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篇“ 显微外科切除“的相关文章
臭氧疗法结合活血利水方对显微外科切除术治疗脑膜瘤后脑水肿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分析臭氧疗法结合活血利水方对显微外科切除术治疗脑膜瘤后脑水肿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接受显微外科切除术治疗后发生脑水肿的脑膜瘤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与臭氧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水方,评估对比两组的脑水肿改善结果、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善结果、血清指标改善结果与神经功能改善结果。结果:手术后2周两组的脑水肿程度对比,试验组的程度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及10 d后,试验组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IL-6、hs-CRP、S-100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的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疗法结合活血利水方对显微外科切除术治疗脑膜瘤后脑水肿患者脑水肿程度的改善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会逐渐降低,脑组织炎性渗出减少,炎症反应显著减轻,神经功能获得有效改善。
张伟
关键词:臭氧疗法活血利水方脑膜瘤脑水肿血浆内皮素
经锁孔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腰椎管肿瘤5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微通道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腰椎管肿瘤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纳入研究的54例腰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硬膜外肿瘤8例,硬膜内外肿瘤3例,髓外硬膜下肿瘤43例(脊髓圆锥腹侧肿瘤3例),肿瘤长径0.5~3.0 cm。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相应神经支配区疼痛49例,肿瘤所在节段及以下感觉障碍(麻木)5例,肢体无力7例,大小便功能障碍2例。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微通道锁孔技术进行手术。结果:微通道下半椎板切除37例,半侧椎板间开窗14例,半椎板切除或半侧椎板间开窗+小关节内侧1/4切除3例,所有患者的肿瘤均得以全切除。手术时间75~135 min,平均93.3 min;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7 d。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神经鞘瘤34例,脊膜瘤4例,室管膜瘤9例,肠源性囊肿1例,畸胎瘤/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5例,副神经节瘤1例。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无脑脊液漏,4例患者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的麻木感,1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其余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随访3~33个月,平均14.4个月,5例术后症状加重的患者均恢复正常,49例术前有疼痛症状者均完全缓解,7例术前肌力减退者和2例术前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均恢复正常,5例术前感觉减退者中有4例完全恢复,1例仍残余轻度感觉减退。未见脊柱不稳定或畸形,未见肿瘤复发或残留。按McCormick分级,均为Ⅰ级。结论:经微通道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腰椎管肿瘤应适当选择病例,两个节段以下的腰椎管髓外肿瘤(包括部分脊髓圆锥腹侧肿瘤)通过微通道技术可Ⅰ期全切除。微通道技术有利于保留腰椎的正常结构和肌肉附着,有利于保持腰椎的完整性及稳定性。
林国中马长城吴超司雨
关键词:微通道半椎板切除术椎管内肿瘤
经额底纵裂入路在切除颅咽管瘤显微外科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经额底纵裂入路在切除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采用经额底纵裂入路和46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经额底纵裂入路与翼点入路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额底纵裂入路组44例患者的肿瘤全切除,全切率为83.0%;翼点入路组36例患者的肿瘤全切除,全切率为78.3%;两组患者全切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额底纵裂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尿崩、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翼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30)。结论经额底纵裂入路切除颅咽管瘤,利用生理间隙,具有视角佳、操作空间大、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时的重要入路之一。
李军汪忠刘崎汪新宇贾衡苗发安范月超
关键词: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应用
2020年
目的研究在听神经瘤的切除过程中使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60例听神经瘤患者,以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术,对照组使用常规开颅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肿瘤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面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面神经功能优秀率分别为96.67%、3.33%、53.33%,均优于对照组的73.33%、26.67%、2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听神经瘤的切除过程中使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保持手术肿瘤切除程度的前提下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面神经功能保留有积极性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推广应用。
刘剑波
关键词:听神经瘤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术后并发症面神经
脑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切除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对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实施显微外科切除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传统直视下AVM切除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同期行显微镜下AVM显微外科切除术患者45例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ADL评分、血清MMP-2与MM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取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与手术治疗后第3天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11%)优于对照组(68.00%),实验组术后复发率(6.67%)低于对照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5,P=0.0007);术后实验组血清MMP-2与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P<0.05)。结论 AVM病情复杂多变,显微外科切除术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廖小辉罗洪海戴兵邓一帆荆国杰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侧裂区脑胶质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显微外科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复发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41%,组件比较差异显著(χ~2=5.84,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为13.79%,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27.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4.87,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0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5.06,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4.24,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与复发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张海龙
术中超声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切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应用术中超声进行病变定位...
战厚强
关键词:术中超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切除
文献传递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切除脑肿瘤临床疗效分析(附30例报道)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切除深部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深部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纯切除组(单纯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和神经导航组(神经导航辅助切除肿瘤术),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语言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肌力的差异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神经导航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单纯切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低于单纯切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AQ指数、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术后l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Q指数、KPS评分均较术前增高,且神经导航组高于单纯切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肌力分级均较术前改善,且神经导航组肌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切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术后癫痫、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在颅内肿瘤的显微切除术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切除脑肿瘤,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及功能的损害,对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肌力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好的效果。
覃重桥张文佳余松柞谭适陆弘盈周铭臻
关键词:神经导航显微外科手术肌力
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探索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提升岩斜区脑膜瘤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致残率,提高患者术后及远期生存质量. ...
曾实许民辉徐伦山
关键词:岩斜区脑膜瘤肿瘤切除显微手术临床疗效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4-03在我院治疗的听神经瘤患者64例,根据内听道外瘤体的直径,分为A组(n=27)和B组(n=37),其中A组为肿瘤直径<30mm的中小型听神经瘤患者,B组为肿瘤直径≥30mm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观察2组患者手术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面神经保留等情况。结果 A组和B组肿瘤全切率分别为92.59%和91.89%,2组肿瘤全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蜗神经解剖保留率为62.90%,明显高于B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面神经解剖完整保留率分别为96.30%和9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0%和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优秀率为100.00%,B组为9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听力水平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中小型听神经瘤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吕峰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乙状窦后入路

相关作者

刘卫平
作品数:369被引量:1,746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干细胞 显微外科
费舟
作品数:749被引量:3,454H指数:2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脑损伤 颅脑损伤 胶质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肿瘤
张剑宁
作品数:572被引量:2,46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肿瘤 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
章翔
作品数:1,136被引量:5,426H指数:29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胶质瘤 脑肿瘤 颅脑损伤 脑胶质瘤 脑损伤
付洛安
作品数:209被引量:934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脑胶质瘤 显微外科手术 脑肿瘤 胶质瘤 垂体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