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篇“ 景区周边“的相关文章
- 存量发展背景下景区周边停车场布局方案研究
- 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规划一个既能满足景区各种方式的交通需求又能保证停车场周边交通顺畅、交通拥堵最少、交通效率最高的停车场,对景区建成后有效地疏导景区内的交通,减少因车辆乱停乱放而导致的交通拥堵现象,提...
- 丁灿李星阳闫冬王潇
- 关键词:景区
- 景区周边地铁站点客运组织对策研究——以夫子庙站为例
- 2024年
- 景区周边公共交通站点客流具有季节特征明显、瞬时到发量较大等特征。本文以南京地铁3号线夫子庙站为例,剖析车站进出客流构成,研究不同时段的客流分布特征。制定工作日、休息日及重要活动日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客运组织策略及管理措施,并提出地铁大客流应急响应措施。客运组织方案表明,休息日出现大客流时,应结合客流特征对进站高峰、出站高峰、进出站叠加高峰时分别提供客流控制措施,配合人员、票务、行车等组织保障措施,实现旅游客流高峰安全、及时、有效疏解。
- 董亚茹张野
- 关键词:客流特征客运组织应急响应
- 礼盒袋(云水谣景区周边)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礼盒袋(云水谣景区周边)。;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物品的盛放。;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赖煜薮
- 具有季节性客流特征的旅游景区周边交通组织策略研究——以国家植物园地区为例被引量:5
- 2023年
- 具有季节性客流特征的旅游景区在旺季和淡季时巨大的客流差异对周边交通设施的供给与交通组织提出了考验,如何缓解旺季时交通设施紧张以及减少淡季时交通设施空闲关系到景区的发展.为此,分析季节性客流旅游景区交通需求及供给特征,以国家植物园地区为例,梳理国家植物园地区现状交通条件和游客规模,剖析该地区交通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基于国家植物园和香山公园的历史游客量,预测该地区旅游高峰期道路需求和停车需求,分析该地区交通供需关系.结果表明,现状和规划条件下,道路和停车均不能满足极高峰交通需求.最终针对国家植物园地区不同客流情况提出交通改善建议,并总结具有季节性客流特征的旅游景区周边交通组织策略和建议.
- 王文成张鑫刘韵郑猛
- 关键词:旅游交通旅游景区
- 文化旅游背景下景区周边商业街区的品质提升——以荆州市九老仙都文化景区长生街为例
- 2023年
-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日益提升,城市中各种消费空间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如何将景区与商业活动结合,是目前文化景区发展的探索方向。以荆州市九老仙都文化景区周边商业空间为例,研究如何在最大限度尊重民俗文化、场所精神的基础上完善商业空间设计,提升景观人文性,增强商业街区活力。
- 叶芮言
- 关键词:商业街区荆楚文化
- 典型铅锌冶炼区与自然地质高背景区周边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研究典型铅锌冶炼区与自然地质高背景区耕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采集云南省2个区域91份土壤样品,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土壤重金属累积性分析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研究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自然地质背景区域8个重金属元素90%以上均为轻度累积和无明显累积,表层和深层的重金属(除Cr和Ni)含量无明显变化;典型铅锌冶炼区域Cd和Pb的累积程度80%以上为中度和重度累积,重金属主要富集在0~60 cm,随着深度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典型铅锌冶炼区域主要为Pb、Cd污染,污染来源主要为铅锌冶炼带来的人为污染;自然地质高背景区域主要超标元素为Ni、Cr、Cu,来源主要为成土母质和母岩。自然地质高背景区域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比典型铅锌冶炼区域周边耕地土壤低。
- 和淑娟和丽萍王苗杨牧青曾沛艺李嘉琦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
- 旅游产业集聚对景区周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为提高景区周边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旅游产业集聚对景区周边环境污染影响研究方法。采集景区周边的历史数据,分析近年来森林、海洋、山林以及城市等不同类型景区周边的污染情况,得到污染指标和详细数据。建立多层前馈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污染和聚集指标作为初始输入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值,计算污染和聚集性特征向量,推导得出二者间的既定关系矩阵,求解二者间正向和反向变化关系,通过多次迭代训练输出影响阈值。实验数据证明,近年来景区周边环境的水体、土壤以及空气均遵循旅游产业聚集越高、污染程度越严重的原则。
- 王浪
-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特征向量污染指标
- 社区增权视角下景区周边村落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的主体与动力研究——以国家5A级景区神仙居周边村落为例
- 2022年
- 景区周边村落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地理聚落,其发展受旅游的影响较为明显。仙居县近年来实施了“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策略,一系列来自政府和资本的项目如火如荼地在景区周边上演。从景区周边村落公共空间的结构转型出发,归纳出山岳型景区村落空间演变涉及社会秩序重构和社区资源的整合过程,并从演变形态的主体及动力角度加以阐述。在多赢目标导向下,村庄公共空间的形态转化成为增加游客体验感和丰富其旅游内容的必要措施,各利益主体包括地方政府、村民、村干部、乡贤、设计者和开发企业趋向于实施旅游开发,更新乡村公共空间的形态,增加其功能和价值,从而实现景区周边村落村民在经济、政治、心理、环境、文化以及社会增权。然而,农民参与公共环境整治和空间改造的旅游社区建设是一种被动的过程,部分村民始终没有参与社区公共环境和空间的决策,也不能充分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同时还要遭受游客带来的种种不便。此外,部分村落还遭受了优质公共空间、资源和公共服务被资本挤压。
- 王凯元
- 关键词:公共空间
- 苏州市吴中区旅游景区周边道路交通拥堵治理研究
- 道路交通作为城市功能衔接的重要纽带,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市民出行和生活质量的根本需求。而旅游景区周边道路的交通拥堵治理更是发展旅游经济、治理环境污染以及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必然选择。苏州市吴中区作为典型的旅...
- 吴志浩
- 关键词:道路交通管理
- 神仙居景区周边村落“微改造、精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 2022年
- “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落实全省大花园行动计划,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共同富裕,文化先行。如何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发挥好文化的先导作用,同时实现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同步提升,增强文化自信,确保行稳致远,是个重要课题。环神仙居景区周边村落,以“微改造、精提升”为主线,通过艺术振兴乡村的方式初步实现了环境美化、产业优化、社会文明,打造出既可以肆意于山水,又可以沉溺于乡村烟火的高品质景区村。
- 陈沉
- 关键词:环境美化八八战略共同富裕
相关作者
- 胡炜霞

- 作品数:71被引量:4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景区 旅游 周边环境 国家地质公园 景区
- 马奔

- 作品数:28被引量:31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影响因素 保护区 生态旅游 生计资本
- 温亚利

- 作品数:339被引量:2,754H指数:28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自然保护区 影响因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湿地
- 段伟

- 作品数:33被引量:31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朱鹮 资源依赖
- 刘凌宇

- 作品数:5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农户 保护区 计划行为理论 景区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