流背景下江西暴雪过程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利用常规观测、人工降雪加密观测资料以及GFS 0.25°×0.25°再分析资料,基于配料法(Ingredients-based Methodology,IM),对2018年12月30日江西北部暴雪过程及降雪强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和高空急流、低空西南和东南急流及地面冷高压共同造成了暴雪过程,暴雪发生在200 hPa急流轴以南,500 hPa高空槽以东,700 hPa急流轴以北。降雪强度变化主要与高、低空急流有关:高空急流通过正涡度平流与低空急流产生作用,并通过次级环流加强上升运动,从而影响降雪强度变化。4个构成要素造成暴雪:切变线上辐合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西南急流输送充足的水汽,适宜的温度层结及较高的降雪效率。积雪深度与降雪效率、下垫面温度密切相关。500 hPa相对湿度和温度可以作为精细化预报降雪量、积雪深度的指标。
周芳王晓东毛连海
关键词:暴雪配料法急流积雪深度
2018年3月中旬吉林省一次暴雪过程分析
2020年
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8年3月14~15日出现在吉林省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雪天气出现之前,平直的纬向环流有能量集聚,再加上后期环流的调整和有效位能转换为动能,且释放了大量能量,充足的动力和能量条件,有利于暴雪天气的出现;这次的暴雪天气大的气候背景是冬季气温较高,且暴雪天气出现前一天的地面温度较高,说明暴雪天气出现前的有能量储备较为充足;在降雪天气出现之前的触发机制是偏东急流,在提供水汽的同时,还提供了触发条件;再加上偏北气流低层的侵入,使得不稳定性条件加强,有强烈的扰动出现,为暴雪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动力条件。
徐兴波徐驰韩庆红
关键词:暴雪过程环流形势
贵州铜仁一次罕见暴雪过程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该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8年12月29—30日铜仁市暴雪过程的环流形势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过程发生在高空南支槽、多波动槽东移、700 hPa西南暖湿急流输送及850 hPa东北回流冷垫的环流背景下,表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积雪深的特征;强降雪阶段对流层低层有来自孟加拉湾的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湿层厚度增强,且有较强的水汽辐合;700 hPa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及对流层中低层较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暴雪天气的发生;强降雪时刻暴雪区800 hPa以上位于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的叠加区域,为不稳定大气;此次降雪具有对流性和持续性特征,雷达反射率回波云团具有列车效应。
冉仙果胡萍杨群聂云舒亦菲
关键词:暴雪南支槽水汽输送西南急流
吉林省2015年12月1-3日暴雪过程分析
2019年
本文利用吉林省地面气象观测站实时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2月1-3日吉林省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初步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1日下午由高空低涡和蒙古气旋引发暴雪天气的发生与落区,试图为以后对流暴雪天气的预报提供一定的依据.
徐驰于宛男
关键词:气象观测暴雪过程
辽宁特大暴雪过程分析
2007年3月3~5日,辽宁省经历了特大暴雪。本次过程有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NCEP/NCAR0.5×0.5网格温度、气压、风向等气象要素场对此次强降雪进行分析,对暴雪产生机理进...
邢博胡姝
关键词:暴雪环流水汽通量涡度
2012年4月8日海南地区一次暴雪过程分析
2019年
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ECMWF分析场等资料,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12年4月8日海南地区发生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天气过程中500h Pa南支槽东移北抬在海南地区形成低涡切变;700h Pa有暖中心配合;地面辐合线为此次过程提供了触发条件;200h Pa为弱的高度脊,高低空配置表现为低层辐合,高层弱辐散,有利于高空抽吸作用。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不断将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到青海东南部地区,造成水汽在东南部地区辐合,为暴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低层暖平流为此次降雪过程提供了能量和水汽,建立了不稳定层结。
梁宁孙瑛李乐
关键词:暴雪动力条件水汽条件
2014年4月20—21日门源暴雪过程分析
2019年
利用常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4年4月20—21日青海东北部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特征和物理量配置,结果表明:500hPa中高纬度呈两槽一脊的形势,贝加尔湖西侧脊向东发展,环流经向度加大,东北—西南向的西西伯利亚(蒙古)低槽在向南加深到青海北部地区,底部有不断分裂的短波槽东移,引导蒙古冷空气不断东移南下,并有-28℃的冷中心与之配合。青藏高原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强盛,北部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青海东北部交汇,形成了较强的风向辐合区,为暴雪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垂直速度(ω)中心值达到-3.2×10^-1hPa·s^-1,从低层700hPa到高层200hPa存在深厚且很强的上升运动。700hPa^500hPa之间形成一个中心强度达-1.5×10^-4s^-1的强辐合中心,高层300hPa^200hPa之间对应出现一个中心强度达2.4×10^-4s^-1的强辐散中心。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使得整层大气的垂直上升运动增强,为暴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门源地区处于θse等值线密集区,低层高温高湿的不稳定能量与中层向下渗透的冷空气导致中低层位势不稳定的建立,为此次强降水过程提供了热力条件。强盛的高原南支低槽槽前的西南气流,其中心强度达4.5×10^-2g·s^-1·cm^-2·hPa^-1的水汽通量高值带,为暴雪区提供充沛的水汽输送。且门源地区处于-3×10^-7g·s^-1·cm^-2·hPa^-1的强辐合区中,加上门源地区山谷地形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此次暴雪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和抬升触发条件。
甄国赟周义昌黄桂玲
关键词:暴雪辐合辐散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乌鲁木齐一次大暴雪过程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9年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站逐时降水量、乌鲁木齐市风廓线雷达及ECMWF1°×1°再分析等资料,对2018年10月17—18日乌鲁木齐雨夹雪转大暴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雪是在低空西北气流与中高层西南急流叠加并维持的有利环流背景下,由700~850hPa风切变、风速辐合、地面冷锋及地形强迫抬升等多尺度系统共同作用造成的。强降雪时雷达探测高度维持较高达7500m,随着降雪结束探测高度明显降低。水平风场表明低空西北急流与中高层偏南急流形成的垂直风切变廓线的维持,是强降雪持续的动力条件。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垂直速度的大小与雨雪的开始、结束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低层较强偏北风与Cn^2大值区相对应,降雪时低层垂直速度为0.8~1.2m·s^-1,雨或雨夹雪时垂直速度为1.8~2.5m·s^-1。因此,水平风向风速、Cn^2和垂直速度的垂直变化对暴雪短临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张月华王健郑玉萍张云惠
关键词:环流背景大暴雪风廓线雷达乌鲁木齐

相关作者

刘一玮
作品数:62被引量:418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
研究主题:局地暴雨 海风锋 局地暴雨过程 局地 列车效应
史得道
作品数:21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
研究主题:涡度平流 水汽图像 大到暴雪 冷空气 登陆台风
徐驰
作品数:13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市气象局
研究主题:暴雨 气候变化 暴雪过程分析 暴雪过程 物理量
贾惠珍
作品数:50被引量:298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
研究主题:冰雹 多普勒雷达 特征提取 雷暴大风 中尺度结构
吴艳青
作品数:12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大气环流 气候变化 农业 暴雨 中尺度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