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4篇“ 早期肝硬化“的相关文章
- 一种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10‑20份,枳实8‑12份,赤芍15‑35份,白芍8‑12份,桃仁5‑15份,桂枝5‑15份,茯苓12‑18份,三棱8‑15份,...
- 蔡媛媛蔡敏张达坤陈宇彬程亚伟林洁舒盼陈骐谢红丹何创
- 一种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其活性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丹参5‑12份、龙骨2‑8份、鳖甲3‑7份、牛膝5‑10份、僵蚕4‑8份、白芍2‑5份、泽兰叶1‑6份、焦三仙2‑8份、郁金1...
- 高凯许庆锐刘相军
- 一种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其活性成分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丹参5‑12份、龙骨2‑8份、鳖甲3‑7份、牛膝5‑10份、僵蚕4‑8份、白芍2‑5份、泽兰叶1‑6份、焦三仙2‑8份、郁金1...
- 高凯黄源毅刘相军
- 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肝纤维化、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进展后的共同结局。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及一定程度的肝硬化是可以逆转的。中药复方逆转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复方起效涉及的6个主要机制表型(即抑制肝脏炎症与调控免疫,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生成,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调控肝脏细胞再生以及调节肠道菌群),并分析了各个表型领域研究的进展与不足。未来中药复方研究可围绕上述表型进行实验探索和验证,对有确切作用的表型上下游信号进一步深入探究。本文旨在帮助厘清中药复方疗效机制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为阐明中药复方科学实质提供依据。
- 张鹏郑世豪苟思媛谢金池杨先照杨先照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中草药
- 凝血四项、PLT联合检验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验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代偿期肝硬化(A级)4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B级、C级)38例。对比不同时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PL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凝血四项、PLT联合检测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纤维蛋白原(FIB)、PLT水平高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APTT、FIB、TT、PL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早期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844、0.867、0.861、0.811、0.787、0.907,有一定诊断价值,且当cut-off值为18.465s、44.270s、1.395g/L、21.580s、194.130×10^(9)/L时,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凝血四项、PLT联合检测对早期肝硬化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刘玉娇
- 关键词:肝硬化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早期肝硬化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甘草酸苷组(n=37)与联合用药组(n=38)。甘草酸苷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用药组在甘草酸苷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2组均连续用药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与用药2周后细胞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酶(HA)]、肝功能指标[γ-谷氨酰转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甘草酸苷组(94.74%vs. 75.68%,χ^(2)=5.442,P=0.020)。用药2周后,2组血清sICMA-1、VCAM-1、ⅣC、PCⅢ、HA及GGT、AST、ALT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甘草酸苷组(P<0.01)。甘草酸苷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51%vs. 21.05%,χ^(2)=0.744,P=0.389)。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早期肝硬化的效果较单用复方甘草酸苷更好,可更有效地改善机体黏附分子水平,减轻肝纤维化,提高肝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丘永芳邱梅花邱小辉
- 关键词:肝硬化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复方甘草酸苷肝功能
- PLT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血小板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早期肝硬化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检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与血小板参数水平,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小板压积(PC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对照组(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TT、APTT、PT、FIB、PCT、PLT诊断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0.771、0.794、0.847、0.907、0.891,具有一定的诊断性能。结论早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均会出现异常改变,联合检测对早期肝硬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 邱建华
- 关键词:早期肝硬化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疗效的系统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蛋白(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TBIL、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略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早期肝硬化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纤维化,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曾宪兰李清云
- 关键词:肝炎早期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肝功能
- 血小板计数联合凝血四项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联合凝血四项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统计疑似肝硬化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和随访3个月时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肝硬化和非肝硬化患者PLT和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肝硬化出血组与未出血组PLT和凝血四项水平。分析PLT与凝血四项单一及联合检测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以及PLT、凝血四项单一及联合检测与金标准的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120例疑似肝硬化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硬化109例,酒精性肝炎7例,脂肪肝4例;随访3个月,肝硬化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40例;肝硬化患者PLT、FIB水平均低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患者,PT、APTT、TT水平均高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炎与脂肪肝患者PLT、FIB、PT、APTT、T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出血组PLT、FIB水平均低于未出血组,PT、APTT、TT水平均高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PLT、凝血四项单一检测,特异度高于凝血四项单一检测(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PLT与凝血四项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效能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78),PLT、凝血四项单一检测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效能与金标准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29、0.503)。结论:PLT与凝血四项可作为早期肝硬化患者诊断的辅助指标,且联合检测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
- 李熠璐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肝硬化
- 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探讨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两组均实施低频超声检查,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对低频超声、高频联合低频超声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对两组肝包膜超声检测指标、肝脏形态指标超声半定量评分、门、脾静脉血流速度以及门、脾静脉内径进行分析。结果 与低频超声相比,高频联合低频超声的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肝包膜超声检测指标显著较高(P<0.05);试验组的肝脏形态指标超声半定量评分显著较高(P<0.05);同时,试验组的门、脾静脉血流速度较低(P<0.05);门、脾静脉内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中,采用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超声特征还具有特异性,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易小艳
- 关键词:低频超声高频超声肝包膜
相关作者
- 王宝恩

- 作品数:732被引量:7,524H指数:4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复方861 基因表达 肝硬化
- 贾继东

- 作品数:867被引量:15,864H指数:5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刘震

- 作品数:80被引量:5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机 早期肝硬化
- 钱林学

- 作品数:343被引量:2,238H指数:2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 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 刘士敬

- 作品数:644被引量:802H指数:1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
- 研究主题:乙肝患者 乙肝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 治疗乙肝