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943篇“ 早期2型糖尿病“的相关文章
- 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2}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依帕司他片,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尿量显著增加,尿蛋白和尿素氮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能提高血糖控制效果,促进患者的肾功能恢复。
- 钟伟
- 关键词:依帕司他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血糖肾功能临床疗效
- 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早期D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7、降钙素原)、肾功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不良反应(头痛、腹泻、食欲不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治疗早期DN效果较好,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用药安全性较高。
- 孙燕
- 关键词:依帕司他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肾功能
- 达格列净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对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分析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达格列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试验组予以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25^(+)、CD4^(+)/CD8^(+)、NK细胞)、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E)、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的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CD8^(+)比对照组低,CD4^(+)、CD4^(+)CD25^(+)、CD4^(+)/CD8^(+)、NK细胞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维生素E比对照组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实施达格列净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机体炎性反应,药物安全性较高。
- 高洪朱左霞
- 关键词:早期2型糖尿病肾功能炎性反应
- 消渴益肾汤加减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消渴益肾汤加减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KD)蛋白尿患者的效果。方法160例早期T2DKD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渴益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00%较对照组的71.25%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UACR(47.0±17.5)mg/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14.5)mg/g(P<0.05);但两组的eGFR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为(6.3±1.6)mmol/L、(7.6±1.4)%、(3.3±1.3)mmol/L、(2.1±0.7)mmol/L、(116.4±10.9)mm Hg(1 mm Hg=0.133 kPa)、(74.9±11.7)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7.4±2.4)mmol/L、(9.0±2.1)%、(4.7±1.2)mmol/L、(2.7±0.7)mmol/L、(138.2±15.2)mm Hg、(86.6±12.7)mm Hg(P<0.05)。结论通过消渴益肾汤加减治疗早期T2DKD蛋白尿患者,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血糖,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 崔小清
- 关键词: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尿蛋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对早期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肾功能、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T2DM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n=57)和对照组(达格列净治疗,n=43)。比较两组肾功能、尿蛋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6、3.010,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7、2.802,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8、4.994,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达格列净可以更好地改善早期T2DM肾病患者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常丽郭东亮刘继红
-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尿蛋白
- 奥美沙坦酯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炎症状态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 2024年
- 分析奥美沙坦酯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炎症状态及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将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院内接受治疗的7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纳入,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不同治疗方式的小组,一组为35例接受奥美沙坦酯治疗的患者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5例接受奥美沙坦酯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组别,并分析其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对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P<0.05);炎性因子水平较低(P<0.05);评估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分析情况,与常规组相对比,研究组患者的肾间质纤维化指标较优(P<0.05);测评血糖水平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较好(P<0.05);分析血脂水平的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应采用奥美沙坦酯联骨化三醇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以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标具有积极影响。
- 李明艳胡耀雷敏
- 关键词:奥美沙坦酯骨化三醇2型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肾间质纤维化
-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的相关性,为临床{2}肾病与肺结核共病(DKD-PTB)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2型DKD-PTB患者(设为DKD-PTB组)和同期未合并PTB的105例DKD患者(设为DKD组)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患者的UACR水平不同将其分为UACR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DKD与DKD-PTB患者的差异,以及UACR水平与DKD-PTB的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DKD-PTB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白蛋白(albumin,ALB)指标水平均低于DKD组(P<0.05),而其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two-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球蛋白(globulin,GLB)、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餐后2 h C肽(two-hour postprandial C-peptide,2h-CP)、UACR等指标的水平则均明显高于DKD组(P<0.05);与UACR正常组患者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DKD-PTB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将UACR水平与相关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CR水平与BMI、ALB、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F-CP、2h-CP、25(OH)D等指标水平呈负相关,而与NEU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FPG、HbA1c等指标水平呈正相关,与DKD-PTB亦呈正相关(r=0.329,P<0.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HbA1c、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eGFR可影响DKD患者UACR水平,并且合并PTB是影响DKD患者UACR水平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32,95%CI=1.381~5.407,P=0.004)。结论:UACR水平与DKD-PTB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并且受SBP、HbA1
- 马珺刘婷刘婷覃娇李飘文锐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肺结核
- 消渴方与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血糖水平影响分析
- 2024年
- 探讨消渴方与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0例早期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应用消渴方与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的2型糖尿病标准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病人的症状得分、血糖水平和总有效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在主症和次症上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结论 应用消渴方与六味地黄汤联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病人的主症和次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梁晓兴
- 关键词:消渴方六味地黄汤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血糖水平
- 消渴方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探讨消渴方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120例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基本资料,并以传统治疗(对照组n=60)与消渴方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研究组n=60)进行治疗,研究结束后采集病人各项信息,判断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在血糖稳定情况的对比中,研究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比对照组更好(P<0.05)。在血糖水平的对比中,研究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分析两组胰岛功能指标时,研究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消渴方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血糖状况。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消渴方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 刘晓月
- 关键词:消渴方六味地黄汤早期2型糖尿病
- 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 2024年
- 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2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早期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通过观察及跟踪,对比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糖代谢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等血糖及糖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HbA1c、HOMA-IR糖代谢指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空腹胰岛素指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与对照组的1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沙格列汀治疗早期T2DM,可改善血糖值及相关糖代谢指标,无显著不良反应,临床意义显著。
- 孔媚江彬
- 关键词: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早期2型糖尿病血糖值糖代谢指标
相关作者
- 余江毅

- 作品数:260被引量:1,379H指数:2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罗玫

- 作品数:33被引量:20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 研究主题:早期2型糖尿病 养阴 糖尿病肾病 银杏叶片 组合药物
- 柯箫韵

- 作品数:34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北理工学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糖尿病
- 冉颖卓

- 作品数:74被引量:25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早期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药疗法
- 陆灏

- 作品数:340被引量:1,574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健脾清化方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